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易研究】新体用论

 大道至简64382 2016-02-29

新体用论

眼镜蛇

首先与大家约定一个概念:境界,并就其涵义与大家达成以下共识: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前者境界低,后者境界高。相信这个大家都能同意。那么我们不妨暂且认为,所谓境界低者,即对物质方面关注较多,而所谓境界高者,即对精神方面关注较多。(事实上境界的概念很丰富,而此仅是其一个方面而已。本文不作深入讨论。)
然后举两家思想为例进行比较:法家与佛家。众所周知,法家擅长在制度上管理人,而佛家提倡在精神上拯救人。根据刚才的规定,法家境界低,佛家境界高。
当然,不是说境界低就不好,境界高就不好;也不是说境界低就没用,境界高就有用。境界高低与好不好、实用性都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佛家不适合大规模管理国家;法家适合大规模管理国家,却不能让人走上精神的救赎。
处在二者中间的,是儒家。儒家将管理和拯救结合在一起,靠的是教育、教化。儒家士子做官要“爱民如子”,做“父母官”,这个“父母官”不完全等同于“官”(管理),也不完全等同于“父母”(救赎),而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儒家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或者叫“中庸之道”),其境界也在中间,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选择、统治者的选择。然而,儒家思想不排斥其他各家,反而与其他各家相处融洽。统治者不排斥佛家,而是利用其在精神方面的优势大力扶植;统治者也不排斥法家,而是利用其权术与管理智慧帮助统治。在治国方面,中国的统治者是“兼用儒法”的。
当今社会,经过几次大的变革,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西方的强者——美国。美国文化是典型的法家文化,在社会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十分擅长,却在精神领域存在短板,这极易导致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弊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文化。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为主,兼用儒法,并且佛家思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兼收并蓄的。即便是美国文化,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对应者——法家。因此我们有信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出路。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世界上不同文化进行分析,并给它们分别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让它们丰富、充实到中国的文化中来。中国传统统治者就是这么做的——比如佛家最初就是外来文化——如今我们也可以这么做。比如美国文化可以强化、升级我们法家部分,在社会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实用经验,但精神领域既然已经证明它不灵了,则完全不必从它那里找。
刚才只讨论了法、儒、佛三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还有道、墨两家。用刚才定义的“境界”排序,它们应该是“法----佛”。它们五家各有所长,也都能够在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中找到对应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而儒家处在中间,老祖宗选择了它为核心,我们也应该选择它。这就是新时代的“兼用儒法”。
中国早期的洋务运动者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即中国的制度加上西方的技术,这已被实践认为行不通。然而如今,我们可以重新提出“中体西用”,只不过含义要作出以下调整:中国的文化(以儒为核心,融合法道墨佛)加上西方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管理科学),而制度方面则作为两者的交叉地带,需要探索出一条兼收并蓄的新路来。这就是新时代的“中体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