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安全管理员回顾2015年的责任和任务,废话不说,向他致敬。

 Ljlablkx 2016-02-26


作者:七友  峰萍浪静
职业:安全管理员


2015年,运行*部的安全工作从年初的狠反“低标准”,狠抓“习惯性违章”开始,深化安全管理,到五套装置的大检修以及通过体系三证联审。通过运行*部全体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以下从几个方面对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下回顾:

 一、完成我部安全目标责任状任务;


  2015年通过我们运行*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安全目标责任状所规定的内容。

  二、狠反“低标准”,杜绝“习惯性违章”,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保障装置平稳生产。


  根据年初*总在《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要求,我部从1月分开始,我部组织了各班组和管理人员对我们身边“习惯性违章”进行了辨识。通过自我发言、班组座谈、班组讨论、集体汇总等形式,辨识出班组成员在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如:在开小功率泵时,不灌泵、不盘车就开泵; ARDS装置3-CP-01排液时就地排放;5-CP-01开机时直接全负荷等等一些有悖于安全生产的习惯性违章。同时也对管理人员在管理和指挥生产时违章指挥,包括装置管理上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建议,如:由于灯光不好,在V102切液时,为了分辨是油还是水,必须低头观察,容易中毒。 ARDS装置P-03压控返回线手阀操作无规程方案等等。一共辨识出来的各类“习惯性违章”共计230多条,我们对这些“习惯性违章”情况分类汇总,涉及的管理人员管理方面的78条,发给管理人员要求对照整改。涉及到班组操作的120条,下发给班组,要求各班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改正我们在操作上的一些习惯性违章。还有一些通病问题大约有40多条,我们逐项进行了落实。通过辨识使得员工对我们身边的“习惯性违章”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麻痹思想。


  同时我们根据公司的要求,多次组织班组和管理人员对公司的《两个细则》进行学习,将学习材料发放到班组。对5个班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目前进行了两次考试,同时我部根据《两个细则》的要求,对照检查,使《两个细则》在我部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三、消除装置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隐患是事故的苗头、隐患是事故的根源。我部集中了我公司的临氢高压设备,其中大多为利旧的二手设备,随着设备服役期的增加,目前个别设备的性能下降,有的发生了泄漏,有的发生了超温,象这样的情况我部大约有六个:

① 制氢集合管表面超温 

② E-5001CD管箱法兰泄漏、

③ 煤柴油装置反应器R-101表面超温

④VGO加热炉 F-5001炉壁超温、

⑤ 制氢装置D-212热电偶裂纹、

⑥ARDS装置换热器2-E-03管箱法兰泄漏等公司级隐患。


  首先对我部这些隐患部位进行分析和梳理,按照危险程度进行排序。如制氢集合管表面超温;从1~6月份监控数据显示,表面超温部位的温度在154~192℃之间波动,虽然温度不是很高。但由于集合管的工艺条件苛刻,内外温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夏季,表面超温的现象会日趋恶化,也增加了监控的难度,且有可能演变成恶性事故,象这样的情况,我们将其列为我部的安全隐患。按照装置隐患进行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出台了《集合管超温隐患管理规定》、巡检监控记录、建立《集合管超温隐患部位泄漏应急预案》,通过定期评审和预案演练多等多种手段,确保这些隐患处于受控状态。


  还有一些安全隐患,经过长时间的监控,我们认为无论从监控数据分析、外观检查及工作原理,其缺陷相对稳定,没有发展的迹象,如制氢装置中变气分液罐D-212热电偶套管裂纹隐患,通过连续观察,感觉裂纹有微量的扩展,但速率非常低,监控观察很直观。象这样的隐患我们通过评审,并上报了机动部和安运部不再作为公司级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管理。


  第二步是选择时机,消除隐患;在今年的大检修中我们对我部的所有隐患进行了整改,消灭了4个公司级隐患。还有两个公司级隐患,“制氢A/B列集合管超温” “煤柴油反应器超温”我们将对这些隐患都会陆续选择时机进行处理。为我们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加强用火管理,降低用火风险


  频繁用火是事故发生的隐患,年初*总就如何降低装置用火,做了明确的指示。我们回来后,做了如下的安排,减少用火量,降低了用火风险。


  1、把动火项目分解,控制用火量


  就是能不在现场动火的项目尽量不要在现场动火,能在预制场地预制的尽量在预制场地预制,多个焊点的管件,都在预制场地完成大部分焊接工作量后,再回来安装,能用卡具堵漏的尽量用卡具,并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动火日动火,从而减少了动火量,我部的一级火票167张(不包括大检修用火),比2014年同期减少60%。大大的降低了动火的风险。


  2、眼睛盯住现场、功夫下在现场,


  用火过程的现场监护,是我们用火管理的第二步。做到用火全过程管理。在用火前对施工作业方案、用火作业环境、防护措施、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用火中,对用火器具、现场摆放、监火人员的在岗情况进行抽查,用火后对施工情况和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要求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做好防冻防凝用火的监控


  冬季防冻防凝用火是是全年用火的多季节,2014年的冬季用火占全年用火量的50%还多,今年为了避免冬季风大用火的危险性,我们在大检修前就开始投用伴热系统查找漏点,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大检修又处理了一部分,从而减少冬季用火量,保障了冬季用火安全,预计今冬的伴热用火量将会少于去年。 

五、继续做好事件的“四不放过”工作。


  我们在去年开展事件“四不放过”的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更是加大了“四不放过”工作的力度。同时对未遂事件也参照事故管理的“四不放过”认真进行调查与处理,我部全年年发生公司级事故0起,各类事件一共有18起,对每一起事故和事件都要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召开事故分析会多次,处罚各级人员18人次,组织事故学习16次,参加学习的员工260人次。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使全体员工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开展应急事故演练和评审,


  今年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和演练工作。我部修订与完善应急救援预案12个,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应急事故预案的演练工作,利用现场挂牌,结合公司的BBS,也在室内做模拟演练。共进行了各种演练32次,通过预案演练使员工了解了事件的发现、事故报告过程、应急操作、操作人员分工、人员疏散等具体内容。也使员工对消防、气防、急救等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七、做实安全工作,确保装置检修换剂的顺利完成;


  从2015年10月4日开始五套装置陆续停工,至10月25日开工生产,20天的时间中,我部经历了五套装置停工,ARDS和制氢装置换剂,五套装置大检修和四套装置开工等过程,安全进行了全程的监督。做了如下的工作。


  1、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为了确保大检修、换剂的安全顺利进行,我部提前动手,在8月末开始我们从人员培训、物资准备、动火和进容器项目罗列,检修现场情况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准备期间我部共封堵地漏112个,地井96个,对员工进行停检的安全培训6次,共计132人次,监护人员的培训22人,共41人次,发放各种资料25份,准备石棉布25捆,塑料布5捆,消防胶带50条,消油剂20桶,锯末子150袋,保障停检的物资准备,


  另一个准备就是对本次停检的动火和进容器项目都罗列出来,提前交给班组,班组在停工吹扫时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在蒸塔蒸罐时提前预约了化验分析,提前对这些设备和管线经过吹扫置换隔离,加堵了盲板进行了充分的置换、化验分析合格。部分临氢、含H2S设备容器进行了二次、三次分析,以确保作业安全,保障了顺利交检。为检修用火和进容器作业安全奠定了基础。


  2、提前预约、项目上墙


  在大检修安全作业的管理方面,实行安全作业提前预约制度,要求各施工队伍将第二天的用火和进容器项目提前填写好预约单,注明用火部位、作业面积,作业时间,进容器的人数,前一天的下午4点前上报到安全工程师处,每天晚上我们对这些安全作业项目进行评价,具体安排第二天的监火人、监护人,开好火票,落实安全措施,安排三级确认。为第二天的安全作业创造条件。通过这样的管理,提前处理了大量的火票,倒出了第二天时间,可以到现场监督,使得整个检修过程忙而不乱,确保作业的安全。


  对上报的安全作业项目和计划的安全作业项目全部列表上墙,做到明示管理,对现场的用火项目做到心中有数,也使每个监护人员了解每天的作业进程,知道哪些干了,哪些没干、哪些是正在干的, 哪些是需要加班干的。通过这样的管理规范了我们的安全作业项目,使安全作业有条不紊,本次检修一共进行了用火作业187项,进容器作业65处。全部处于受控状态。这是我们本次检修安全管理的一个特色。通过这次检修我们会把这种管理方式应用到以后的检修中。


  为保证进容器作业安全,我们车间除了按有关规定进行吹扫置换隔离、化验分析等工作外,将进入ARDS这种的氮气和蒸汽全部停掉。同时严格按照安监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进塔、容器内作业三级确认》,进容器作业时跟踪分析。车间除向施工单位发放防毒面具和H2S检测仪之外,另排一名有经验的员工和车间专业组人员一道全面负责现场监护工作。这样,在检修期间确保了进容器作业安全,特别是有15张作业票是装卸剂的严重缺氧环境中的作业票,未出一起意外事故。


  3、特殊部位进行特殊管理:


  本次检修另一个特点是装置的部分交检,象K\D装置、重整装置、VGO装置以及氢气瓶站,我部在这次检修中部别对待,将上述部域火票升为一级火票管理。车间根据情况制定特别方案实施隔离措施,严格执行系统保压、监护工作,确保上述部域的安全。


  4、本次检修我部共开出火票17本,进容器作业票4本,车辆进装置票3本。发生一级用火154次,其中技改技措项目用火46次。发生二级用火 276次,其中用火量比较多的是ARDS装置 151 次,占生产部二级用火总数的55.8 %,其中在预制场地用火 81次,占生产部二级用火总数的29.3 %。安全票证的签发率100%,未发生一起事故,保障了本次检修的安全。

 八、对《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做好班组安全活动工作。

  利用每周二下午的安全学习时间组织管理人员和班组,结合《新安全生产法》和股份公司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学习,全年学习了各类法律法规15项。为确保深入开展法规的学习,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认真对过去的典型事故进行回顾和讨论,特别是结合三起重大事故教训的学习讨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增强安全和法制观念。事故的讨论联系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安全活动。如查找一项隐患、纠正一起违章、提出一条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剖析一起冬季异常情况、当一天安全员、搞一次技能比赛或应急预案演习、组织一次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法律知识的考试等。通过活动客观地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员工对安全法规的学习与掌握。起到了学用结合的效果。  

九、加强巡检质量管理,及时发现生产隐患。

  2015年在我们运行*部有多处险情被我们的员工及时发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程**、高**发现V113玻璃板焊口泄漏,王**发现VGO压缩机C5001AB分液罐玻璃板垫片泄漏,黄**发现V118玻璃板焊口泄漏,ARDS装置刘**发现压缩机CP02D缓冲罐液位计焊口泄漏。栾**发现3CP01联轴节磨损冒烟,刘**发现制氢PI2849B根部焊口泄漏。阎**发现3-CP-01B二级冷却器焊缝裂纹,五班发现V14液位计引出线裂纹。郭*发现制氢A 列集合管超温,最高点近600℃。还有重整装置周**发现液态烃泵P203密封泄漏事件,这台泵的密封后来多次泄漏,都被我们的员工及时发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象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一方面说明我部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不能有半点的马虎,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大部分员工在巡检过程中工作责任心在加强,正是有了这样的有责任心的员工,我部的安全工作才能得到保证。

  十、存在的问题

    1、发生事件次数较多


  2015年总的来说,五套装置的运行情况是不错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除了无公司级事故外,也出现了不少的未遂事件(见2015年运行*部事件统计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要举一反三,防止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2、危险源辨识不足


  虽然我部今年通过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外审,但危险源辨识还是不够,我们五套装置都是临氢高温高压,有无数的设备和管线,我们有150多名员工,每天在这个部域工作。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可以说无计其数。我们现在才辨识出219个,是太少了。没有辨识出自己身边的危险,就不能积极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3、个别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不够。


  从事件统计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事件都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心不够造成的,如串油事件、P101事件都可以看出我们工作的责任心是不够的。只要多一点用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很多事情就可以避免,我们的装置、我们的人员就可以安全多一点。


  4、事故应急预案编写与演练


  事故应急预案编写与演练工作本年度做的不够,根据公司今年的要求的演练时间,每旬一次可行的,正好和“五班三倒一培训”的时间吻合,可以在五天中拿出一天来搞演练。但要演习内容过多就走样了。一个班组在五天培训中要演习几项内容,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明年像模像样的写出几个预案,认认真真的进行演练,然后再加以修改完善,积少成多。我想效果会好一些。


  纵观我部今年的安全工作,我们全面完成了我部安全责任状规定的任务、取得了大检修换剂的安全顺利完成。这些成绩取得是和公司领导的关怀和领导,通过我部员工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安全工作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在2016年一如既往的做好我们的安全工作,为实现我部2016年安全工作目标、保证我部五套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做出我们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