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君,你去哪里了?

 ms_clg 2016-02-27

依循本人旧例,先从一个病例开始本次的学习历程。


一11岁女孩因皮肤疾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虽经反复仔细探查,均未在胆囊区探及胆囊结构,但肝内及肝外胆管存在,胆总管起始段内径0.4cm(图1)。

图1 胆囊未探及,胆总管(CBD)可见;PV:门静脉

患者及其父母均肯定清晨未曾进食饮水,既往也未曾进行过腹部超声检查,否认家族成员存在类似情况。


由于以往未曾遇到类似情况,再加上教科书上强调先天性胆囊缺如非常罕见,于是我又仔细找了两遍,OMG,真的看不见啊。于是请上级医师会诊,但还是没看到,最后只能报了胆囊区未见胆囊结构,考虑先天改变可能(还是比较保守,不敢报先天性胆囊缺如)。随后,患者行CT检查,也未能发现胆囊。


胆囊区看不见正常胆囊结构,除了先天性胆囊缺如,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有如下几种:


1. 充满型胆囊结石:此种情况,即便正常胆囊无法显示,但仍可有特征性的「WES」征象,即 wall-echo-shadow(图2),并且在胆囊壁(wall)和强回声结石(echo)之间常常有细窄的胆汁存留所形成的无回声区。患者常自诉有胆结石病史。


图2 充满型胆囊结石声像图:可见胆囊壁(W)与结石(E)间可见细窄的胆汁无回声;s:结石所致声影;L:肝脏;CBD:胆总管

2. 胆囊切除术后:这个就很简单了,胆囊区看不到胆囊,寻问患者有无胆囊切除病史,一般就就能明确。不过我个人认为,即便切除胆囊,胆囊区可会形成条索状强回声,而非全无蛛丝马迹可循。胆囊切除初期,胆囊区有时候还有看见无回声积液。若切除时间较长,可见胆总管代偿性增宽(图3)。


图3 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总管(CBD)代偿性扩张

3. 餐后胆囊改变:这种情况最为常见,然而即便饮食后,胆囊虽明显缩小,但一般也能看到无胆汁的胆囊,而不会一点也找寻不到。这个就不放图了,大家应该都能想象的到。


4. 陶瓷胆囊(Porcelain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广泛的蛋壳样钙化。


多数(90%)陶瓷胆囊与胆囊结石有关,临床常无症状,多偶然为超声、腹部平片、CT检查所发现。


超声上,胆囊区看不到正常胆囊图像,而是可见宽大的声影(图4),易与胆囊充满型结石和气肿性胆囊炎相混淆(类似「WES」征,但 wall 和 echo 之间并无细窄无回声区)。


由于陶瓷胆囊与胆囊癌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发现,常建议手术切除。


图4 声像图所示为陶瓷胆囊


5. 胆囊实块型肿瘤:部分胆囊内的实质性肿瘤也可表现为胆囊正常结构的消息,如胆囊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内的正常无回声被实性瘤体组织充填,胆囊壁被侵犯破坏,超声上胆囊整体呈中低等回声,类似肝脏,且两者间有时分界并不明确,容易漏诊误诊(图5)。

图5为胆囊癌所致的胆囊内呈实性,回声与肝脏相近;图6为相应CT图像

对于先天性胆囊缺如,还需注意几点


1. 胆囊缺如相对罕见,通常为个案报道。


2. 有学者建议将胆囊缺如分为有症状型和无症状型,前者又包括致命型和非致命型。致命型通常是由于同时合并其他胆系畸形,如胆道闭锁、胆囊管缺失、胆管胰管发育异常等


3. 部分表现症状的胆囊缺如患者,若术前未能充分检查,可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充满型胆结石、胆囊萎缩等,而术中才发现胆囊缺如。


4.术前 MRI、ERCP 等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 王金锐 曹海根

2. http://www.ncbi.nlm./pubmed/25932274
3. http://www.ncbi.nlm./pubmed/20941977
4. http://www.ncbi.nlm./pubmed/20148075
5. http://www.ncbi.nlm./pubmed/20148075
6. http://www.ncbi.nlm./pubmed/17575771
7. http://www.ncbi.nlm./pubmed/12240579

8. http:///articles/porcelain-gallbladder




编辑:刘德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