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口水战:烟台vs青岛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6-02-29

城市口水战:烟台vs青岛


烟台与青岛,一个是老牌的港口城市,一个是胶东半岛的GDP新贵。历史与现实的恩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而引发了两个城市之间长期的城市尊严口水战。

在青岛看来,烟台的一举一动,都摆脱不了永远也开化不了的势利的、小家子气的市侩和“土”气。烟台,整个就是落后的小县城。烟台市区除了海边可以游泳外,几乎没有其他观光游览的设施,与青岛相比,这里的海岸建设实在太粗糙,海边建筑陈旧而杂乱,海滨既缺少青岛海滨的那种大气,也缺少它的情趣。作为烟台象征的烟台山显得像一个大杂院,四周景色很乱。

在烟台人眼里,青岛人更是处处有着“小县城”观念。烟台人觉得青岛人的思想观念不仅保守落后排外,而且比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人的思想观念还要落后保守。青岛人长久以来的故步自封、极端排外、夜郎自大的文化背景和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接受外来文化,甚至刻意排斥,怎能与“大烟台”相提并论?


当然,以上所述都是两个城市之间的感性比较,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不得真的。不过,倘若从公众的视野来看,烟台与青岛,虽然都坐落在胶东半岛,依山傍海,有着天然独特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两城都是依海而建,因海而兴,但烟台是普通的地级市,而青岛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烟台在半岛城市群中处于第二档次而青岛当仁不让地居第一档次,是半岛城市群中的龙头。归根结底,档次的区分还是依经济而言。青岛的经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走的是名牌战略路子。青岛处于沿海临港产业带和胶济线产业带的交汇点,是一个名牌云集的城市。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星光灿烂”。从经济总量特别是进出口总值和港口吞吐量看,青岛明显处于龙头地位。

影响经济的因素众多,人才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烟台和青岛的基础教育都是差不多的,都比较发达,但是高等教育就有差距了。青岛有中国海洋大学(985、211、教育部直属)、中国石油大学(黄岛)(211、教育部直属)、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而烟台却略微逊色,只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滨州医学院。

我们常说青岛是个大城市,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青岛的城市发展优势将越来越强,很多的城市都因为港口而兴,比如横滨、比如纽约、比如鹿特丹,比如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升级,青岛的人口每年都增加许多。它的人口增加一方面得益于城市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增强,另一方面还在于其高校的林立,青岛的高校多、学生多,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青岛留下来,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后继人才。城市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消费力的增强,带动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向更高的文明提升。烟台的城市辐射力不强,但大多数的县域城市都是百强县,龙口、招远、蓬莱经济都被看好。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就不能有效吸引外来人口。其次烟台的高校相对较少,高素质人才不能在烟台留下来,流向青岛等地。烟台的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不能增长,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不强,烟台经济的短板就会显现出来。

青岛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对少数几个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依赖。青岛的名牌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的确都很出色,非常优秀,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一旦一座城市过于依赖这些企业可能就不太妙了,目前十大企业集团的年产值已占到青岛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一旦这些企业出现问题,将连带着整个青岛都为此受累。青岛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城市,虽然处于齐鲁文化的辐射地带,但是并没有接受多少齐文化。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分析的,青岛文脉源于四支,一支是小国——东夷民族的海岱文化,一支是后来灭了东夷民族的齐国文化,一支是偏流——崂山的道教方士文化,还有一支就是殖民时期带来的西洋近代文化,而这几种合力里,就数齐文化对今天的青岛影响最弱,因为时代太过久远。

烟台,辉煌于港口,失落于港口,那么,这座城市能否在港口雄风的再造中重塑辉煌?

一切都有待于观察。毕竟,城市口水是虚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两个城市之间的口水战能打起来,就在于没有一个城市是完美的。烟台有软肋,青岛同样存在先天不足。

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应处于第二档次。第一档次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和以京津唐为主的环渤海。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上个世纪,城市讲究独立作战,但如今的大趋势却指引我们应向合的方向发展。从现在经济大氛围来看,经济协作越来越密切。不论是国家与国家、地区和地区,还是人和人之间,分工越来越明确,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就像一块硬币的两个面,相辅相成。竞争是一个中性词,各自应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毕竟一根筷子比一把筷子易折断。

烟台、青岛应相互学习,其次是吸精华除糟粕,最后是互相合作。两城在经济发展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其中有地理位置的关系,也有传统因素在里面,我认为互相合作很关键。要想让彼此在竞争中快速成长起来,竞争只能是良性的,恶性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城市间的互助合作很关键,要互相找准互补点。两城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像青岛的家电行业很牛,烟台的汽车工业是优势。

如果将目光放长远,开阔视野,将自己融入大经济格局,参照环渤海圈的发展模式,找准定位,相信以后横在二者间的就不是口水战,而是强强联合的传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