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雲泉 2016-02-26

一直关注艺术、喜爱艺术的你

一定见过这幅画▼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这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

《神奈川冲浪里》

画中描绘了海上的惊涛骇浪掀卷着渔船

而远处就是富士山

这幅画作为葛饰北斋系列画作“富岳三十六景”中一员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喜爱

使得它不断出现在各类设计和日常生活中▼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对这幅作品再熟悉不过的你可能不知道

早于葛饰北斋600多年

在咱们中国也有一位画家

他笔下的水与浪也极具艺术价值

他就是画出《十二水图》的宋代画家马远▼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马远(约1140-1225),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看过文章开头日本人笔下的浪花朵朵

我们再来看看马远笔下的▼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云舒浪卷

这幅在构图上与《神奈川冲浪里》有些相似

马远用凝涩的笔触重点描绘一个浪头

汹涌的浪尖仿佛小妖的手爪

天空中有几抹淡云仿佛与水相接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黄河逆流

自古黄河就好比中华大地的一头猛兽

一旦泛滥,便是歇斯底里

此图中的黄河张牙舞爪

最上一浪几乎顶图

有一种吞没天地的气势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层波叠浪

激荡澎湃,宛有蛟龙

但浪条那颤抖的笔触又让你不禁感受到

水——这种形态最原始的温柔

一股股细浪

像不像姑娘随风吹起的乌发?

欣赏完了马远笔下水的嬉闹与狂怒

再来看水在他笔下的温柔与羞涩▼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长江万顷

不同于黄河的狰狞

长江的形态是如此端庄宜人

一个个耸立的浪尖好比江南多产的良田

一网下去,定能收获满满的鱼虾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洞庭风细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秋水迴波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细浪漂漂

细腻如发丝的波浪

是在被最温柔的风吹佛

近大远小,以至水天一色

令人顿觉凌波而立,开阔清新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寒塘清浅

寥寥数笔,看似波澜不惊

但几轮漩涡又透着一丝凶险

临塘而立

是否有寒气逼来,令你发一记冷战?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云生沧海

留白,即是如仙气蒸腾的云

中国画的绝妙之处立现

此画中的波纹十分特别

线条拐角处大幅度的迂回体现着海的气势

仿佛再多来一阵风

浪花就要爆开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晓日烘山

天边一轮将升的红日

唤醒了沉睡的水面

雾气蒸腾中

波纹将兴未兴

好比一位赖床的少女,轻柔着睡眼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湖光潋滟

虽不见太阳,却使观者感觉阳光明媚

使用畅快的笔法描绘的浪花

有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俏皮

整幅画似乎再现了苏轼笔下

“湖光潋滟晴方好”的西湖美景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这一幅因残损而失了题名

《水图》十二幅原为册页,后合裱为一卷

每幅的图名由南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

这最后一幅的图名就由各位自行发挥吧!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与日本浮世绘的艺术风格不同

马远笔下的水传达着宋代的极简美学

一浪扑来,宛有水汽袭面

初看之下,即可领略禅意

不过,爱书画并非是想让中日的这两幅画作比较

只是面对《神奈川冲浪里》在国内的流行

为相似题材却鲜有人知的中国山水吆喝一嗓子

提醒大家不要将如此珍贵的艺术珍宝遗落

而各位设计大牛也可以试试身手

把《水图》印制在T恤衫上

也不一定比《神奈川冲浪里》差哦~

中国的「神奈川冲浪里」

书画3分钟系列

将持续推送

敬请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