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摄影的第一人是谁?

 昵称37018136 2016-10-18

说到“观念摄影”,总能让人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亮相生猛,骇世嫉俗的摄影行为艺术。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中国人以浑然天成,淡泊恬静的集锦摄影风格让“观念摄影”披上了“中国外套”,而这种摄影风格的开创与推动者正是摄影大师郎静山。


郎静山

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创立的集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


郎静山大师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他的父亲喜欢收藏书画、唱戏和照相,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在郎大师12岁时就进入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在图画老师李靖兰处学会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约。




1925年郎大师成为中国摄影学会的创办人,后来,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与《时报》,成为中国最早摄影记者。他的工作虽然是摄影记者,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而这些作品,受到人们的好评。



1928年郎大师担任上海时报首任摄影记者,两年后又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先河。1931年开设“静山摄影室”,同时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入选日本沙龙



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


1934年,郎静山摄影世界一卷的第一幅集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


作品《春树奇峰》


1939年震旦大学和大新公司展厅举办个展,从此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使集锦照相艺术臻于完美,出版《郎静山摄影专刊》。20世纪60年代起,郎静山转而创作带人物风景,模特儿主要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其将道家装束的张大千,为集锦山水中主角,创作了《松荫高士》和《松荫静坐》、《飞泉幽涧》等作品。



作品《松荫高士》


郎静山大师用中国画里的“定景”,也就是现在摄影里所说的“构图”来摄影。中国画的绘事六法里,有所谓的“经营位置”与“传模移写”,在用笔的时候可以取舍万疏,去芜存菁,而摄影则限于机械与环境对象,唯有采取“集摄影法”才能不受限制。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作品《鹿苑长春》


作品《松鹤延龄》


作品《云深不知处》


作品《春到》


作品《湖山揽胜》


据统计,1931年起到1939年,郎静山大师的作品在265次国际摄影沙龙中入选,数量为755幅,至1948年底,累计入选国际沙龙为300余处,数量为千幅以上,其中以集摄影作品占据多数。


郎静山大师摄影作品欣赏


郎静山大师卒于1995年,享年104岁,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大师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一生酷爱摄影的郎静山大师,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他是把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

九十余岁的郎静山
除了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自身的努力,郎静山大师不仅是中国摄影史上的先碑,他在摄影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摄影不仅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独特事物的眼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让我们向郎静山大师致敬,是他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使集锦照相艺术臻于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