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干地支落款,后面不能加“年”字!看看古人怎么写!

 水墨苕溪 2016-02-25

我们经常会用天干地支纪年法给书法作品落款,并在天干地支纪年后面加个“年”字,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这种现象,在很多大型的书法展览作品中,以及一些现代书法名家的墨宝中,我们都能看到。然而还是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钰书房带着这个疑问,也想弄清楚怎么写才是正确的,查阅了几十篇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结论如何,请大家往下看!


下面是网上整理的一篇名文:


总有朋友在书法作品落款时在干支后面加上个年字,这是不正确的。我也总是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讲,也总有朋友问我为何不能加“年”字的原因。下面就简单梳理一下。


实际上用干支纪年,正确的说法应该叫纪“岁”。


因为年与岁是有差别的。东汉前用岁星纪年,是看木星在十二次入宿而定。一轮回只能记十二年。而且木星也不是真正整十二年走完十二辰(实为11·86年)。因为有误差,所以到东汉时就废了岁星纪年法。而改用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


因为实际原本是纪岁,所以才说“岁次”某某。


一般都是前面的朝代的具体年号来标明年,后面干支来标明岁。所以说干支后写个“年”字是不正确的。


那什么叫做“岁次”呢?


由于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木星(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我们大陆由于文化遭到破坏,名称使用发生混乱的用法。我们发行的生肖邮票是用干支纪年,如猴年写成了“庚申年”“壬申年”“甲申年”等等。


但在我国文化未被破坏地区,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肖邮票,龙年邮票上写的是“岁次庚辰”。是写“岁次”,后面没有年,这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


如公元1894年,书面纪年文字,就应写“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在文章用语中,也可以写“岁在”。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用“岁次”、“岁在”表示年份,前边必须有年号年数。但如只写“干支”二字,就可以独立使用,后面不要写年,直接写上季节月份即可。


今天,台湾保留着传统文化,还在使用传统的年号纪年,仍写成民国某某年。大陆经过一再的人为破坏,已经不再使用年号,改为公历纪年。有没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数人都是胡乱瞎写,不知其所以然了……


王羲之《兰亭序》




苏轼《前赤壁赋》




颜真卿《祭侄文稿》




赵之谦《急救篇》




张瑞图《王绩答冯子华处事书》




文徵明《真赏斋铭》




郑燮《行书唐诗》



董其昌《千字文》和《东方朔答客难并字书诗卷》





傅山《杜甫诗卷》



米芾《苕溪诗卷




王铎《自书诗卷 白石岛》




结论是:书法作品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落款,不能在天干地支后加“年”字!拍照整理资料不容易,点个赞鼓励一下吧!广交书法爱好者朋友,可以加微信 lengyun405 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