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可爱,学员们都这么说 他上课常常会把嘴嘟成'O“型 他常常给大家讲很多的案例 毕竟,近40年的临床与教学经验 给他和他的学员 有力的支撑
这是一头可爱的狮子 下面来看看Rousseau的文章 《真自体和假自体》 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在做这样的一个假设,母亲会百分之百的切合婴儿的需要,百分之百的满足婴儿。那母亲没有看到孩子这种自发行为,母亲给婴儿的东西取代了婴儿自己的东西,那么就会发生另外一些事情。 如果母亲无力回应婴儿这种自发的活动,而是强迫婴儿接受她自己的一些活动,那么婴儿就只好被迫的屈服。如果只仅仅是一次两次,母亲强迫他来接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总是出于母亲的意愿,婴儿就找不到自己,那么就有一个假自体就会发展起来。 那么,如果仅仅只有一个假自体,或者假自体发展得很大,那它就会成为一个阻碍真自体发展的硬壳。如果孩子不能自由的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是意愿的话,那么他就被这种环境所压制下来。真正的创造性就蜷缩在他自己的内部,创造性在他的外面会有一个硬硬的面具下隐藏、屏障。 一个假自体很重的孩子是害怕跟外界达成关系,他非常脆弱,不爱动,很呆傻的感觉。这种状态从他的童年期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那么他的真自体得不到朝外的发展,假自体就会在外面成为一种金字塔一样硬硬的东西,把它包裹,囚禁起来。甚至会囚禁这个孩子思想,阻碍其智力的发展。那么,他就会有一些很重复的、单一的、没有创造性的活动。 温尼克特认为,非足够好的母亲是无法回应孩子的全能感的,因此,她就不断的在婴儿身上犯错,而不是回应他的活动。她用自己的活动取代了婴儿的活动,婴儿只有服从才会有意义,这种服从是假自体的第一步,他掩盖了母亲在感受孩子需要上面的无能。 当母亲不能足够的适应婴儿,只有通过假自体的中介,那么,假自体看来跟真的一样好。因此,实际上,温尼克特在这里就重提了弗洛伊德的自我的概念。因为一方面,它是一个内部冲动的统治,另外一方面,自我是朝向世界、朝向关系、朝向外部的自我。 也就是说,有一个客体表象的自我。因此,作为总结来说,温尼克特他引入了这样一个区别: 在真自体当中,融入了本能的要求; 而在环境的适应上面,假自体具有优先性,假自体是不考虑个体的。 假自体非常具有欺骗性。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这个孩子非常的乖,非常的听话,很善解人意,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假象,所有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没有在孩子那里真正地扎根。 我希望大家把握这个真自体和假自体之间的平衡性。
---the End---
记得来参加四国督导“狮”的活动哦 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 四国督导 连续四周 针对同一个咨询师 进行中的一个案例 进行督导 ▼ 费用:0元 ▼ 4第四场 Frédéric Rousseau 弗里德里克·卢梭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晚上 20:00--22:00 四国督导“狮”活动信息请在本公众号后台直接回复“四国”获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