这是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一封家书。家书中提及诸弟不愿在家塾读书,曾国藩劝说“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此则我之所期于诸弟者也”,意思就是说静下心来,甘于寂寞地在家读书,自立自强,做第一等的人才,这是我对诸位弟弟的期望。如果仅仅这么说,曾国藩的几位弟弟未必肯买账,年轻人嘛,谁不喜欢外面的花花世界,在老家呆着苦读书,这不是脑子有问题么?曾国藩绝对是一个心理高手。说完这段之后,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昔婺源汪双池先生,一贫如洗,三十以前在窑上为人佣工画碗,三十以后读书,训蒙到老,终身不应科举,卒著书百余卷,为本朝有数名儒。彼何尝有师友哉?又何尝出里闾哉?余所望于诸弟者,如是而已,然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这真是一个很励志的例子,汪双池先生三十岁前还在窑上给人当画碗工,三十岁以后读书,在私塾做启蒙老师,终生没有参加科举,但是却留下了百余卷著作,成为屈指可数的大儒之一,他没有老师,没有朋友,也没有出过远门,靠的是什么?立志有恒!这封家书是曾国藩家书中很普通的一篇,他所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立志有恒,耐得住寂寞,才能做第一等人。所以,有了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有了精卫填海的坚持不懈,有了愚公移山固执。在目标完成前,我们都是平凡的、是寂寞的,我们或许憎恨这种寂寞和孤独,但她却让我们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到了意义和乐趣。或许有一天,我们爱上了这种感觉,那个时候,我们却和她的缘分进入了倒计时。走进了花花世界,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份寂寞和孤独。爱上她,享受那安静的时光,因为你以后可能享受不到了。 曾国藩的这封家书读三年之内读了好几遍,每次看不下去后面的家书时,我都从第一篇家书开始看起,越读越喜欢,越读越心惊,每当我们进步慢了、虚度时光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安静下来,用心去想一想自己想要的,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