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江绪林自杀谈抑郁症及自救ABC

 neo331 2016-02-26
(作者:静怡)
40岁的华东师大政治系讲师江绪林几天前在办公室自杀身亡。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曾经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此事引发了我的关注。

江绪林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搜集了相关信息之后,我发现,这位北大才子、博士生、大学教师,包括他周围的朋友,对于抑郁症都缺乏起码的常识。如果他们能对抑郁症有一点了解,我想江绪林不至于走上绝路。

江绪林的死,反应出大多数人对于抑郁症的无知。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普遍情况和悲哀。

由于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连高级知识分子对抑郁症都缺乏基本常识,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作为一个抑郁症的亲历者,我非常了解,当一个人得了抑郁症之后,最绝望的地方就是:你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可是周围无人理解你的痛苦。你常常觉得别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你越感觉到自己不正常,就越孤立和封闭自己,越觉得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自己的生命无价值、无意义。

正是抑郁症患者的这种缺乏常识又自我封闭的状态,使得他完全无意识去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

抑郁症的自我评估
从江绪林2015年9月24日发表的微博,就能够看出他已经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了:

“这些天很抑郁,身边触及到的人无可责怪,但自己的世界却开始坍塌,经验地和形而上学地,仿佛到了穷途末路,而惟独死亡却似乎散射出耀眼的光芒——有时想,去死或许是卑微的我所能做出最高贵的行为。开始读点论文,要压缩读文学的时间,然而我却也深信,文学是苏醒、修复和柔和我灵魂的唯一之途。”

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5个月的精神折磨足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存欲望。

其实,只需要了解一点抑郁症的基本常识,他完全可以选择更光明的道路。

下面是抑郁症自我评估的实用方法,适合于每个普通人:
1.你是否感到疲倦、精力不济?
2.你是否有反复出现的死亡或自杀意念?
3.你是否失去了胃口或开始暴饮暴食,体重是否急速下降或上升?
4.你是否感到自己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和人际交往,或者性需求明显减弱?
5.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思考或集中注意力?
6.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易怒、过分活跃或特别不爱动?
7.你是否入睡困难?是否睡眠不好?
8.你是否有无助感、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负罪感?
当你出现上述8条症状中的至少5条并持续两周以上时,很可能你得了抑郁症。
(资料来源:《萨提亚系统转化疗法治疗抑郁症》作者:约翰·贝曼博士)

其实江绪林也多少意识到自己的情况不正常了。他在2015年10月26日的微博里写道:“一定是生病了,想读文学书、想去听音乐会、想去旅游,想去买衣服,甚至想死....唯一不想甚至不能做的是思考:坐在椅子上,头脑一片空白——长时间地。觉得我完了。”很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此时已经需要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了。他一直在努力试图进行自我调整,但是收效甚微。11月5日,他写道:“我快要挺不下去了。”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在刚开始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最好是求助于专业心理人士,及时进行内在的调整。到了像江绪林在微博里描述的情形,即开始出现“死亡却似乎散射出耀眼的光芒”念头时,通常已经是中度或重度抑郁了。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症状,要立刻在心里敲响警钟。我们需要更多地花时间留意和陪伴他,多跟他聊天,关心他,了解他的内在状态。其实这时候他特别需要有人能听到他的痛苦,他都不需要你懂得,能够有人分享就已经是莫大的支持和安慰了。你的悉心陪伴也许就能成为他远离死亡黑暗的最后一点微光。告诉你的亲友:“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因为我非常在乎你,爱你。当你感觉到孤独和痛苦的时候,如果愿意的话,我希望你可以找我聊聊。我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千万不要担心打扰我或者给我添麻烦。”在他愿意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及时鼓励他向专业心理人士求助。告诉他:“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现在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只是症状。如果能从心理上找到根源,你的这些痛苦就会消失。”

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曾向我求助,希望我能帮帮他们的亲人。然而很遗憾的是,有时已经太迟了。心理上的专业帮助,前提是患者必须自愿寻求帮助。然而,当抑郁症患者进入重度阶段时,通常已经高度自我封闭且绝望,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寻求任何帮助,此时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抑郁症的自救
但是,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
以下是我写给抑郁症患者的文字。

我从自己的康复经验中总结出了抑郁症自救ABC:
Accepting: 接受自己正在经历抑郁症,停止反抗和挣扎。
Believing: 相信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你的现状只是暂时的。相信抑郁症是老天给你的一份珍贵礼物。
Caring: 学习更好地关爱自己。从内到外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

A
ccepting 接受

接受自己正在经历抑郁症,停止反抗和挣扎。

身陷抑郁症的人会有一种类似于不会游泳的人突然掉进河里的体验。你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奇怪而又陌生的世界,你就快要溺水而亡,你的身体经验到前所未有的痛苦感觉。最糟糕的是:你发现周围没有人可以理解你并且帮助你!

本能地,你会拼命挣扎,想要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但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各种尝试都徒劳无用。这时,你被巨大的恐惧和绝望淹没了。

就像江绪林去年11月5日在微博里写的:“其实最近是有些缓慢的进步的:对文学的爱;看了好几版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文献阅读也围绕到一个问题上了。但这一切远远赶不上沉落的速度:信仰的冰凉;神经质的紧张、沮丧和恐惧;全然封闭……”

回忆起来,我开始频繁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是在我非常抗拒自己的现状,并相信自己永远也不会再好起来之后。如果一个人不接受自己的现状,又无力改变现状,到了一个极端时,自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解决方案。自杀是我停止当下的痛苦最好的方式--在当时,这似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江绪林在他临死前的微博中写道:“意兴索然,并非想归去,只是觉得应该走:既不高尚、亦不伟大深邃剔透,只是平庸地苟且着。我的那一份生命之火凋零熄灭了:没有眷恋、没有爱、没有梦想、没有希望。真是不解,我怎么就会到这一步:上主呢?形而上学呢?女孩呢?知识呢?我一无所有,除了无言的、肉体的恐惧。”

当我康复之后,回过头去看那时的痛苦。我突然发现,大脑变迟钝、失眠、难以胜任曾经擅长的工作、对一切失去兴趣......等等,这些痛苦真的有那么大吗?在当时,它们确实好像大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其实这些症状本身的痛苦,并不比牙疼来得更重。

那么,那些令人生不如死的痛苦,那样的真切,是从哪里来的?当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时,我突然有了答案。这句话是:“失眠本身并不会致命,对失眠的担忧才会致命。”

那本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人在战争中头部中弹,弹片导致他从此无法入眠。他接受了这个现实,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最后成为著名的律师,并快乐地活到80多岁。

“失眠本身并不会致命,对失眠的担忧才会致命。”这句话包含着至关重要的真相:如果我接受正在失眠这个现实,就带着这个症状生活,我其实是死不了的,也许还会活得很好。失眠之所以让我抓狂,是因为我抗拒失眠,觉得自己不正常,觉得这样下去我的身体会垮掉,我的精神会崩溃,我可能会变成疯子......我对未来的恐惧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这些,才是让我更加痛苦的原因。

电视节目《荒野求生》里的野外生存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掉到一条湍急的河流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挣扎,顺流而下,河水会带你去到岸边。而如果你拼命挣扎,你只会死得更快!

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抑郁症患者。如果我们停止挣扎,接受自己正在经历抑郁症,接受自己正在经历的所有症状,生命的河流把我们带回到岸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真的就是这样治愈失眠的。刚刚开始彻底失眠时,我度日如年,非常抓狂,看到床都极度恐惧,躺在床上听着闹钟嘀嗒,看着房间从暗到明,这种日复一日的煎熬让人绝望。我后来意识到,这些痛苦并不是全部来源于失眠本身,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我对失眠的担忧和恐惧--我担心自己睡不着,或者说,来自于我对失眠的抗拒和不接纳。

当我看到“失眠本身并不会致命,对失眠的担忧才会致命。”这句话时,我决定试着去接受失眠这个现实,不再挣扎,不再努力试图睡着。然后,我的智慧带领我找到了一种替代睡眠的方法:深呼吸。我把注意力放到丹田,开始数自己的呼吸。

刚开始这并不容易。我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胡思乱想,我还没数到5就走神了。当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以后,又从1开始数--反正我有整夜的时间。这样度过了一整夜后,我发现自己的精力有所增加。当我继续这个数呼吸的练习一周以后,我居然开始入睡了!虽然只睡着了几分钟,但这是不依靠安眠药的自主睡眠!这是有用的!我继续这个练习,自主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一个月之后,我彻底摆脱了失眠!

类似的,对于自杀的念头也可以这样处理。你只需要接纳这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停止挣扎,你的痛苦和绝望就会减少。当自杀的念头出现时,你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看到这个念头出现,告诉自己:“我观察到自己现在有自杀的念头。”然后呢?然后你开始数呼吸,直到自杀的念头离开你。你可以有自杀的念头,很多人在沮丧时都有过这种念头,你要做的就是--允许它出现,但是别听它的,让自己活着--这就够了。一旦你抗拒这个自杀的念头,担心自己大脑是不是坏掉了?会不会变成神经病?害怕自己死了父母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这个念头和它带来的痛苦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你的野马又脱缰了)。你越是抗拒,痛苦就越是持续。


B
elieving 相信

相信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你的现状只是暂时的。
相信抑郁症是老天给你的一份珍贵礼物。

第一个信念:相信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你的现状只是暂时的。
抑郁症最大的痛苦来自于,我们相信这种痛苦的情况会永远持续,并且越来越糟,我们会变成毫无价值、拖累家人的废人。我看到网上很多人把抑郁症称为“心理癌症”,这种绝望的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

其实,抑郁症是最有可能被治愈的疾病之一。如果你希望被治愈,你首先需要丢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永远不会好起来了。”在这个特殊阶段,你要像躲避瘟神一样远离网上那些讨论“心理癌症”和自杀经验的绝望人群,去跟能够带给你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位资深的专业心理人士寻求帮助,你康复的历程就会大大加速。

但如果你相信这是绝症,你只会在沼泽里越陷越深。

无论你得病多久,无论你现在有多痛苦,如果你想要治愈抑郁症,你都需要去做一个转化信念的练习,帮助你相信自己可以被治愈。

是的,这是需要练习的。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信念,当我们发现这个信念不合适,我们都可以尝试去改变它。信念其实是我们选择的,我们既然可以选择相信自己好不了,我们也可以选择相信自己能好。只不过在我们真正相信一个新的信念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重复这个信念足够长的时间--我们要主动给自己洗脑!

转化信念的练习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每天对自己说一百遍:“我现在的痛苦只是暂时的,我一定会好起来的!”当然,说的次数越多越好!即便刚开始你根本不相信这句话,你也要持续做这个练习。如果你能邀请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加入,效果会更好。让他们每天在你低落时告诉你:“你现在的痛苦只是暂时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句话具有神奇的魔力!你至少需要重复这个练习21天,它才有可能进入你的潜意识里。

有人对服用安慰剂产生疗效的病人研究后发现,安慰剂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病人相信这种“药物”会有效。所以,信念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也听说过这样的案例:一个人被误诊为癌症晚期,几个月后真的死了,然后才发现肿瘤是良性的。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必死无疑,他的身体真的会帮他去死。我们的身体总是听从于我们的信念,如果这个信念足够强大。有位细胞生物学家长期研究发现,信念的力量甚至能改变基因!所以,不要相信你的抑郁症是所谓“遗传基因”、命中注定的说法。不要让任何东西阻碍你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信念。

如果你固执地选择相信自己好不了,也不愿意去做转化信念的练习,那么佛陀转世恐怕也救不了你!在你自杀之前,也许你可以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我选择坚信自己的抑郁症好不了,这到底有什么好处?”

任何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心理动机。如果你扪心自问,对自己足够诚实,也许你会找到这样的答案:“我选择相信自己的抑郁症好不了,这样我就不必为我一塌糊涂的现状负责了,也不必为我的快乐负责了。”这个答案也许会让你吃惊,然而在很多人那里,这就是事实。

这样说显得有些残酷无情。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治愈,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快乐负起全部责任。天助自助者,如果你都不采取行动帮助自己,没有人能够帮到你。

第二个信念:相信抑郁症是老天给你的一份珍贵礼物。
天哪!别开玩笑了!当我们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但那些走出抑郁的人都会发现:抑郁症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这绝不是唱高调。在得抑郁症之前,我的目光一直是向外看的。我关注最新的流行趋势;我关注谁混得比我好、谁混得不如我;我关注别人对我的评价,哪怕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对我的评价都会让我心情起伏。我每天活得像个陀螺,不停地用鞭子猛抽自己,不允许自己停下来。

直到我得了抑郁症,我才第一次有机会向内看。我发现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事实上,连喜欢都谈不上,所以我很努力地想让别人喜欢我。

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装,我活得不真实,而且活得好累。我面对最亲近的人都好像戴着面具,因为我要隐藏那个不够好的自己。我封闭自己,不知道怎样向别人敞开心扉。我从来没有真正地信任过别人。

我一直在无意识地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觉得自己好可怜:我生在一个父母关系冲突的家庭;我找了一个脾气暴躁的丈夫;我总是遇到不能赏识我的领导,我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

这一切,都是在我得抑郁症之后发现的。如果没得抑郁症,我猜自己很可能会死于癌症,因为我心里有太多的怨恨。我的临终遗言很可能会是这样的:“人这一辈子真没意思!”

我发自心底地感谢抑郁症,它让我有机会向内看,去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让我有机会过不一样的人生。它真的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礼物!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抑郁症,我想要恭喜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抑郁症,这是老天给你的恩赐。就像这个故事里说的:

弟子:人生中为何要有黑暗的日子?
上师:假如你有一件稀世珍宝,人人都想要得到它,你会把它放在哪里?
弟子:……在湖底挖个洞,藏在那里。
上师:你藏宝的地方是黑暗的还是明亮的?
弟子:黑暗的。
上师:人生也是如此。你的稀世珍宝就藏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如果你不愿去穿越那些黑暗,你也就错过了那些宝藏。

C
aring 关爱

学习更好地关爱自己。从内到外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

抑郁症的最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于四个字:不爱自己。

在抑郁症患者的字典中,压根没有“爱自己”这三个字。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拼命讨好别人,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爱,来填补内在那个缺爱的巨大空洞。

事实上,那是一个无底洞。对爱的渴望是如此的深,如此的大,以至于即便别人给了,也永远是杯水车薪,永远不足够。我们总是陷在“没人爱我”的痛苦和孤独之中,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最不幸的人。“快乐都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即便身处热闹的人群中,我们也感觉到隔离,无法融入和享受那份热闹和快乐。

原因通常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认定“我不值得被爱”,二是关闭了接收爱的通道。

先说说“我不值得被爱”。这是一个深植于潜意识的信念,非常要命!它跟我们早年被拒绝、被忽视或被抛弃的经历有关。

以我为例,在我两岁的时候,我被父母送到农村外婆家呆了一年多。对于一个婴幼儿来讲,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是建立安全感和爱的能力的基础。在这一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孩子的全世界。当孩子被莫名其妙地与父母分开,送到一个陌生人那里时,对于孩子来说,就跟世界末日到了一样。孩子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为何会发生,他们通常会在潜意识里解释为:“我不值得被爱,所以父母把我抛弃了。”

这对于婴幼儿是个巨大的心理创伤。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孩子用这一生不惜一切代价地要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我会用生病来换取父母的陪伴--当然,我并非有意要生病,但我的潜意识会帮我生病。我从两岁起就开始多病,到上小学时,发展到每学期住一次医院的程度。病因不明,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烧好几周。

那些因为失恋或离婚痛苦到自残甚至自杀的人,如果你看看他们的童年,通常都有类似的“被抛弃”经历。那些深入骨髓的绝望和无助的痛苦,根源通常都在婴幼儿时期。

看看江绪林的童年:五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十二岁时又失去了父亲,靠姐姐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

一个人在幼年两次遭遇至爱亲人的丧失,对他来说就好像被父母两次抛弃在这世界一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已经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我猜这些创伤从来都没有被真正地清理过。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一个人在0-12岁经历的创伤性事件,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深入骨髓的痛楚。就像江绪林写的:“世界是废墟,世界是我的世界,我是亡灵。”“我的心灵却是为虚无和黑暗所笼罩,没办法了。”这些文字传递出的巨大的绝望和无力感,我相信由来已久,是他在童年父母相继离世时就曾经历过且留在身体记忆里的,只不过在人到中年之时被再度唤醒而已。

江绪林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我不知何为爱的拥抱(已无法体察)。”他已经无法体验到爱和被爱,是一个严重缺爱的人。早年父母双亡,姐姐忙于生计,使得他无法体验到被爱。而一个人如果在早年体验不到来自父母足够的爱,他很难学会爱自己。成为大学讲师之后,虽然周围的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他有才,欣赏他,他却从来不认为自己足够好,主动放弃了很多机会。这也导致他事业上的不顺。

家庭治疗先驱、萨提亚模式的创始人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曾说过:“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事件对我们的影响。”虽然江绪林父母早亡的事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江绪林其实是有机会去探索并且改变这个事件对自己的负面影响的。抑郁症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抑郁症实际上是一个信差,是来告诉他那些负面影响都还在。如果他能够真正听到抑郁症传递出的信息,便有机会去深入清理过往的创伤,并学习真正无条件地爱上自己。很可惜,他没有听到。

“爱自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功课之一。然而这个观念本身,在我们的文化中,是缺失的。

萨提亚认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从根本上反应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不和谐,其实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不和谐。

萨提亚提出:“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peace within, peace between, peace among)”,是要告诉我们:内在和谐是根本,只有内在和谐了,才会有人际和睦与世界和平。

当我们真正无条件地爱上自己时,我们便能实现内在和谐,并在外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

无比遗憾的是,江绪林显然把这个顺序弄反了。所以,他越努力,越失望,最后终至绝望。


江绪林的遗书
    

写到这里,想起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那个著名的无名氏墓志铭:
(译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愿逝者安息......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幸福部落公众号xfbl2015。作者:静怡  心理咨询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