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种清钱,每枚都上万!

 紫气东来2050 2016-02-26


1861年7月,清咸丰皇帝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病危。

不久,咸丰帝病死。八大臣遵从遗诏,拥立载淳为帝,拟定次年改元“祺祥”,并铸造“祺样”钱币。

而慈禧则于9月30日发动宫廷政变,即有名的“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

不久,慈禧,废止“祺祥”年号,停铸“祺祥”钱,改用“同治”年号,并铸“同治”钱币。

仅仅两月,”祺祥钱“便从无到有又到无,颇具戏剧性。正因铸期短,铸量少,祺祥钱引得古泉爱好者前仆后继,也使古币造假者层出不穷。

如何鉴定?如何辩伪?此文一一解答!


主讲时间:2015年12月31日20:00

主 讲 人:少泉

主讲内容:祺祥

主 持 人:辣辣


本期主讲人:石门少泉--赵梓凯。80后泉届杰出代表人物。后师从戴志强。

最早听说的“少泉”,是个有才的小孩儿。

呃……性别错了……

像这样,是众少女脑海中的英雄!

他长大后,越发魅力四射,在古泉界风生水起。不仅征服了一众少男少女,权威专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本月初见到真人……

谈吐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倜傥,举止间霸气指点江山的壮阔俊朗!小编这颗少女心啊~

尽管颜值很重要,但真正引人注目的,还是少泉老师在专业领域的勇往直前、高屋建瓴。第一次对“年少有为”有了清晰的概念!

“余自幼嗜古,又兼收藏之癖。....丁丑港归之年,弃杂藏,全心于古泉之上。藏泉修心,怡志,得以塑乐天自笃之性情。经数年,广交四海泉友,藏品泉识俱有所进。余藏泉初,喜清钱好花钱,后见识日宽,又著于历代。然我邦泉史三千馀载,刀布铢两恢弘精奥,各式金化纵横浩淼,余博求之下,精财时学逐旋不济,终自知微细,又亲于桑梓,故更燕赵之地历代货币为题。”

——摘自《梓凯三十泉拓》自序




少泉

我就是这么狂拽酷炫吊炸天

今天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十分感谢大家在年末的守候和陪伴,更要感谢天眷堂把这么重要的时刻留给我。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清代祺祥钱。

说起祺祥钱大家都知道,它可以说是清代最为重要的年号钱之一。要想把祺祥钱讲明白其实是挺复杂的一件事,所以今天我特意多准备了一些图片。今天所讲的内容多数是我以前没有对外公布的,原来打算以后写文章或出书用的,既然接受了天眷堂的委托,今天就提前把它奉献给大家,也作为一个新年礼物吧,祝大家新年快乐!

今天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

一、祺祥钱的版式区分和存世量的大致脉络。

1、宝泉局:

小平角头通(正字、狭字、楷书3种);

当十。

2、宝源局:

小平方头通(小字、肥通小源、正字3种);

小平角头通(小源、斜源2种);

当十4种(断田重正字、断田重小字;满田重正字、满田重肥字狭十;还有一种未找到图)。

3、地方局:

宝云局(小平;当十为孤品);

宝巩局(小平;当十);

宝苏局(小平;小平光背小样)。

二、祺祥雕母的存世状况及追根溯源。

1、小平雕母:5枚;

2、当十雕母:5枚。

三、祺祥钱的辨伪。


1
祺祥钱的版式区分和存世量的大致脉络

祺祥钱的历史地位众所周知,这个年号仅存在了2个月便被废掉,它是清代最为重要的大纲钱、年号钱。到底当时有多少个钱局开铸了祺祥钱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有中央的泉、源局,地方的宝巩、宝云局,至于宝苏局祺祥,我个人目前是打个问号的。


我们先从宝泉局小平钱说起。

正字版


狭字版


十分出名的楷书版

以上三个图就是宝泉局正式铸造的三种版式,它们都是角头通。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宝泉局小平祺祥钱有方头通版。

祺祥钱的字体本身比较方正,版式的变化有时比较细微,相比较“正字”版来说,“狭字”版的满文较为狭长,“祺祥”两个字也是如此,大家可以仔细对照一下。而第三种“楷书”则非常明显了。

从目前存世量来看,第三种“楷书”相对较多,但也是最受欢迎的品种。第一、二种真钱,我个人仅分别过手二、三枚。“楷书”版在清末民国时期就有作伪,所以它的存世量大,伪品也多。

祺祥母钱的存世情况,我就穿插在版式这一章节里,就不单独列一个板块了。


图中右侧一枚是“楷书”版母钱,目前为止仅发现一品。这版辨伪的关键点是字口间有些细小的流铜,它的铜质也很有特点,但有时光说还不行,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上手真钱时多观察体会。


宝泉局祺祥小平目前就发现这三种版式,比较简单,当十就更加简单了:一直没有真品发现。



存世有一种满文出头宝的当十钱,现在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东西都是后铸的,不是当时的,所以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钱局是否真正铸过祺祥宝泉当十。

我们知道,研究祺祥钱有一个很重要的泉谱就是鲍康的《大钱图录》,它成书于光绪二年,收录了很有代表性的三枚祺祥钱。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枚宝泉当十,特征是满文不出头,和我们后来见到的出头宝差别非常大。再一个还收录了一枚祺祥同治合背。因为是大钱图录,所以书中没有小平钱但从在书中的一些线索,我们也能了解到祺祥钱在当时的一个存世状态。书中三枚祺祥钱是杨幼云所藏。

在同治年间,杨幼云在钱法堂是任过官职的,加上鲍康当时也在京城为官,所以他们的说法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图录刊行于光绪二年,距祺祥也就十三四年,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说明祺祥同治合背在同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人们的看法就非常明确,就是“戏铸”,当时的“匠造”,并没有当成正式的铸钱,大家可以参考书中的文字说明。为什么宝泉当十至今还没有发现,我个人猜测是因为当时的铸量太少了,也许只制作了雕母或母钱,没有正式发行子钱。

我在日本见过一枚满文不出头的,文字风格非常好,不是现在人能模仿的,但也是一枚假钱。我推测是用了一枚真钱翻铸的。这枚钱的图片我暂时没有找到,我也委托友人在找,等找到了再发给大家。

我个人的观点是祺祥宝泉当十是有铸造的,未发现的原因是当时铸量太少了。

强调一下《大钱图录》中的记载为什么非常重要,是因为它的可信度非常高。当时鲍、杨二人同在京城为官,两位又都是大收藏家,杨幼云收藏最为出名的是空首布,号称当时第一。他们既是收藏大家又有消息来源,所以说这个记载非常重要。


宝泉局的铸行情况大概就是这些,下面我们谈谈宝源局。

先说宝源局小平,可分成方头通和角头通两大类,这点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其中方头通存世有三个版式,角头通有两个版式,我们分别来介绍


宝源小平方头通:三个版式。

图为CC的藏品。

图左上一枚为“小字”版。它的特点是“祺祥”二字狭长一些,四个字整体的笔意斜一些。这个版我本人目前仅见到这一枚,它背面满文接近“正字”版。

图右上一枚为铅质母钱,我称它为“肥通小源”。它的特点是“通”字宽肥,“源”字比较小、比较短,特点还是非常鲜明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左下一枚就是标准的“正字”版既然叫正字,也就是说整体钱文的比例比较周正,没有突然大或突然小的情况。



这枚是“肥通小源”的母钱,保存状态非常好。这是早年北京一位老藏家的藏品,现在已经归公了。

陈光扬先生也有一枚。

这版母钱我个人见过四枚,有一枚刻花的现为山西的张总收藏,另有一枚是我从日本带回来的,已经转让给了一位好友,加上上面提到的两枚,一共就见到过这四枚。



这枚是陈光扬藏正字版母钱的大图。

大家可以再对比一下上面的“肥通小源”和“正字”。比较显著的就是“通”字一个很宽肥,再看满文“源”,一个比较短小,一个周正正常。

“正字”版母钱我个人所知两枚,除上面新加坡陈光扬先生收藏的一枚外,国内还有一枚。子钱的存世状况看,方头通要比角头通少一些。


宝源小平角头通:两个版式。

“小源”版


“斜源”版

这两个版比较好区分,第一种我叫它“小源”,第二种叫“斜源”。顾名思义满文“源”字向右倾斜明显。正式铸行的只有这两个版式。

角头通这两版的母钱我个人没有见过,包括实物、照片、拓片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谁有,大家可以细心留意一下,如果发现了那就是很不错的东西。

虽然没有发现母钱,我们可以仔细看这两枚版式不同的子钱,它们的工艺和铸造风格是相同的,都非常精整,可以说是典型的精铸钱,这也可以说是祺祥钱真品的特征之一。


祺祥宝源局小平就说完了。分方头通、角头通两大类,方头通三种、角头通两种共五个版式。想把它们收集齐真实太难了,我也曾经有过这个想法,也收集到了三四种,但后来放弃了。

第一部分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来讲,是因为祺祥钱的大致脉络和版式区分、祺祥母钱的存世状况,可以说是研究祺祥钱的基础,重中之重,把它们搞清楚了,其它也就简单了。


下面说一下祺祥宝源当十。

祺祥宝源当十简单分类的话有个“一眼法”就是看“重”字的“田”部,第一二笔断开的我们称之为“断田重”,第一二笔相连的成为“满田重”。


先说“断田重”版,可分为“正字”和“小字”。

“断田重”正字的精铸子钱


上图之母钱


小字版,满文“源”的特点明显,整体文字也小一些

小字版子钱存世也不太少,但漂亮的很少,印象中天津孙爽大哥有一枚品相非常精美的。其它所见或者文字粘连、或者锉痕较重,不太美观。

“断田重”两版的存世状况看,子钱中“正字”相对较多,但母钱只发现两枚,一枚为陈光扬先生收藏,另一枚在我处。“小字”版子钱近年陆续有发现,不像以前那样只有两三个,现在估计和“正字”相差不多了。但它的母钱就相对多一些,我个人所知有五枚,全部是国外回流,以前国内没有发现。


“满田重”两个版式相对来说就不是太好区分,需要仔细对比

正字版的子钱


正字版的子钱,与上图工艺非常一致。应留意它们的状态,铜质工艺,尤其正面内穿的特征非常明显,下次遇到也好鉴别。


母钱,陈光扬先生的藏品。另外还见到一枚,是我从日本带回来的,因为已转给好友密藏,这里就不发图了。目前母钱仅见这两枚。


“满田重”的另一版称为“肥字狭十”,版式特征是整体字较肥,背“十”狭一些。此版我个人未见子钱。

此枚是北京老藏家旧藏的一枚母坯,即未经修整的母钱。


此枚枚同样出自北京另一位老藏家,和原先我们披露的一枚小平祺祥同时发现,现在都在国家的博物馆里。

这版母钱发现四枚,除了上面两枚外,陈光扬先生和我还各有一枚。子钱未见,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到这里祺祥宝源局就全部讲完了。正式铸过钱的小平五种,当十五种,但今天只列出四种,另一枚图片没有找到。


接下来我们讲地方局的祺祥钱。


宝云局祺祥小平存世尚多,当十则是孤品,现在北京一大藏家手中,实物开门见山。

宝巩局祺祥存世也有小平和当十两种。

这枚小平现在陈光扬处。原来是陕西一位老藏家旧藏,后经上海国拍拍出,记得当时价格是20万元。

这枚小平拓片是李伟先旧藏,现藏上海博物院。当十拓片是孙鼎先生旧藏,实物可能在上博或者国博。

小平宝巩祺祥真品,目前仅知道这两枚,当十看拓片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东西。


宝苏局祺祥小平钱,我个人是不认可的。但前辈们对他的评价相当高。


这枚拓片是王荫嘉先生旧藏实物,现在上博。另有一枚是平尾赞平旧藏,拓片收录在《昭和泉谱》中,但后来这枚实物下落不明。

熟悉宝苏局钱的泉友可以发现,宝苏局钱包括小平、常平式等等,其铸造风格都有延续性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有个系列的变化在里面。手类钱出现是很少的。

宝苏局从乾隆到嘉庆,其风格既有共性的延续又有转变,同样从嘉庆到道光,从道光到咸丰都是如此。而这枚祺祥宝苏小平最大的疑问就是它的风格是嘉庆手,也就是说嘉庆钱改范所铸。这一点很难理解。

有些人认为之所以是嘉庆改范,是因为时间仓促。但问题是,祺祥上面还有咸丰、道光,如果一定要选择改范最应该的是咸丰或者道光,所以这一点我不好理解。用时间仓促也解释不清。

再一点,一个成熟的钱局要试铸钱币是非常简单,从制作雕母到子钱出来,不是像现在人们想象那么繁琐。宝苏局正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钱局,不应该出现试铸还要改范的情况。同样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拿宝巩局、宝云局来对比。

但这个东西是老的,至少在民国初年就出现了。所以要评价它的价值,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说道宝苏局小平,那就不得不说一下祺祥小平光背小样,马定祥先生的旧藏。其实泉界原来的事,前辈原来的一些观点,我认为该继承的要继承,该推翻的也要推翻。但前提是我们要先把原来的东西全部拿过来学习吸收,再去总结,错误的就要推翻。


祺祥钱的母钱,我们大概总结一下有21枚,存世总数估计不会比这个多很多。大家以后收藏也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2
祺祥雕母的存世状况及追根溯源


下面再说一下祺祥钱的雕母,这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因为它存世更少,我就合在一起讲了。


小平雕母:5枚。

这枚宝泉局小平雕母是沈子槎先生旧藏,现藏于上海孙仲汇先生处。


宝源局方头通小平雕母



宝源局方头通小平雕母

这两枚是宝源局方头通小平雕母,金口未开者也是孙仲汇先生收藏。另一枚现在山西张建国先生收藏,这枚早年也是在山西发现,后流到日本,近年才回流。

这枚宝源局角头通雕母是近年新发现,经天眷堂手,现在河北一大藏家手上。


这张图来自大连旅顺博物馆,第九号是一枚雕母,应是崔家平先生旧藏。

崔先生去世后,其遗孀将其藏品卖给了旅顺博物馆。崔家平先生当年收藏丰富,可称为东三省古钱界第一人,和日本的交流也很多。

祺祥小平雕母目前已知的就是这五枚。


祺祥当十雕母:5枚。

这枚现为陈光扬先生藏品,早年东北所出,后经上海流到新加坡。最初还有争议,我个人认为是大开门。


现在国博收藏展出,是张絅伯先生旧藏。


同样现在国博收藏展出,是张絅伯先生旧藏。张氏的收藏最后大部分归国博,这个传承是很清晰的。


此拓片中左面的也是张氏旧藏。右面的原是一英国藏家收藏,后来卖给了上海一家银行,实物是否还在,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目前当十雕母,无论照片还是拓片,汇总起来就是这些了。


3
祺祥钱的辨伪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祺祥钱的伪品。

其实祺祥钱乱就乱在假钱这块,不仅现在造假,民国、清末都有,甚至在同治时期就有“戏铸”出现。大家可以想想看,从祺祥这个年号被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祺祥钱会乱糟糟。


假钱部分我就把老假、新假和臆造品放到一起来说了。

首先要说的还是祺祥宝泉当十出头宝,前面说过的就不再重复,这枚应该是同治出头宝的背,所以它最早也是同治时期出现的戏铸,不能当做正式的铸钱来看。

此外还有诸如祺祥宝泉局小平楷书、宝源局当十断田重正字版、宝源小平破宝版,它们都是拿真钱翻铸,从清末到民国都一直在铸。辨识起来需要慎之又慎。

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宝源小平破宝版。最早是陈鸿禧先生对这版提出异议。

这枚制作工艺还是非常漂亮的,但东西肯定是不对的。

还有个问题是这一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真钱,所以也可以推测,在清末或民国时期某人得到了这一版的母钱,翻砂铸造了一系列的假钱。它的特点是正面穿上有一处小细裂,背面满文宝字下部有个小缺口(也见过没有小缺口的,但正面细裂存在)。

还有一类假钱就是祺祥祺祥合背,祺祥同治合背,小平当十都有。它们最早应是同治时期戏铸,后来也有翻砂假钱。


这里重点要介绍一枚天眷堂所藏的祺祥同治合背母钱。

它是各取祺祥、同治母钱一枚,磨去背面,用铆钉拼接在一起,以此作为母钱翻砂铸钱。这枚钱非常有意义,一是它把当时同类钱的铸造工艺清晰地反映出来,再一点也说明了当时钱局也在戏铸一些东西卖出牟利,简单理解就是现在的造币厂做纪念章一个道理。这样的话也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花钱来看,但不要抬得太高,它们的意义并不像正用钱那么大。


这枚祺祥重宝背阿克苏当十也是戏铸,但东西一眼老,应该是取同治阿克苏当十部颁母钱的背合起来翻铸的。

此外新疆局也有假钱,是取祺祥的面,再臆造一个新疆局的背(因为同治时期该局未铸钱),比如我们后来看到的背乌什、喀什等等。


大家仔细研究祺祥钱就会发现,这些假钱是可以形成一个证据链条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美国钱币学会收藏的四枝祺祥钱树。

这四枝钱树大致是在民国初年流入美国。马定祥先生对它们的评价非常高,我想原因大概是马家知道这些钱树的流传。它们最早应该是王希贤的父亲收藏,后来王卖给美国的传教士,后者带回美国。

很久以前我对这几个钱树就产生怀疑,为此还专门和美国的大藏家进行过探讨,他们认为东西没有问题,但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清代钱树近些年我们也见得不少了,形制上没有一个像这四枝。古钱本身是有逻辑在里面的,不可能当时的匠人就知道祺祥钱贵重,铸造方法的形制就做的和别的不一样,对于匠人来说,铸造祺祥和铸造同治是一样的。所以说形制是它们的致命特点。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品钱树的主杆一般细长,分枝有些直接与钱相连,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损耗,是考虑到铸钱成本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钱树主杆很粗,回炉必然造成很多损耗,所以从成本这点来看,这种形状就不可能通过。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疑点是这其中有两个是祺祥宝源小平,是前面讲到的破宝版,大家可以把图放大看看。综上三点就可以断定这些是当时臆造的假钱树。

王希贤的父亲当年绰号“小得张”,在京津一带是做假清钱最好的泉商之一,张絅伯有文章专门记述过,由此也可以推测这四枝钱树应该出自王家手笔。


到此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