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清华大学教室变形记谈起

 tjsdhxx 2016-02-28

欢迎您光临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关注我们。

★★★★★★★★★★★★★★★★★★★★

共同体君有话说:

        新学期,新气象!

        这个春天,高等院校好像不约而同地集体上演了一场“教室变形记”。

        首先是清华大学教室变化带来的新气象,刷爆了微信圈。新学期,清华教室里出现了不少造型奇特的课桌,这里的课桌好像变形金刚可由方变圆 ,也可变成其他形状,讲台也被削平。清华的课桌由方变圆,讲台从有到无,这背后无疑意味着一场直击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拉开帷幕。    

        无独有偶。与清华大学同步改造教室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看来,高校教学改革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说到教室里的变革,这一点,基础教育的学校应该更有发言权。中小学教室重建行动比高校要早得多。据说,10年前,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首先就是从拆掉讲台、桌子围坐开始的。那么,作为中小学,重建教室到底要重建什么,要关注什么?今天分享一篇文章,以飨读者。


 

教室里的未来 

                                

       太熟悉的东西,重新审视的时候,往往会突然有陌生的感觉。比如教室,因为熟视,所以无睹,以至于很少有人思考过教室到底应该是什么?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细究起来,教室当然不应该只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室里原本应该有比学习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只是,在不知不觉中以应试为主题的教育几乎占领了全部的教室生活。这让教室的功能逐步窄化,甚至被异化。在知识性学习这种单一主题的旅程中走得远了,以至于我们有点遗忘了教室里除了学习还应该有什么。

        重新回到教室的原始性意义上来认识吧,我们是否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我们的教室重新进行改造——改变教室的生态环境、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让教室里不仅有学习、有交往,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答案显然不言而喻。

        教室里往往承载着学生最美好的记忆。有太多学习的感动、生活的细节、交往的故事都发生在教室里。这个既熟悉却又往往被熟视无睹的一方空间,到底如何改造,改造后的教室到底会承载怎样的未来?

        当我们真正把教室打造成人们期待的集“图书馆、阅览室、探究室、操作间、信息资源库”于一体,把教室建设成“展示场、文化场”,让教室不仅是“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更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生命栖居室。”让师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延续生命的故事,也可以度过一种全新公民生活,那么,教室里承载的将不仅仅是学生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先来尝试改造教室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像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一样,把教室建设成为一个功能性实验室,一个教室就是一门学科的博物馆,从每个年级的教材、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应有尽有。但是,教室里的资源不仅有图书角、电脑、实验操作平台,还要有生态角。教室里不仅应该充溢着书香的味道,还应该散发着生命的味道,让每一个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认养一盆植物,当孩子们在观察植物生长的时候,学习已经发生了。

       当然,教室除了那个缺乏感情色彩的番号外,还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名字,这个名字可以由师生共同命名,寄托着师生美好的约定或期待。

        改造教室就是改造文化,改造文化就是在教室这个物理空间里尽可能发现教育的意义,让教室文化不仅引领学生面向考试,更要引领学生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真正决定教室文化尺度的不是这些外在的环境,而是人——教师和学生。站在教室里的教师所营造的是否是让学生感到没有担心、没有害怕的自由、安全的氛围。教师能否把最美好的课程资源源源不断地带到学生面前,或者说能否把学生引向最美好的课程资源那里。当我们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让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物之中,吻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教室将成为完整教育的母体。所以,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爱的守护者,还应是孩子闪光点的发现者、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

       自由与合作应该是学生在教室里遵循的基本理念,可以倡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在教室里度过一种自由完整的成长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教室应该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仅可以学得快乐,还要玩得高兴,只是在高兴的背后还要有更高的教育意义。在这里,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美,真爱,发现善良,发现一切美好的东西,从而共同创建一个精神王国。

        不要忘了,教室里的资源不仅是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让家长成为教室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与教师一起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同盟军,让教师、学生,还有家长一起彼此相互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

      有人说,教室是师生生命叙事的地方,教室是学生的梦想中心教室是点燃梦想的地方。在教室里,应该有心灵的共鸣,有情感的润泽,有智慧的分享,有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尽情展示。其实,正如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室里有了这些也就有了味道,有了教育,有了一切。同时佐证了一点,发生在教室里的教育学,才是真正的教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