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娜丽莎》为什么那么令人着迷?

 唯心独醉88 2016-02-27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达·芬奇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文,作者:曲木,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蒙娜丽莎》为什么那么令人着迷?

《蒙娜丽莎》

在佛罗伦萨,达·芬奇在这里为一位女士画了一幅肖像,那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肖像的创作时间大约是1503~1508年。画上女子的眼睛为棕色,大脑门,圆下巴,更让后人感到奇怪的是,她没有眉毛。女子穿着优雅,双手放在椅子扶手上。画的背景可见远处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这幅画到底有什么新奇之处呢?首先,蒙娜丽莎的姿势,她的身体没有正对前方,但却把上半身转过来,面对观众。正是不合常理、并非端正的姿势,使人物有了一种动态感。奇妙的风景是另一创新,因为当时的大多数肖像画都没有背景。但是多数人认为,蒙娜丽莎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她的眼神,即她的“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是淡淡的,而他的表情是复杂的。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线下看画,蒙娜丽莎的表情似乎都不相同,或温文尔雅,或安详严肃,或略带哀伤,或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理活动。

《蒙娜丽莎》为什么那么令人着迷?

达·芬奇

达·芬奇死后,法国国王占有了达·芬奇的艺术品,而《蒙娜丽莎》也因为落户皇家而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几个世纪。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对《蒙娜丽莎》爱不释手,曾经在他的卧室中挂了一段时间。1804年,《蒙娜丽莎》被挂在卢浮宫,但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当时,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知名度更高。在法国19世纪中叶象征派诗人对《蒙娜丽莎》大加赞美之后,画像才名声远扬。

1911年,有人发现博物馆中的《蒙娜丽莎》不见了。随后在整个法国展开侦查,数千人被讯问。但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蒙娜丽莎》始终踪影全无。1913年的秋天,一位叫佩鲁贾的意大利人向古董商声称自己拥有《蒙娜丽莎》,假装买画的古董商告发了他,当他带着《蒙娜丽莎》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被就地逮捕。此人曾经在卢浮宫工作过,盗窃时他混作游客进入博物馆并藏了起来,晚上闭馆后他卸掉了他曾参与安装的玻璃罩,把画像从画框上裁下,在第二天早上藏在大衣下逃之夭夭。佩鲁贾声称自己窃画的动机是出于爱国,他想让《蒙娜丽莎》回归意大利。画像的失而复得在法国引起轰动,从此后它的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不但成了法国的国宝,更成为举世闻名的世间珍宝。

五百多年过去了,不论是达·芬奇的成就与作品,还是他卓越的才华和怪异的性格,从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学者的研究目标。也许,他和他作品的神秘将永远无人能够破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