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基本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zzj730500 2016-02-26
他对自己的哲学颇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惊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的时候,
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一比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课堂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从没有超出三个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大学讲台 。

叔本华和黑格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哲学流派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他说作家可以分流星,行星和恒星三类,第一类的实相只在转瞬之间,他敬仰而惊呼,看啊,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他们离我们也比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以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不久他们也会必然消失,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是借自他人,而所产生的影响基于同路的行人,。只有第三类是不变的,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时差,不随我们的观点改变而改变,他们属于全宇宙,不相别人那样只属于一个系统,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之后才能照到世人的眼里。他把自己比作坚守太空的恒星,虽然有点自我解潮的味道,但毕竟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一起,也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一生的荣誉。


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很好的阐述了他的观点,开宗明义,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叔本华本体论上反常识的基本命题。叔本华宣称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认识到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把它拉入反省的抽象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么做了,在他那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叔本华哲学的第一步就是要人们学会哲学的思考超越常识,这是理解叔本华哲学的一个前提。叔本华批评了以往哲学考察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从客体出发或者从主体出发的方式,前者的代表是唯物论,后者的代表是唯心论,唯物论的错误是在于从客体事物出发以一种客体事物为说明的最后根据,从而陷入了执法,叔本华认为唯物论在一开始就把主体和认识形式作为认识的前提了,在认识开始的时候却企图取消认识得以成立认识形式和认识主体,是一种无头脑的哲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要超越这种非凡性思维达到反省思维,这也就是后来胡塞尔所说的超越自然的思维态度而要具备哲学的思维态度,以费希特的自我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由于陷入迷雾,自然遭到叔本华的批判,叔本华指责费希特唯一感兴趣是从主体出发,认为他在这个方向上犯的错误也就是以往独断论在相反方向上所犯的错误。从主体出发和从客体出发有着共同的错误,双方都是从一开始先假定他们往后要证明的,也就是已经假定了出发点所不可缺少的对应物。因而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独断论。叔本华要开辟一种不同于以往知识论传统的新的哲学传统。他说:以往哲学的误解在于他们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并按着理由律来探索它,你应该从自身出发来理解自然,而不是从自然出发来理解你自己,这就是我的革命性理论,那么叔本华要提出新的哲学传统是什么了?叔本华的生存哲学直接从人的生命活动,人生的世界生存的体验出发,他把伦理学至于形而上学之上,并把他作为全部哲学的核心,在我的手上和心上有一件工作就是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合二为一了,叔本华关注人的存在的处境,人之生存的苦难和解脱的途径。
叔本华的哲学从根本上扭转西方的哲学方向,使西方哲学从以知识论为传统的哲学转向人生安生立命为目标的哲学,所谓安生立命是指哲学可以给人提供安生立命之地,也就是指哲学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这种为安生立命的哲学倾向就形成的现代西方哲学生存论传统,在叔本华的词典中,用的最多的是意志,虚幻,空虚,死亡等消沉的言辞,在他的认识领域,意志代表了欲望和欲求,人的存在也是痛苦的凝结过程,意志是这个世界的自在之物,表象是意志的客体化,表象的一个表现是个体生命,叔本华还认为就个体生命而言意志是一种盲目的生命冲动,在个体生命身上就是欲望。叔本华在人生画卷上描绘了一副悲观的必然,他的逻辑是:就个体生命而言生命的意志表现为欲望,欲望说明缺乏,缺乏则意味着痛苦,而欲望如果获得满足,则必将引起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中度过的。人的本质便是意志,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就是由它而来的。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源泉,人的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需要就表明了缺乏,个体是经久不息的,欲求是无休无止的,满足是短暂的,缺乏确是经常的。个体的满足永远只是像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又延长他的痛苦,痛苦是对人生处境的描述。那么什么是痛苦了?叔本华说:我们又把意志由于更改于意志及其当前目标之间的障碍所受到的阻抑叫做痛苦,于此相反,意志达到了它的目的叫做满足,安乐,幸福。大众友情无不经常在痛苦之中,没有持久的幸福,既然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所以一天不满足就要痛苦一天,而每一次满足都不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都是虚假的,因为一个满足的愿望立即让位于一个新愿望,前者是一个已经认识到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有认识到的错误。人的幸福和顺遂只是从愿望到满足然后又到愿望的迅速过度,因为缺少满足就是痛苦,缺少新的愿望就是空洞的想象,沉闷和无聊。任何追求挣扎也永远要被看做痛苦,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而且一个人的智力越高认识越明白就越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叔本华下结论说:我们自己先验的深信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经没有正真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的摆动,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也是人生的最后两种成份。
一切生命在本质上也就是痛苦,叔本华就这样和康德分道扬镳了,他要超越康德的不可知主义,去探寻康德的未知超验物体的秘密,现在推动我们去探求的正是不能自满于知道我们有表象,知道表象是如此这般的,是按照那个规律联系着的,知道根据规律就是这些规律的总形式等等,我们正是不能以此自足,我们要知道表象的意义,我们要问这个世界除了是表象之外是否再没有什么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世界就在我们面前略过,

就必然和无实质的梦一样,就和幽灵般的海市蜃楼一样不值得我们一顾了,我们要问除了是表象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唯有意志才能给这个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披露和指出他的本质,他的行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外动力,他的意志的每一真实活动都立即而不可避免也是他身体的动作,如果他不同时发现他的意志活动是依他的身体而表出的,不就不曾正是的要求这一活动。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并不在于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于意志,而在于他的意志论把意志归结为非理性的生命欲望,
在他看来,意志就是生命意志,二者是一回事,只是名词加上同一定语,意志追求的总是生命,而生命只是欲求在表象上的体现,生命的本质便是那不可遏制的盲目的冲动,延续这一论述的是他对悲剧和死亡的论述,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文艺的最高峰,是也表现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和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留的失陷,悲剧暗示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也就是意志和他自己的矛盾斗争,悲剧的正真意义使人深刻的认识到人生的荒诞性及人之生存本身之罪,人的最大罪恶就是他诞生了,人生的悲剧性不仅仅是通过戏剧表现,在现实的层面上我们希望死亡得到救赎,叔本华还从死亡的角度来论证人生的悲剧性,他认为正真的个体生存只是现在,而现在却不断的毫无阻碍的逃入过去,不断的过度到死亡,正像我们走路,只是身体经常的阻拦的未跌倒一样,我们活着也是不断阻拦的未及死亡,只是延期又延期的死亡,死总是站在后台无可避免,并且随时可以走到前台来的,生命本身就像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总是小心翼翼的企图避开他们,可是最终还是要对着死亡驶去,人们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船沉海底的命运,人无时无刻不同死亡做着斗争,可是到了最后还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已经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之中了。人生纵使有千万次挣扎,最终的结局只不过是死亡,这不得不说是人生的最大悲剧。叔本华认为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指使人们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籍,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就是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的解毒剂。
对死亡做形而上学的思考它的目的并不是鼓励人们主动选择死亡例如自杀,而是人勇敢的平静的面对必然会到来的死亡,破处恐惧和逃避,这也是与我和不畏生命意志的否定,叔本华反对自杀,在他看来,自杀虽然否定了生命,但却是对生命意志的强烈肯定,叔本华认为诞生和死亡同等的同属于生命,而且是互为条件保持平衡的。生育和死亡是根本的对应物,双方互相对消,互相抵尝,诞生和死亡都是作为生命的两极而保持平衡的,生命是意志的客体化,是意志在表象世界的现象,在表象世界中才有时间性,每个人只是作为现象才是要要灭亡的,而作为自在之物,人仍然是显现于一切事物中的意志,只有作为自在之物,人才是不为死亡所触及的,在现象上生命在死亡后和其余的外在的世界继续存在合二为一了,叔本华说如果我们站在对于世界本质哲学认识的立场就足以克服死亡的恐惧了。那么解脱了,大多人都必须经过本人的最大痛苦把意志压服了,然后才能出现意志的自我否定,这样我们看到人们在激烈的抗争中经过了苦难继续增长的一切阶段而陷入绝望的边缘才突然转向自己的内心认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他这整个人都变了样,他亦超乎自己和一切痛苦之上,并且好像是这痛苦纯洁化圣化似的,他在不可博得的宁静,极乐和超然物外心愿中甘愿抛弃他曾经追求过的一切而徒然接受死亡,这是在痛苦起着纯化的炉火中突然出现否定生命意志的纹银,也就是出现了解脱,解脱只是一种境界,也就是意志完全取消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就是禁欲和否定生命意志,他的目的都在于破除对生命的执着,也就是从有我走向无我,无我并不是肉体的消失,而是不执着于我,对死亡的思考使我们展开对人生的考察,并由此得到形而上学的安慰。由此使我们看到的就不是无休止的冲动,不是愿望过度到恐惧,从欢愉过度到痛苦,不是永不满足的希望,那构成贪得无厌的人生大梦,而是那高于一切理性心境平和,那古井湖泊的情绪,而是那深深的宁静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愉悦 。
叔本华对人生的悲观主义看法要比中世纪的基督教乐观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至上乐观主义来的诚实和深刻,基督教乐观主义要求信仰者把生命的意义寄托在天国,成上帝是救苦救难的唯一的福音,然而科学的进步导致人们对上帝信仰的崩溃,基督教乐观主义的虚伪性就显现出来。而推崇知识万能的科学至上乐观主义只看到科学进步带来的诸多便利,并没有看到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甚至给人生带来更多的烦恼,其乐观的浅薄性也无法让人信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到了19世纪末,了解叔本华谈意志充当一位悲观主义者已经成为有教养好风度的标志,叔本华所描绘的人的生存的本体论处境在现在人本主义哲学中引起很

大的反响。尼采评论说:
人生即使是一场梦,也要做的有滋有味。萨特说:要在主观性伶俐的世界中让人隐约看到一种面对处境中人的实在而富有责任的伦理学是什么?波特兰.罗素说:在评价叔本华时写到,比悲观论更重要的是意志第一的学说,有许多现在的哲学家,值得注意的是,尼采,伯格森,詹姆斯和杜威向来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主张过意志至上说,而且这学说在专门的哲学家以外圈子也风行开了,于是,随着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知识的地位就下降了若甘级。我认为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所起的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卢梭和康德做了准备,不过是叔本华首先以纯粹的形式宣布的。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这个世界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主体和客体都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只剩下悬在一切美德和圣神后面的无,叔本华的最后结论是我们确实坦率的承认,在彻底的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 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经倒戈的而否定了自己的人们,我们如此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