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三)

 憨痴呆 2016-02-26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盛泽“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江南民居的典范,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屋顶,加上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远远望去,一座座枕河民居,一排排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古代没有门牌号码,大户人家往往取一个堂名作为标志,以示与其他家族的区别。社会交往中经常需要使用堂名,比如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交往、信件物品的寄送投递,有了堂名就方便多了。还有造屋、建楼、修坟、划界等等,那时都需要将堂名刻在石碑上。堂名是一个家族的番号,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传统的儒学图腾,历史上那些富家大户,无一例外都有自家的堂名。顺便提提:游客凡到一处尚未有门牌编号的地方,就可能是采风探幽之佳地。图为盛泽《恒德堂汪墙界》。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厅堂屋顶上的燕子窝。楼板质量也不错。图片左下角,有木雕花。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宅院的高墙大门,可见天井内老人在种花草。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黑瓦、白墙、砖石木构,干栏式建筑。隔扇以木构为主,花窗有木构,也有砖瓦、砖雕结构等等。破旧不堪的旧居,如何保护?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建筑装饰丰富,材料以木、砖、石为主。有花窗、隔扇、雕梁及砖雕等。门楼以砖雕为主。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临水居民宅院式房屋居多,宅院的高墙大门有门楼,后有天井、楼房,宅院一般有两组、三组不等,内有厅堂、厢房、穿堂、天井、后院等。现在居民有许多打工者,72家房客。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若建筑是楼房,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门楼风格丰富多彩。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居民生活相当富裕,盛泽民居里老房子的保留状况是个难题。破旧危房用围墙围住,拆迁可惜,不拆又如何呢?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盛泽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今日盛泽新城一景。现代人很现实,旧建筑可以观赏,新建筑才能居住。看看周庄等古镇,除了旅游商业化,镇内还有多少当地人居住?一个地方换了居民,还能是原来那个地方吗?至少文化与风俗变样了。

谢谢欣赏。

“七十二条半”弄堂的建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