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水墨|郎静山

 水的歌唱 2016-02-27

? 提示点击上方'拍加摄影关注所有走心的视觉发现


郎静山(1892年6月12日—1995年4月13日),浙江兰溪人,生于江苏淮安,中华民国极负盛名的摄影家,于1949年迁居台湾后曾经几度迁徙,曾住过台北临沂街以及新北市板桥区。是中国摄影史早期最富盛名的摄影大师。


《烟波摇艇》 1951年


作品欣赏


《临流独坐》 1933年


《迎客松》 1933年


郎静山为军人郎锦堂之子。他自幼喜爱中国书画,12岁从上海南洋中学图画老师李靖兰处习得摄影原理、冲洗与晒印技术。主张使用西方的摄影技术为工具,在表现上应该多研究国画精神旨趣。曾言:“我主张在技巧上,应吸收西方科学文明,使照相不再是件难事;但要谈到艺术视界,无论取景或色调,我都认为应多研究国画中蕴含的旨趣。”


《山亭自有悠贞趣》 1950年


《烟树晴岚》 1978年


《一片春帆着远天》 1936年


1911年进入上海《申报》,担任广告业务工作,当时尚无摄影专业记者,故仅以拍照作为闲暇之余的消遣。1926年到上海《时报》担任摄影记者,算是中国新闻界最早的专业摄影记者之一。1931年在上海开设“静山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与广告摄影。同年又与黄仲长、徐组荫合组“三友影会”,其宗旨在于将中国摄影作品送到国际沙龙,以提升中国摄影界在国际艺坛的地位,同时希望透过摄影作品宣传中国的美好河山,改善国际形象。1931年以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又称《柳荫轻舟》)入选日本国际摄影沙龙;1934年又以个人第一件“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其后郎静山逐渐在国际沙龙崭露头角。


《晓风残月》 1945年


《湖滨秋色》 1939年


《春树奇峰》 1934年


《寒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郎静山举家迁往大后方四川。其时往来于上海、昆明、重庆之间,一方面从事新闻采访,一方面研究集锦摄影与创作。1949年夏天,郎静山应美国新闻处邀请到台湾参加影展,并定居台湾。当时只带了四百张底片来台,大部分相机与底片皆遗留在中国大陆。1951年郎静山发表《烟波摇艇》,以中国黄山、香港摇艇、台湾芦苇为材料,综合三地风景构筑心目中的中国山河,这也成为日后郎静山的创作模式。


《松荫高士》 1953年 (郎静山喜欢张大千的胡子,所以张大千常常是郎静山戏作的模特儿。)


《斜风细雨不须归》 1960年


《华亭入翠微》 1986年


《中国式大学》 1972年


《华溪盐井》 1938年


《野渡无人舟自横》 1988年


《晓汲清江》 1934年


《花好月圆》 1950年


《高山竹》 1935年


《香生九畹》 1930年代


《啼鸟》 1957年


《鹿苑长春》 1970年


《寒鸦》 1930年


《英雄独立》 约1970年



《春天》 1957年


《积实种花》


《枝头小鸟》 



《松鹤长春》


《枝间弄好音》 1953年


《愿作鸳鸯不羡仙》


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后,不少原居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的摄影同好群聚台北,重新出发。1950年在台北成立“中国文艺协会”,由郎静山担任主任委员。1953年3月25日“中国摄影协会”在台复会,由郎静山担任理事长,前后达42年之久。1959年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文艺奖,郎静山自第一届起持续数十年担任评审委员。1966年郎氏发起成立“亚洲摄影艺术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


《蟪蛄爱草绿》


《森林之路》 1956年


《云深不知处》

齐白石 1946


《老先生们》

《抱瓮凝思》


对于一篇公众号文章来说,写到这里应该没多少人在看了,才好悄悄地评论一下大师。

其实不欣赏郎静山先生,尽管他在海外各种沙龙比赛中拿了千余个大奖。也必须说他对中国摄影史是有巨大贡献的,他贡献来自于是他把摄影,这种原本在中国人眼中的西洋技术技巧,上升到和绘画书法同样的艺术高度。同时也让西方人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自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之后,郎先生依旧“花好月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境界委实不能认同,当然这属于个人范畴,任何人没有理由多嘴。

但他对于当今中国摄影的发展也是不能认同的。可以说参加沙龙摄影比赛的歪风多多少少和他有关,甚至因他而起。还有那个国家有我们这么多的摄影比赛,甚至我们都把摄影比赛弄到了海外,动辄国际大奖,其实上都是些“克莱登”大奖,这种摄影追求就毒害了中国摄影的发展。摄影和其它艺术一样,是由思想意识发展为基础发展的,诚然,为了满足西方猎奇的心里,类似这种水墨意境今天还能获奖。如果风花雪月依旧,矫揉造作的风气照旧,思想意识的发展如何才能从中国摄影中得以体现。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