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不敢活到100岁》:不要再拿年纪当借口

 王浩然 2016-02-24

 

《敢不敢活到100岁》 【韩】朴尚哲 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纪70,不过是小孩子。年过80,也不过是青年。90岁的时候,即便上天在召唤,我也要要求他等我到100岁。我们年纪越大,精力越旺盛,也不会依赖子女。”

——世界长寿村大宜味村的碑石文

你可以活到100岁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截至2050年超过100岁的人口大概可以达到300万人。虽然现在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将是事实。而在多年来游走世界,亲自采访众多百岁老人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对这一未来趋势的实现更加确信。在韩国,百岁老人在人数上的增加趋势尤为明显。这种被称之为百岁人现象(Centenarian Phenomenon)正在全世界蔓延。

老化的速度因人而异

那么,这些极速上升的百岁人的长寿力从何而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群非常长寿的人身上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热爱生活。这同时也说明,相比于导致老化基因这种根本性的因素,周边的环境、生态以及社会要因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长寿与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在于自己的努力与否以及努力的程度。那些年过百岁的老人家,大多数比已年过七八旬的子女还要健康,更加积极地生活。

事实上,在对这些长寿人进行临床检查的时候,很难发现一些特别的疾病症候。而且即便是在遗传因子上面,也因为国籍与地域的差异而相差甚远,几乎并没有太多共同点。这也就更好地佐证了,长寿到百岁是在艰难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逆境中坚持到底的结果。能够更确切地证明这一结论的便是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带头实行的巴尔的摩老化综合观察研究。这个研究所从1967年开始,便以当地1000名居民为对象进行了每年两次的追踪调查,这个调查涉及身体变化、生理变化、技能变化、性格变化等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老化的速度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脏器、不同组织的老化速度也是不同的。这虽然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结果,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如果你也有机会见到那些超长寿的老人,便一定会对这一实验结果有更深的认同。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那些超长寿的人无论在形态的变化,还是机能降低的速度与形式上都会显示出极大的不同。不仅如此,当我们同时比较男性与女性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与生理变化状态的时候,更能明确地看到其中显著的不同。比较的结果表明,女性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与生理机能会逐渐减低;但是男性的变化却并不太明显。这个现象同时也说明日常生活模式的差异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这个差别也再次说明了老化现象的适用性特点。也就是说,老化现象并不是适用于全部人的普遍现象,而是根据个体的不同,可以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所以,是转变我们观念的时候了:从“老化是普遍现象”到“老化的差异性很强”。

我的老年生活能有多健康

韩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那么,寿命增加了,就意味着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吗?不,正相反。让人揪心的是,在OECD(经合组织)国家中,韩国的老人自杀率是最高的。这一悲惨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孤独感与生存压力。同时,也是社会主流人群对于老年群体的忽略——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但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家仍旧觉得,老去的那一天离自己还很遥远,因此宁愿视而不见。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如此令人惋惜的悲剧。所以,为了尽早从这个不光彩的现象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建立对于老年的认识。自己的健康自己守护,同样,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要自己负责。这个是谁都不可能避免的问题。

综观韩国百岁老人的生活方式就可找到个中解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示,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遗憾,感觉自己很健康。他们之中有一半以上,还会积极参与家中事务以及社区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年龄、衰老、高龄等问题都不会成为束缚,反而是能够踏实生活的必要条件。

所以,根据年龄来断定衰老与高龄化的问题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因为年龄从来都不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每个人的后天努力与意志才是决定性的关键。我们同时还调查了超长寿人群的营养状态,其结果也同时证明了这一道理。超长寿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抱有极大的自信,绝大部分觉得自己依然很健康。服用补药、营养剂、健康食品的人只占30%,而且并不是长期服用。而70%以上的人每天保持九小时的睡眠,并依然坚持户外活动。答案就在这里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积极参加活动。如这般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安然度过晚年的秘诀之一。

不要拿年纪当借口

“年纪70,不过是小孩子。年过80,也不过是青年。90岁的时候,即便上天在召唤,我也要要求他等我到100岁。我们年纪越大,越精力旺盛,也不会依赖子女。如果追寻长寿秘诀的人们光临我们村,我们便会传授他这自然的惠泽与长寿的秘诀,我们大宜味村的老人们将永远奉行世界第一长寿村的宣言。”

这便是日本冲绳县北部大宜味村的村口上,充满自豪的碑石文。而我们多年来对于长寿老人的实地采访,更让我们对碑石文上的内容深有同感。每当我们见到那些长寿老人,他们大部分人都会说这样的话:“老是待着干什么,得干活呀!人死了才躺在床上不动呢!杵在那儿不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老人家们仍然亲自搓衣洗衣,阅读报纸上如同芝麻一样的文字,照料家中的各种小事,甚至还忙着参加全国唱歌比赛(韩国一档有名娱乐节目,很多老年人参加)。自家的花田自不用说,面积广袤的农田上的活儿也不在话下,还有精力去帮助邻里收割稻子。白天割草,晚上学习汉学。有闲暇的时候帮忙照看曾孙子,为媳妇分担家务事。又或者仍然坐在CEO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亲自搞发明,亲自做红酒,还给别人读童话故事书。亲自写书,忙于在各地演讲,或者全世界旅行。用一句话说就是,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懂得全心全意乐在其中。他们在各自的环境与位置上,忠实于自己的角色,用全身心实践着“健康衰老”的精髓。对于他们来说,年纪从来就不是阻碍因素。对于他们来说,长久以来慢慢形成的生活习惯,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积极的实践,才是最应该要注意的事情。

我曾经参加过几次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题的聚会。在那里,人们从来不会沉迷于辉煌的过去以及美丽的回忆中。人们更愿意讨论10年后、20年后、30年后的梦想与计划。我所谈起的这些都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将经历的事情。在平均寿命名列第三的香港,人们把长寿的老人称之为“长青人”,取自年年“青翠”之意。不管是什么事情,“因为年纪大了”这种话,都只不过是借口而已。因为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从来没有太晚。

疼痛,是重要的感觉

疼痛,是一种非常个人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身体感到疼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很痛苦。不想吃东西,不想运动,也不愿意见人。身体疼痛的时候,人们会深感于“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的事实。而人之所以有的时候会变得利己,也是因为所有的疼痛与难过最终都只能一个人背负。

但是,从生命体的保护层面来说,我们必须一个人承担的“疼痛”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功能。因为,当我们的内部或外部受到攻击的时候,疼痛也就是痛感,会向我们预警我们的身体所受到的伤害。比如说,当我们生病或受伤的时候,我们通过疼痛来感知到人体的“异常”,进而才能对症下药地采取措施。所以,疼痛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警报体系中的核心要素,虽然并不如“高兴”这种感觉受人欢迎,但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