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水浒》读醉人

 快乐老年435 2016-02-29

来源标题: 一部《水浒》读醉人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四大名著里最接地气的《水浒传》,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的故事荡气回肠,而一个男人云集的社会自然离不开酒肉之交,可以说酒从开始到结束贯穿了通篇。整个故事处处都有酒在流淌,全文提到酒的场合就有上百次。寻常百姓家的素酒、黄米酒、老酒、村酒、达官贵人家的玉壶春酒、蓝桥风月酒,种类数不胜数。小说还通过酒将《水浒传》中的人物个性、情节状态以及民生民俗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读过之后怎能不为其沉醉呢?

一部《水浒》读醉人

鲁提辖醉打镇关西

在《水浒传》开头,“鲁提辖醉打镇关西”的故事应该留给人们很深的印象。鲁达、史进、李忠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坐下饮酒,饮酒期间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本是被扰了酒兴,责问酒保“搅俺弟兄们吃酒?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然而,他得知了父女两人的悲惨经历:老金女儿翠莲先被郑屠霸占,遭受蹂躏之后,不久又被郑屠的大老婆凶狠赶出,而郑屠竟然无端向老金父女索要原本子虚乌有、虚钱实契的“典身钱”三千贯,致使老金父女有乡不得返,女儿翠莲只得在酒楼卖唱偿还郑屠那远难凑足的三千贯“典身钱”。鲁达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加之喝了许多酒,内心气愤难平,所以“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第二天一早,鲁智深便独自一人来到金老父女寄住的店里,先放走了金老父女,然后伸开五指,对阻拦老金父女的店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整个故事在酒的助力下,凸显了鲁达爱憎分明的性格,丰富了在这幕伸张正义的故事中,鲁达豪迈不羁的气度与多面的人物形象。

武松一饮十八碗

相比普通人的品酒小酌,《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可从不辜负这兴旺发达的酒业,他们从来都是大碗饮酒。就如在五台山的鲁智深,每每都是以桶来饮,从不拘于小节,几碗大酒过后再来上一桶好酒才能让鲁智更加欢喜,而这样的饮酒方式也体现出了男性世界中直率豪迈的性格魅力。

除此之外,武松这个广为人知的英雄人物在这里也是义薄云天。武松回家探望兄长,在三碗不过冈的酒店他硬是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醉后赶路,酒家说冈上有虎劝其勿行,武松不信,没想到真在山上遇见大虫,借着酒劲儿,武松与老虎斗智斗勇,凭借双拳以及勇气将老虎打死,成为了当地百姓的佳话。

在第23回时,这个看似鲁莽却充满豪情的男子却在此时展现出了他的重情重义。武松缚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柴进置办酒肉送路。松江则说:“容我再行几步,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锺作别。”以此看来,酒既能彰显《水浒传》中英雄的男人豪气,也是他们寄托情谊的一种深情的道具。如同《好汉歌》中所唱,他们借着酒气的喷张,“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水浒》处处留酒香

酒在《水浒传》的各个章节可以说是处处可见,酒的种类在《水浒传》中数不胜数。无论是寻常百姓家的素酒、黄米酒、老酒、村酒还是达官贵人家的玉壶春酒、蓝桥风月酒,只有人们没见过的,却没有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没喝过的。而这也要归功于《水浒传》成书的年代,饮酒业的发达,在当时繁华的城镇中,酒店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让人感到震惊。

小说中,浔阳江楼、鸳鸯楼、快活林、翠云楼、琵琶厅在当时都远近闻名。在书中的第38回中,就清楚地提到宋江在琵琶厅延庆戴宗、李逵,那酒保取过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两樽玉壶春酒。第39回,宋江在浔阳江楼所喝的是蓝桥风月酒。而在市井巷子中,从鲁智深每行二三十步就可以看见一个酒望子现身,也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大的酒店,但杏花深处,市井中的酒店数量也是为数众多,酒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红火的景象。而在这样的文字里,人们每每看过一个回目,就仿佛在令人沉醉的酒乡走了一回。

《水浒》里的酒语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破翁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