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诤友】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呢

 victor1208 2016-02-29


炅炅有神

 

《孝经》:“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文章的意思是说:

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扑通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其实,真的朋友并非在你飞黄腾达、事事顺遂、成功得意之时出现的,而是在你冥思苦想不得终解、彷徨犹疑站在你身边。

 

诤友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储备,一旦发现你身上存在问题时,第一时间指摘出错误所在,而不是任你沉浮犯错,直至失败。

 

诤友善良热忱,不报一己私利,只希望能及时、有效、深刻地提出你所存在的问题,用他的专业知识来提点你惊醒你。

 

但是,说实话,诤友不好当。

 

殷纣王的叔父比干,为人忠耻正直,他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十分着急,常常直言劝谏。触怒纣王,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比干怒视纣王,挖出自己的心脏,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

 

奥斯丁有篇文章叫《劝导》,说的是那些那些劝导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在实际生活中全然行不通。

 

或许,你以为你在拯救泥水泥潭中的当局者,其实,他只是想浑水摸鱼而已。

 

记得有个朋友,常说人幼稚肤浅,令人生厌,原本以为,朋友难道不是“相互帮忙、利益与共”吗?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个朋友嘴巴虽毒,却毫无坏心,背后经常说人的优点。

 

于是乎,有人说,夸人要当面夸、批评人也要当面批评,最怕就是“口蜜腹剑”,当年夸人背后搞人。说者大大咧咧,闻者照单全收。

 

面对不同的人,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什么话来说,该闭嘴还是张嘴,真是个难题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