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模式不断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此外,一些质量管理大师也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代表人物主要有戴明、约瑟夫·朱兰、菲利普·克劳士比、石川馨、新卿重夫等。 戴明 戴明博士生于1960年,他所提出的质量管理14个要点已经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PDCA循环中,“策划(P)—实施 (D)—检查(C)—处理(A)”的管理循环是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不断提高质量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包括了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约瑟夫·朱兰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戴明博士,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是约瑟夫·朱兰。朱兰博士出生于1904年,他所提出的质量三部曲和质量螺旋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大贡献。 质量三部曲 质量三部曲指的是质量策划、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通过识别顾客的要求,开发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并使产品的特征最优化,同时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质量螺旋 所谓质量螺旋,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去识别顾客的需求,开发出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然后生产和销售这样的产品,使顾客获得满意。顾客得到满意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新需求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菲利普·克劳士比 菲利普·克劳士比出生于1926年,他的主要著作《质量是免费的》和《质量没有眼泪》,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质量管理的经典著作之一。 菲利普·克劳士比最早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是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有形损失与无形损失,如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等。 石川馨 石川馨出生于1915年,他率先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后来,他又总结和发明了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这几种管理工具实际上就是统计技术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在质量控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新卿重夫 新卿重夫出生于1909年,他主要提出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概念。新卿重夫对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一分钟更换模具体系。一分钟更换模具体系要求在更换产品生产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更换模具从而不影响整个生产的进行。这一体系实际上就是适时生产的前身。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套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科学、严密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各位质量管理专家为这套体系的形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戴明的PDCA循环,朱兰的质量三部曲与质量螺旋、克劳士比的质量成本等都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质量人们不断学习。 【文章摘自,盈飞无限(InfinityQS)SPC知识库。想了解正确的SPC方法工具,您可登陆盈飞无限中国官网 www.infinityqs.cn 或百度搜索“盈飞无限”。】 ====华丽丽的分割线=====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动动手指,分享到朋友圈吧! 如何订阅?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点击关注---查看历史信息。 如果您有想看的质量文章,想听的质量故事,想问的质量问题,想学习的质量技术……别犹豫,马上告诉我们。 质量开讲(Quality-Now),我们与您在质量之路上共同成长! 关注“质量开讲”,您可以: 往期精彩放送,回复“1”。 质量管理口诀,回复“2”。 SPC专业知识,回复“3”。 企业管理精华,回复“4”。 热门精选内容,回复“5”。 质量案例故事,回复“6”。 戴明理论争议,回复“7”。 500强质量秘籍,回复“8”。 质量管理专题,回复“9”。 质量名词辨析,回复“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