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界限 边界不清

 tuzididie 2015-04-06
    
自我界限 边界不清 - Lily - 王者天下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空间。


    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和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与母亲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的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的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的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代替自己作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的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让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一个小南瓜,小南瓜慢慢的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綳断。植物的成长力量都如此惊人,人的成长力量就根本无法测量了。想想一个一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再想想一个30岁的男人能做什么,就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不成长的力量同样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不成长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安全。小孩在学步的过程中,走几步就回头,抱住妈妈的腿,那是为了安全,再长大一点,打开自己家的房门,看见陌生人走过,把门一关,又跑回来抱住妈妈,那也是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与妈妈融为一体,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心理会保持到成年,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觉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不成长或者说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想像的、虚假的温情。从生理的角度看,当我们用手触摸边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时,我们的感觉是它是它,我是我,较少有交流的体验。但当我们触摸一件软的、毛茸茸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与该物品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种意义上的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温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的帮助我们抵御人世间的风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经看的很清楚,这些好处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好处。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原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接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利,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不仅如此,在他控制别人的时候的感觉,言行举止都会过多的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好像在为别人而活着。


    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当然,即使是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也会需要温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温情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情假意。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为行政首脑对下属的必要控制),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别人对他的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虽然会有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就是说,他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和温情。


    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也许会有人说,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冷漠?回答是不会的。因为自我界限的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




                                         =========================================================


   我们将人们在社会上行使生存功能的主体以“自我”而称之,“自我”在行使其功能时就同时在界定着一个界限,王杰有首歌中唱到:从此后,你是你,我是我!而这对婴儿和很多儿童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孩子的视野有如管中窥豹,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达到“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成熟自我,还需要花费相当长的发育时期(直至青春期),我们称孩子的思维是“初级思维”,在这个模式里,你是我,我是你!
“界限”或“边界”(border)等词出现在众多场合下,国家之争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际关系如小学生与同座间划定的“三八”线,或家有不速之客来访,按中国的传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国外,这则属于侵犯了别人的“界限”,再进一步,还有个人内部的“界限”,如所受的教育指导自己能否超越某个道德“界限”,俗话说: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觊觎之心,袒露无疑!但又有“朋友妻,不可欺”的说法。凡此种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界限的含义呢?




  一个年轻的女性病人,主要问题为皮肤瘙痒,完全不能接触任何化学东西(如肥皂),此外还有严重的抑郁和人际关系障碍。仔细问诊后了解到其母亲因为父亲抛弃了她,与女儿相依为命,但从小就非常小心地“看护”女儿,传递着“你爸爸抛弃了我们,所有男性不是好东西”的信息,当病人青春期到来时,母亲紧张起来,经常翻查女儿的内裤,偷看其日记等。




  从生理角度上来看,皮肤是抵御外界不良因素、隔绝导致我们发生感染的屏障,但也是通往外界的介质,通过皮肤我们感受舒适与痛苦、冬暖夏凉及铁韧棉绵。研究表明,那些经常为母亲有皮肤接触与那些没有或少有皮肤接触的婴儿(如弃婴)相比,后者在发育到青春期或成人后患情感性疾病的几率明显增加。




  原来,在婴儿和儿童的心中,精神上的“界限”是通过具体的“躯体界限”(如皮肤)来界定的。如果母亲非常小心,捧着怕化了,拿着怕摔了,孩子对外界一定是非常可怕、非常危险的印象,同时也形成不了清晰的界限,如母亲可以随便看我的日记,我也可以这样要求别人(如果有男友的话):你的就是我的,我想到的你也应该想到……。反之,根本就缺少皮肤接触的人,则发展为非常孤立于这个社会的生存方式(如孤独症),多半有病理性的结果(如严重的抑郁症和人格障碍)。50年代,印度曾发现一个“狼孩”,从狼群中发现时虽然只有5岁,以后一直按人的方式培养,到11岁仍不能连续说话,更谈不上人际交流了。我们可以说任何成人的反应方式代表着其早年父母(或抚养者)对其的教育模式。




  什么时候,孩子能够对父母说:从此后,你是你,我是我!并不代表孩子不要继续孝顺父母了,更多代表父母的成功:他们为社会培养出一个独立的成人,他/她将以独立的人格说话!传统中提到的君臣父子友的关系实际上全面地反映了界限的互动: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朋友之间,信义为上。老子早就对成熟的自我界限作出过定义:“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谁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微言大义,谁就参透了界限与自我的含义,简单和通俗的说法还有:君子之交淡如水!



                                                    =========================================================

                           自恋

    小云:我想和您讨论一下自恋。虽然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但我感觉,“自恋”还是一个很模糊不清的概念。最近看到一篇《文化自恋》的帖子,作者在文中把屈原描绘成一个“自恋狂”,说“这位诗人兼伪政客,在仕途失意的时候,对着江水高唱‘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自恋到除却自己,否定一切的地步,可谓自恋之极品,可惜的是,跳进汨罗江的他,被后人祭奠的物件是俗不可耐的食品粽子……”这样的说法,不知您是否也接受?

 

向程:借评判“古人”或“名人”来表达自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者本人之所以使用情绪化的语言评判屈原,可能有他自己的心理原因。不过我认为,“自恋”是人们频繁使用的词汇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当我们用“自恋”去描述一个人时,“自恋”一词往往可以表达完全不同意义。

 

第一种情况,“自恋”用于描述一个人对哲学意义上的“主体”的尊重——对作为“主体”的自己以及自我愿望的遵从、理解、接纳和坚持。这里的“主体”就是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自己。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特别自我”或“我行我素”时,就是在描述这种意义上的自恋。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人生存的本质都是自恋的,都是为自己而存在的,都得表达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在这个层面使用“自恋”一词的话,即使把“屈原”说成是自恋的典范,也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明白,在《文化自恋》一文中,作者本人也是在借“评判屈原”进行“自恋性”表达。

 

小云:同意!第二种情况呢?

 

向程:使用“自恋”的第二种情形,与其说是在描述自恋,不如说是在借用“自恋”一词来描述一个人“外向型”的气质类型和“富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特征。人们倾向于把那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于“最耀眼的位置”、“倍受关注的位置”或“支配者位置”的人说成是自恋的,而不会把“关注者”和居于“从属位置”的人看作自恋,这似乎只是一种文化习惯,而不是在界定自恋。正如在“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中,我们会倾向于认为“红花”是自恋的,而“绿叶”不是自恋的。实际上,一个人是否自恋,与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无关。我们以后会发现,那些充当“绿叶”的人,也有可能是极端自恋的。

 

小云: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否自恋,与生活中关于自恋的语言习惯关系不大。那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到底什么是自恋?心理学是否对自恋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向程:有!许多人都提到“自恋”一词的出处:“自恋”这个词汇和很多文化名词一样,源自英文“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narcissism”来源于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喀索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不饮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其实,这个神话故事已经对自恋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自恋的人就是把自己作为爱的对象的人。

 

精神分析对自恋的经典定义,是指一个人的“力比多”(本能性能量、原始生命力、爱的能量)从客体身上撤回并转而投注于自己。自体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则认为,一个向别人投注自恋型利比多的人,正是在自恋地体验别人,他们把别人作为“自体客体”来体验。说的都差不多,不过我倾向于接受弗洛伊德的定义。弗洛伊德把自恋的人比喻成“睡觉”或“生病中”的人,我个人觉得,把自恋比喻成“生病状态”是比较贴切的。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就会极度下降转而全神贯注于自己,这就是自恋状态。其实,自恋这一经典定义与美少年纳喀索斯的神话是一致的。

 

小云:这样定义的自恋,似乎要比一般意义上的自恋,范围小得多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处在自恋状态。我想,按照弗洛伊德的这个定义,要是一个人总是处在自恋状态,是否意味着他(她)不具备关爱别人的能力?是否就意味着他(她)将不能够与别人建立关系?

 

向程:自恋者总是全神贯注于自身而无暇他顾,他们将自身作为“爱的对象”而不会真正关注别人的存在。我强调的是“真正”二字,从表面上看,自恋者有可能是极其关注别人的人。自恋者类似于一个躺在母亲怀里的婴儿,他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要,并期待得到满足。他的目光尽管无时无刻地投向母亲,但他并不真正关心母亲的感受,更不会理会母亲的痛苦与快乐,他只是试图通过母亲得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最极端的情况是,在自恋者的精神世界中,客体——那个区别于“我”而“独立存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是与我“共生”在一起的。

 

所以可以说,自恋者缺乏爱别人的能力,但这不等于,他们不能够与别人建立关系。自恋者能够与别人建立关系。只是,自恋者与别人建立的关系与通常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二)

 

小云:自恋既然会涉及人际关系,那么我想知道,一个人表现出自恋,是否有特定的条件?在人际关系的范围上是否有一些限制?

 

向程:嗯,其实这是一个重要问题。自恋是一个存在于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就普通的人际关系而言(譬如:业务交往关系、职业交往关系),自恋者与普通人没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大多数人并不缺乏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但是,当这些关系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时,自恋的人格特征就会充分地表现出来。换句话说,自恋是一个产生在亲密关系中的人格特征。自恋行为,主要表现在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及家庭关系中。

 

不过,某些情况下,自恋也可以通过“投射”而“移置”到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来。譬如,在某些个人情感成分比较多的“上下级关系”或“同事关系”中,在心理医生与患者的“治疗关系”中,自恋也会有充分的表现与发展。

 

小云:在您所说的这些亲密关系中,或者在一个“投射”出来的亲密关系中,一个自恋的人到底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呢?

 

向程:概括地说,“边界模糊”、 “无助与控制”、“专注与依赖”,这些就是自恋型人格患者在人际关系上的典型特征。其中,“边界感缺乏”可能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淋漓尽致的表现。譬如:一位母亲走进女儿的房间,拉开抽屉偷看女儿的日记;一位丈夫喜欢察看妻子的手机短信或通话记录,即使当着妻子的面也这样做;一位老母亲(不敲门)径直走进儿子儿媳正在睡觉的卧室,或者过渡关注儿子儿媳之间的私生活;一位70岁的姥姥在和17孙儿一同用餐时,总是为孙儿挟菜,指挥孩子吃这吃那,搞得这个孩子无所适从……凡凡此种种,均属于边界感缺乏。

 

如果那一天,你发现某个同事习惯于把你的办公室的沙发当成床来使用,并表现出婴儿般的情绪,说明她对你就有自恋性投射。

 

小云:那么,假如一位妻子因怀疑自己丈夫有外遇,私自偷看丈夫的聊天记录或手机通话记录,这种行为难道就是自恋行为吗?

 

向程:不一定!当事人是否存在“边界感缺乏”是自恋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这其实有些复杂。如果你丈夫确实有外遇的迹象,如果通常情况下你并没有偷窥丈夫通信记录的习惯,只是在某件事情的刺激下才这样做,那就与自恋无关。因为,你出于想搞清楚某个事情的真相去做这个事情,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边界意识。你只是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找到一个证据,以便做出一个关于婚姻的选择,而在你主观认识上也认为这样做是对别人隐私和空间的侵犯。正因为你有边界意识,你才会偷偷地去看嘛。

 

相反,那些声称自己和丈夫之间没有任何隐私,或者声称自己和父母之间没有隐私,并以所谓“绝对坦诚,没有秘密彼此很透明”为生活信念的人,反而可能是“边界意识缺乏”的表现。

 

小云:假如我拒绝自恋者的这种行为,不允许他突破我的个人空间,会怎么样?反过来,假如我接受自恋者这些超越边界的行为,又会怎么样?

 

向程: 如果你接受,她就会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至于你会如何?就要看你处在什么心理角色上了!如果你是他的“母亲”,他是你几个月大或者一岁左右的“孩子”,没有问题的,否则,你就会有“被侵犯”的感觉。你会觉得他不尊重你,他在控制你,他很自私。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善意的、粗暴的侵略者和控制者,他是一个操控者,你就是那个在情感上被操控、被敲诈的人。

 

如果你拒绝,自恋者就会表现出婴儿般的无助、愤怒、敌对,并转化为进一步的控制和纠缠,你将难以摆脱。这就是自恋者的第二项行为特征——“无助与控制”。

 

小云:为什么要使用“善意”这个词?

 

向程:因为他并不想真正伤害你呀!其实,自恋者仅仅因为自己有“婴儿般的无助感”才控制你的,就像一个孩子因为感到害怕才紧紧抱住妈妈不放,他们绝无主观上的侵犯动机。要知道,在自恋者的主观世界里,并不觉得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和你处在“共生状态”,他是你的一部分,他会不自觉地把你当成他自己的母体。或者两个人互为母体,彼此都是对方的一部分。在旁人眼里,似乎自恋的人沉迷于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中,那就是:把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变成一个人。

 

为了描述这种关系中的“母体”特征,海因兹·科胡特使用了“自体客体”概念。科胡特的“自体客体”指与“自体”处在未分化状态的“客体”。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自体)什么时候与另外一个人(客体)处于未分化状态?当然是婴儿哺乳期。在这个时期,婴儿和母亲就处在共生状态,婴儿脑海里的母亲(意象)就是他的母体,母亲就是最早的“自体客体”。如果一个人与母亲的关系停留(固著)在这样一个共生状态,这个母子共生时期的“母亲图像”就会以“自体客体意象”的形式保留在记忆中。以后,当这个母亲图像向外“投射”或“移置”到一个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身上时,这个人就成了他的自体客体。

 

小云:按照您的说法,一个自恋者对亲密关系中的对象的控制,来源于内心的无助和无力,本质是婴儿期“母子共生状态”的行为表现。毕竟,现实中的对象不是真正的母亲,自恋者也不再是婴儿,所以,被自恋者控制的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逃离,或者想办法抵制这种控制行为。那么,当我们不去理会、不去迎合自恋者超越边界的控制行为时,自恋者会有怎样的选择?

 

向程: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的话,他们会顽强的阻止你这样做,而他们用于阻止你和他分开的杀手锏有两个:一是无助与讨好;二是愤怒与纠缠。前者可以叫做“软控制”,后者叫做“硬控制”,而这两条都足以让你放不下,走不掉。如果你恰恰又是一个愧疚感很深的人,或者你也是一个自恋者,你将难以收拾这个局面。

 

小云:我咨询过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说他和女朋友恋爱都快一年了。他的女朋友要和他分手,但他一直不愿意放手,理由是他爱她。

 

小伙子说:“我们虽然说分开了,但我每天都接她下班,我一直坚持像原来一样对她,给她买早餐,我看她太累我心痛她,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都不反对。我也尝试过几天不找她,但我始终放不下。昨天我听见她和她朋友说帮她介绍一个男朋友,我就问她是不是真的想和我分开了。她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我问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她就说她说不清楚。她说我罗嗦。她说她可以理解和一个罗嗦的人过一辈子是一个什么样子。我老是付出没有回报真的受不了。昨晚给她打电话准备把事情说明白,但她有事情,我就叫她忙完了回电话。但她一直都没有打。不知道她是在逃避还是在考虑。”最后,小伙子说,他和女朋友在一起只要不谈感情的事情就很开心,但一谈到感情,女朋友就会和他不欢而散。

 

向程:是啊,这个小伙子就是在用“软办法”控制他所谓的“女朋友”。无论是帮女朋友买早餐还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在“讨好”而已。他和女朋友在一起时,总要谈感情问题,反复追问,这叫做“纠缠”。表面上关心女朋友的行为和情感,实质上是自己心理没底,没有安全感,是讨好。这些行为不是对对方的爱和尊重,而是指向自我满足的自恋行为。这种情景好比一个小孩子和他母亲的关系,属于典型的自恋型障碍。

 

小云:我感觉,小伙子在情感上非常专注于他的女朋友,并且依赖于女朋友对他的态度,十分敏感,十分痛苦。专注,是否也是自恋者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特征?而且,许多人对情感专注是持肯定态度的,这和自恋又有什么不同?

 

向程:是的。在爱情关系中,情感专注是重要的关系特征之一。爱情就是“发生在性吸引基础上的高度的情感专注”。不过,要是一个自恋的人对你产生了情感专注,那可是你的不幸!因为,在自恋者的情感专注中,缺乏对客体(对象)的关爱和体恤,更缺乏对客体的独立价值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仅仅是基于依赖和自我满足。自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只有依赖和自我满足,没有别的。

 

进一步考察自恋者“专注与依赖”这一特征,我们会发现,专注是一种形式,依赖才是本质。自恋者之所以专注于你,并不是他懂得忠诚,或者对你有责任心,也不是欣赏你的价值,更不说明你特别有魅力,而是因为你就是他的“自体客体”,你就是他的母体,你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你就是他唯一的世界。自然,你也就是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对象了。

 

因此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向别人投注自恋型力比多的人,他们把别人作为自体客体来体验,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其他外部资源来构建生活的意义,因而会出现对某个单一对象的强烈的情感依赖,因而表现出专注,那个被依赖被专注的人,不过是他的自体客体而已。我在咨询面谈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表白:“他要和我离婚!他真的不爱我了,他对我不好,他对我不负责任,他是一个讨厌的人,但我真的离不开他!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了!”表达的就是这种性质的依赖,这是一种极端矛盾混乱的情感。

 

            (三)

 

小云: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描述,那就是,极端自恋的人往往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沉迷于自我陶醉,他们好像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他们通过表演,从别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他们似乎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喜欢做海阔天空的幻想,譬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他们常常自负傲慢、妄自尊大等等。我想确认,这些特征是不是我们说的自恋?

 

向程:自以为是、自我中心、自我陶醉、自我炫耀、神经质的自我表现欲、莫名其妙的自我感觉良好,这的确是自恋者的典型特征之一,不过这是现实生活中“幸运”的自恋者的特征。而那些运气不好的(不幸的)自恋者身上,却看不到这些。

 

小云:您所说的幸运与不幸,指什么?

 

向程:自恋者需要一个母体,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母体,并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密关系譬如婚姻关系时,他就是一个幸运的自恋者;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运气与那个理想中的母体相遇,就是一个不幸的自恋者。从理论上讲,一个幸运的自恋者,存在一个夸大性、展示性的自我,自我感觉良好。不过我们要注意,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是建立在母体对她的赞许和情感反映基础上的,如果母体对她不做出反映,他可能会立即陷入沮丧与焦虑。

 

小云:是否可以说,幸运的自恋者需要生活在赞许、表扬和高度关注当中,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自我感觉良好,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向程:当然!假如我们用“真乖”、“真勇敢”、“了不起”、“好聪明”这样一些词汇去夸奖一个正在骑玩具车的两岁小男孩时,会发生怎样的情况?他会一下子觉得自己就是能干,就是聪明,就是了不起!他会兴奋地摇晃着自己的身体,并可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把这玩具车骑得飞快。当然,也可能因为用力太猛头部撞墙血流满面而收场,不信你去试试!

 

幸运的自恋者的表现好比小孩子身上的“人来疯”,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并没有什么客观的事实依据。那些在比较关注自己的人面前莫名其妙的自夸,那些声称自己简直就是天才,那些吹嘘自己可以胜任“国务院总理”职务的人,都是夸大性自我的展示。

 

我曾经有幸被邀去听一位据说很有学问的了不起的“心理治疗家”的课程,这位专家首先声称“中国没有心理学家”,继而大声地说“如果要说有的话,就我一个!”,接下来,他阐述了“语言不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以此来批驳某某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是“心理学外行”。但是,当问及他的自己理论创见时,这位民间心理大师振振有词地说起他的考古心理学:“我的理论已经在19世纪某某大师那里得到了验证”。这就是一个幸运的自恋者的自我表达。只不过,这种幸运通常是暂时的。

 

小云:好像有点像一个躁狂型精神病患者的表现。我在怀疑——,这个人的表现是否属于精神性的症状,有妄想症状。也许我们需要区分,夸大性自我与精神病人的狂妄自大(妄想)的不同。您说呢?

 

向程:自恋者的“夸大性自我表达”与精神病人的“妄想”有本质的不同,在临床上也有可以识别的界限。一般说来,夸大性自我感觉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夸大需要母体的存在。这里的“母体”可以是一个高度投情的人,一个倾听者或崇拜者,也可能是一个舞台,一个讲台,一大群听众或观众,一帮“粉丝”。自恋者尽管夸大,但仍然是现实范畴的主观体验。而精神病人的妄想则不需要这样的条件,他们不需要任何客体,不需要别人的确认,不需要对象的反映和卷入,他可以自言自语。嗯——,精神病人的妄想完全是超现实的,他会把想象当成真实。另外,自恋者的夸大性自我是一种瞬时或者即时体验,当脱离了母体(自体客体)的关注和反映后,当事人并不继续处在夸大性自我状态——当他们脱离了母体的关注和反映后,自恋者通常又会陷入无助、沮丧自卑或恐惧之中。

 

小云:啊!我明白了,一个自恋的人会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只要我愿意,我就是一个天才(其实不是一个天才)。一个疯子可能会说,我在音乐方面就是天才,已经是个天才,你看我敲一首我自己创作的曲子(实际只是在敲打一只饭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啊!即使没有人听他的敲打,还是会敲打,是吧。

 

向程:对,一个疯子即使没有人在场也会敲打那只饭碗并觉得美妙无比。而自恋者这时可能正眼巴巴地等待他的“母亲般的”妻子赶快回家。 “夸大性自我”和“理想化双亲”是自恋者核心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当他们处在被母体的关注、包围、反映当中时,他们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完美的,自我中心的。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我的“母体”是绝对理想的、完美的、超能的。我之所以觉得自己完美,那时因为我有一个完美的母体。用一句话说:母体——你是完美的,但我是你的一部分!

 

小云:这种现象似乎在儿童身上能够看见,许多孩子在与同伴交流时,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做比较,并因父母的“了不起”而自豪。我曾看见两个小男孩在一起游玩,一个男孩说:“我爸爸有门那么高!”,另一位孩子说:“我爸爸有灯那么高!”,听了这话男孩马上接嘴说:“我爸爸有房子那么高!”真有趣!这就是您说的“理想化双亲”了。

 

向程:对,自恋者就是这样的表现。不过我要澄清一点,小孩子身上的这种表现,属于正常的自恋,并不构成心理障碍,因为小孩子原本就是自恋的,这种关于“夸大性自我”和“理想化双亲”的感受,是几乎每一个人在幼年都有过的体验。只是,当我们不再是孩子,我们仍然沉迷在这种感觉当中,才是一个问题。

 

小云:有什么问题呢?找一个“母体”,找一个“自体客体”不就好了么?

 

向程:就亲密关系的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段来说,这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譬如一个自恋的男人,他可以在25岁时遇到一个“母亲般”的做他的妻子,并沉迷在所谓幸福满足的感受当中,但他却保证不了35岁或45岁时仍然有这个福份。当自己的孩子出生,妻子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或事业上以后,他就会面临母体丧失。或者,当这个“又当妻子又当妈”的女人心理成长了,不再像对待儿子那样对待自己的丈夫,决定要为自己而活的时候,这个男人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很遗憾,在现实层面,自恋者对母体的依赖常常可能是无效的。真正的母体(自体客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儿时的父母,其他都不过是临时的“替身”而已,即使是他的现在的父母,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母体。我的意思是说,除非这个母体就是他亲生父母,而且除非他始终是一个婴儿(这显然不可能),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自恋者寻找永远的母体的梦想终究会破灭。所以,为了稳妥一点过日子,自恋者必须成长——在心理上完成与母体的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http://www./shownews.asp?id=317



自我界限 边界不清 - Lily - 王者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