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筷子 高妙绝伦的杠杆

 青梅煮茶 2016-02-24

    钟法

    说起中国人的发明,人们常常想到流传甚广的“四大发明”。然而,有一个其实也很重要的发明却是常常被人忽略的,那就是——筷子。

    筷子确实并不起眼,但却与中国人的生活日日相伴。几千年的浸润,它也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古人把筷子称为“箸”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刀叉。但刀叉又如何能跟筷子相比呢?”

    李政道对筷子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这句话里也有一个问题,中国人发明筷子应该不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是要比这早得多。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筷子实际上是相当晚近的词语,大约在明朝末期才开始出现。中国古人对筷子的称谓是“箸”。除了在一些方言区还保留着这个叫法外,很多人对这个字已经很不熟悉了,告诉你吧,它的正确读音是“zhu”(四声)。

    在中国的典籍中,“箸”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一文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从前的时候,商纣王用象牙做筷子,他的叔叔箕子十分担忧,说象牙筷子和土陶器是不相配的,只有犀角和玉做的杯子才相称,而用象牙筷子和玉杯,当然就不能吃普通的饭菜了。这样穷奢极欲下去,是亡国的征兆啊!

    纣是商朝的末代君王,其掌权时间为公元前1144年左右。那个时候纣王就使用象牙做的筷子了,可见一般筷子的产生要远远早于那个时候。

    那么,筷子最早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呢?这个从史料上已经完全无法考证了。而从实物考古上说,“箸”的古字为“櫡”,从木从竹,可见最初的筷子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这样的物品极易腐坏,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留存几千年而被今天的人类发现。

    然而,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惊喜。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代中国人使用的进餐用具,主要有匙和箸两类,还曾一度用过刀叉。考古证据表明,古代中国人使用餐匙的历史十分悠久,餐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进食时一般都是匙箸并用,文献中也常常是“匕箸”并提。所谓匕和箸,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餐匙和筷子。

    在我国黄河流域,1934年至1935年间对安阳殷墟侯家庄考古发掘时,在M1005墓中曾出土有商代青铜箸6支。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在商代后期已有青铜箸使用,这也为“纣为象箸”的史籍记载提供了证据。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湖南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3000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厘米,直径0.3厘米。这双2100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于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明代“首方足圆”形制延续至今

    那么,餐匙和筷子发明出来以后,中国人吃饭就都使用餐具而不再用手抓食了吗?

    并非如此。《礼记·曲礼上》有一句话,叫“饭黍毋以箸”。意思就是说,吃黄米饭不要用筷子。《礼记》还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据专家考证,这表示先秦人们吃饭是不用箸而用手的。

    《古今中外筷箸大观》一书中讲到,多年前有部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西伯侯姬昌逃归西歧时,在路边一个小饭铺就餐,手里捧着一大碗白米饭用筷子不断送入口中。有民俗学者就指出,编导缺乏历史知识,殷商时期堂堂西伯侯怎会违反以手抓食的礼制,而以箸吃饭呢?

    据专家考证推测,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为华夏民族吃菜和饭的主要餐具。

    数千年来,华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到了明代,箸的形制上出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而“首方足圆”这一小小的改革则带来了很多好处:圆柱体筷容易滚动,而首方足圆形筷子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四楞箸比圆形箸更便于操纵,方头筷握在手中也不易打滑;四方楞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的良好条件。这一形制变化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筷子的主要形制。

    同样是在明代,箸的名称自下而上发起了一场改名运动,历经几百年时间,最后终于成功地彻底改成了叫“筷子”。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一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筷)儿,蟠布为抹布。”

    这里说的是,江南水乡的渔民和船民最忌讳“住”。撑船希望快,船“住”了,一天到晚停着,就意味着没生意。因为“箸”和“住”谐音,所以犯了忌讳,于是船民和渔民反其道而行之,将箸改为快儿或快子。就这样,这场筷箸改名运动,从江南苏杭发起,一传十,十传百,“箸”渐渐改为“快”了。

    陆容的同代人李豫亨说:“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文人给“快”上又加了竹字头,便成了“筷”。“筷子”作为箸的另一称呼,渐渐流传开来。

    然而在书面文字上,“筷子”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称,一段时间里还是受到了抵制,比如在《水浒传》、《西游记》里,都不写“筷子”而仍写为“箸”。一直到清代早期的康熙皇帝那里,也拒不承认民间发起的这场名称改革,《康熙字典》中就只收录“箸”字而不收录“筷”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到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就已开始“箸”“筷”交替出现。在第40回描写刘姥姥在大观园中与贾母同桌饮宴,曹雪芹数次写“箸”,又数次写“筷”。“筷”字也渐渐融入到书面语言中了。

    筷子流传国外被赋予新习俗

    现在世界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3类:欧洲和北美用刀、叉、匙;中国、日本、越南、蒙古和朝鲜半岛等用筷子;非洲、中东、东南亚大部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

    筷子文化区所使用的筷子,都是由中国流传过去的。

    朝鲜半岛使用筷字的特点是,筷与匙同时运用,筷夹菜,匙舀饭,作用分明。其实我国先秦时期的习俗就是如此。当我国古老的饮食文化传到朝鲜后,他们一直严格遵守筷夹菜、匙舀饭的习俗,一直保持至今。筷与匙分工明确,这是朝鲜半岛饮食习俗的一大特征。此外,朝鲜半岛一直有使用金属筷的传统。

    日本人对伴随他们一生的筷子持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们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这天,在神社和寺庙等处都要感恩于筷子,并向筷子供膳。日本人的餐前祈祷,不是祈祷上帝,而是感谢筷箸。他们餐前要对箸说一声“领受了”,然后再启筷,餐毕也要持筷说:“蒙赐盛撰”,然后再轻轻放下手中之箸。

    日本史籍上最早出现“箸”字是《古事记》,这是一本收录日本神话史的古书,成书时间为公元661-721年。参加编辑者大多是当时在日本朝廷担任史官和文书的中国学者与文士。661年为唐高宗显庆六年,由此推断中国筷箸传入日本时间约在唐代初年。

    有日本学者还提出了一种说法,认为筷箸是由日本的小野妹子从中国带回日本的。有史料记载,中国隋朝年间,日本圣得太子曾两次指派小野妹子为“大使”前来中国,并带了不少物品回国,想必其中有箸。但这只是一种推断,没有确切的文字得以证实。

    由于中日两国饮食习俗的不同,箸传到日本后逐渐变短,原来的平头箸不知何年何月渐渐变成尖头。据说这是因为日本人爱吃生鱼片,为便于戳或夹薄薄的鱼片而改进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将箸头削尖,可使它既有筷的功能,又有叉的功能,一举两得。然而,世界上的事有利必有弊,实际上箸头削尖后,两筷并不拢,撮的功能就大大降低了。

    在日本普通家庭中,夫妻所用的筷皆为对筷,式样基本相同,只是太太的要比先生的稍短一点。我国厨房中,只有筷笼或筷筒,筷多数散放其中。可日本的夫妻对筷,却亲密地双双躺在箸盒里。家中其他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箸盒,从来各自分清你我,不像我们每顿饭都乱用一气。

    史海钩沉

    西方人怎样知道筷子

    早在17世纪初,德国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作者已向西方人生动地介绍了明代末年中国人的用箸习俗:“中国人的宴会十分频繁,而且很讲究礼仪……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用乌木、象牙或其他耐久的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接触食物的一头通常用金或银包头。就餐时还有一套用筷子的简短仪式,这时所有的人都跟着主人的榜样做。每个人都拿着筷子稍稍举起又慢慢放下,然后每个人都同时用筷子夹到菜肴。接着他们挑选一箸菜,用筷子夹进嘴里。”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天主教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派来中国传教。回国后,他将在中国见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忆写成《利玛窦中国札记》。筷子虽小,却给利玛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从以上这段生动的描写中,可知他对筷子十分欣赏,所以较早将中国筷箸向欧洲人作了简单的介绍。

    其实利玛窦并不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筷子的人。托梅·皮雷斯早在1515年写了《东方诸国记》一书,此书在欧洲有“地理大发现”之誉。该书有一段文字特别介绍了中国的筷箸:“所有的中国人都吃猪肉、羊肉及其他多种动物的肉。他们喝大量的各类饮料,对我们的酒,他们赞不绝口……他们用两根小木条吃饭,左手捧着陶碗或瓷碗。碗凑在嘴边,用两根小木条将饭拨进口里,这就是中国人吃饭的方法。”

    皮雷斯是葡萄牙第一位派进中国的使臣。1511年9月他以药材代理商的身份先到印度。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年)他以驻华使节身份来到中国,并赴北京朝觐明武宗朱厚照。

    因皮雷斯在中国活动多年,所以他对中国人以“小木条”进餐印象深刻、描写极为生动、准确。但《东方诸国记》原稿散佚,故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皮雷斯的这一著作知者不多,影响不大。直到1937年9月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发现《东方诸国记》抄本,世人方知皮雷斯早于利玛窦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独特的小木条餐具——筷箸。

    民间传说

    银筷子试毒不靠谱

    银筷从唐代开始得宠上千年,除经久耐用、色泽秀美外,主要是民间认为它能防毒。当年一些皇亲贵族,怕有人在食品中投毒,纷纷使用银筷,以防万一。《红楼梦》中凤姐就有这方面的说法,她换给刘姥姥一双镶银筷说:“菜里要有毒,这银筷下去了就试得出来。”直到现在一提银筷,上了年纪的人还会说:“银筷好,能防毒。”

    其实,以银筷测毒并不可靠。只有接触砒霜、山蔡、氰化钾等硫化物时,银筷才会失去光泽而发黑,以示有毒。然而,如果接触皮蛋、臭腐乳、咸菜、蛋黄等无毒物,银筷也会变黑。而对于河豚毒、毒荤毒、发芽的马铃薯中的龙葵素、变质青菜中的硝酸盐等,因不产生硫化物,即使银筷久久插入也不会发黑。所以,银筷验毒之说是不科学的。

    文化大观

    古典名著中

    “筷子”也精彩

    在中国的古典名著中,也有一些与筷子有关的精彩段落。

    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那个著名桥段了。书中写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由于历代重视饮食审美的心理需求,于是国人又有了“美食不如美器”一说,故而在筷子的形态上又出现了刻意求精求美的倾向,使得因饮食之需而必用的筷子,有了过多的装饰意义。《红楼梦》一书的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部分,写贾府的一次宴会,便出现了“四楞象牙镶金筷”、“银三镶乌木筷”等富有装饰特征的筷子。据说,明世宗时宰相严嵩被抄家,仅金镶牙箸便有1100双之多。《红楼梦》写贾府被抄,其中被抄物中便有“金筷子五把”。

    《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府大观园中,不但有象牙筷几百双,还有镶金牙箸。刘姥姥进大观园,王熙凤给她一双四楞象牙镶金筷,刘姥姥感到比乡间的铁锨还沉重,不伏手,而送上来的一道菜却是鸽蛋,牙筷夹鸽蛋滑对滑,好不容易夹起一个蛋,还没来得送进嘴就滑在地上,引起众人一阵大笑。这段描写极为生动,除了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行为举止,也说明了,象牙筷虽然高雅、润滑,但比其他筷子更难掌握,确实要另有一功。

    你知道吗

    中国筷子长度

    为什么是七寸六分

    现在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约为22至24厘米左右),这其中是有含义的,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当然,并不是筷子产生那天起,就有了这个标准长度。从出土的古代筷子来看,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长度一般较短,多在17至18厘米之间。唐代出土的银箸,一般长度较长,最长者达33.1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