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捺画 捺画,是从左上方往右下方书写的斜势笔画。草书捺画的形体特征与隶书、楷书的捺画体貌不同,它以长点形态出现。 

捺画的长度,可长可短,根据结字需要确定。书写时,就势顺锋直入,边行笔边下按,使笔画逐渐变粗;末端可提笔出锋、也可回锋收笔。 各种捺画书写方法如下:




6.方折画 方折画,是指笔画内侧带有夹角的转折笔画。方折画有:横折、竖折、横折撇、撇折横和连续转折等形式。书写时,就势起笔,侧锋行笔,转折处有轻微提、按动作;笔画末端可露锋,可藏锋,也可与下一笔画相互衔接。

各种方折画书写方法如下: (1)横折 是指由横画转向竖画的转折笔画。书写时,转折处要放缓行笔速度,就势侧锋转折,然后转偏锋下行,末端入中锋提笔完成。



(2)横折撇 是由横画转向撇画的转折笔画。书写时,在转折处有驻笔、提、按三个连贯动作,要在瞬间完成;然后,向斜下方运行至终端出锋或回锋收笔完成。





(4)连折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折画连笔书写而成的连续转折笔画。 


7.圆转 圆转,是指呈不规则的圆形或半圆形,内侧无夹角的圆转笔画。在草书中,它是最重要、应用最多、变化最丰富、最能表现美感的笔画。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由圆转产生的“圈眼”不可太圆,要有变化。用笔要随意,尤其在圆转时,不要刻意去追求中锋、偏锋、侧锋的运用,要就势而转:赶上中锋,则中锋而转;赶上侧锋,就侧锋而转,以保持它的随意性。行笔要顺势而行:中锋、偏锋、侧锋随势转换。起笔、收笔也是如此:要承上启下,顺势起、收。













8.提画 提画,是从左下方往右上方书写的斜势笔画。书写时,就势顺锋起笔,笔尖触纸后,以侧锋向右上方运行,然后提笔向空中踢出。根据需要,笔画两端还可以与前后笔画连笔书写。

各种提画书写方法如下: (1)短提画 指较短的提画。书写方法与长提画相同,只是笔画长短不同而已。

(2)长提画 指笔画较长的提画。书写方法与短提画相同。

9.钩画 钩画,是附着在横画、竖画、折画、斜画上的钩状笔画。书写时,就势逆锋或顺锋起笔,根据笔锋状态随势就势,顺势而行。末端出钩时,也要随势而就,切忌扭捏、造作。
 各种钩画书写方法如下: (1)横钩 指附着在横画末端上的钩状笔画。在草书中,它是“秃宝盖儿”、“门字框儿”的简化符号。书写时,要就势落笔,侧锋右行,然后就势转折出钩完成。



(2)横折钩 是指附着在横折画末端上的钩状笔画。书写时,转折处以圆 转为主,无提、按动作;末端,要随笔势状态顺势出钩。“力”、“刀”、“同”等字就用此法书写。 
(3)竖钩 是指附着在竖画下端的钩画。书写时,就势偏锋落笔写竖,末 端就势侧锋出钩完成。




(5)斜钩 是附着在斜画末端上的钩画。在草书中,此画也可以简化成无 钩的“斜画”。斜钩、斜画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6)卧钩 是指仰卧状的钩画。


(7)抛钩 是竖钩的另一种写法,它和竖钩的区别在于:竖钩向左上方出锋;而抛钩是向左下方顺势出锋。


(8)背抛钩 是附着在横折弯笔画末端上的钩状笔画。
 图310 背抛钩书写方法示意图(一) 
10.横弧画 横弧画,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的,一种横式弧形笔画。在草书中,它是部首“走之儿”的简化符号。书写时,要就势起笔,然后,向右弧形轨迹运行;末端可出锋收笔,也可回锋收笔完成。横弧画,有大横弧和小横弧两种,根据结字和章法需要选择使用。 
各种横弧画书写方法如下: (1)大横弧 指笔画较长的弧画,它的末端可藏锋,可露锋。



(2)小横弧 指笔画较短的弧画,末端可藏锋,也可露锋。



本节草书各种笔画的书写示意图,都是作者书写过程的实录照片,使用相机的快速连拍功能连续拍摄获得。每一种笔画都是从连拍的数十张甚至上百张照片中,选出书写过程中关键动作的照片作为插图,目的是让读者准确感知在书写过程中,毛笔的运动状态和笔锋在笔画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中锋、侧锋、偏锋自然交替转换时的情形,借此来破解古人的用笔方法。本书中,所有书写示意图都是书写动作的解析,看起来给人以书写缓慢的感觉,其实不然,实际书写速度比感觉要快些,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以免产生误解。 我们娴熟的掌握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之后,就可以集画成字了。但是,仅仅掌握书写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在临摹实践过程中逐步增强驾驭毛笔的能力,掌控书写时的行笔速度和律动节奏,力求达到“意在笔先,笔随意行,随意而书,以意传神”的意境高度。
孙过庭《书谱》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