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里画外那些鸟儿:绣眼

 C音MM 2016-02-29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雏菊和丁香 薛伟 - 小提琴大师精品集

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在繁花硕果下起落;它们也是艺术家笔下的宠儿,在经典名作中凝固成动态的永恒……

是的,国画艺术将开辟一个新栏目,向朋友们介绍一些入中国古代名画中的鸟儿,包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在名画中的样子,以及精彩的摄影图片。这是个新尝试,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相对全面介绍,让大家更深刻了解这一物象,在创作时有所借鉴;或者,单纯当作欣赏美图也行。


.

关于绣眼

          绣眼属于雀形目,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

          绣眼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而得名,它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叫声婉转曼妙,如黄鹂鸟一样动听,自古便因啼声而成为宠物,被人们广为饲养。


      绣眼鸟全身绿白黄三色和谐天成,搭配自然优美,绿黄为邻近色,白色为百搭色,与黄绿交相辉映,既有统一又有变化,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造物主的用色实在是神奇美妙。

      “绣眼语丛竹,画眉啼断岗。”如此美好、灵动的生命,触动着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细腻敏感的情感琴弦,入诗入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画里·绣眼
  • 宋 赵佶《梅花绣眼图》

绢本设色 24.5x2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于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所绘梅花为宫梅,宫中的梅花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整个画面清晰灵动,色彩淡雅明快,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赵佶的艺术水平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 《宋人枇杷山鸟图》

26.9厘米×27.2厘米,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

在炽热的光照下,成熟的黄色枇杷果分外诱人。一只绣眼鸟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

这幅没有在作品上标注作者姓名的画作,或许是出自南宋宫廷画家林椿之手,不过由于宋徽宗赵佶也画过一幅同名的作品《枇杷山鸟图》,在搜索网络信息时,会有人张冠李戴、把此作品归入赵佶名下,赵佶作品中的山鸟却并不是绣眼,而且对开有乾隆皇帝的题诗,讽刺赵佶艺术水平虽高,却丢了天下。


白描·绣眼

孙其峰白描作品


它们在画家笔下永生,

更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它们与春天的花朵共舞,

与夏天的绿叶相伴;

它们畅享秋天的硕果,

它们喜欢温暖,躲避冬天……


摄影·绣眼



文:国画艺术;照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感谢摄影师的奉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