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向明:质性研究访谈,会从这本书中受益

 tjsdhxx 2016-02-29

在悖论中前行——质性研究者应有的担当

作者:陈向明


凡是自己亲手做过质性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不但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过程。在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悖论中,下面三个让我最为纠结:(1)学习的悖论;如何学做质性研究?(2)理解的悖论;如何阐释研究现象?(3)身份的悖论;质性研究者是做什么的?我对这三个悖论有一些思考但很难去想清楚,而它们都可以结合本书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加以讨论和探究。


在我看来,质性研究是一种需要研究者自己切身去体悟的活动,不可能被教师用语言直接“教”会(学不能被教);也不可能只通过阅读书本而“学”会,必须自己亲手“做”才能有所感悟(做不能被学)。“好”的质性研究者有很多缄默的、无法言表的、身体化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在反复的操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唤醒、锤炼、生成和升华。如果有一个研究团队,有“师傅”的点拨和示范,有同伴在行动中的反思和相互映照,新手们的进步应该会更加迅捷、更加扎实。




对于学习质性研究来讲,虽然听讲座和读教科书通常用处不大,但是只有实践经验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自己对“好”的研究的品味和鉴赏力。这犹如品茶,如果让你经常喝好茶,过了一段时间你再喝质量差的茶,自然会品尝出其中的优劣。这种鉴赏能力是整体性的、体悟的,融合了人的各种感觉、知觉和理性(包括直觉、洞察力和审美能力),无法通过条分缕析加以切割并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伟大作品”,研究者能够培养出对“伟大事物”的敬畏之心、鉴赏之力和效仿之法。在自己长期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如果研究者不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而且不断比较和品味这些“伟大作品”的奥妙,定会对这种研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领悟。


由于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投入自己的全身心,去倾听、去理解、去积极地建构知识,甚至研究者需要“学习去掉”(un-lean)自己一些固有的习性,进入所必需的心态和体态。例如,在质性访谈中,研究者需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在情感上积极地回应,在理智上深入地追问,才有可能形成对问题新的认识,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研究者有自己关心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需要聚焦,但在聚焦的同时能否保证足够开放(focused but open),让受访者的关切和声音能够被听到——这显然是质性访谈的一大要义。


这里所谓“学习的悖论”在于:“学习”似乎暗含着存在一些一定之规,而且这些规则是可以被“学”到、被练“习”、被“习”得的。然而,来自质性研究的实地经验又提示我们:这是一种态度决定行动、艺术大于技术的活动,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具体的访谈技巧可以被分解、被命名、被训练、被熟练,但是一个“成功的”访谈并不在于(或者说不根本在于)这些技巧的完美展现,而更加在于研究者是否真的在意对面那个人,是否真的对他/她的故事感兴趣,是否真的对自己的研究问题有探究热情,是否希望与对方一起建构新的知识。因此,这里的“学习”是关系性的、建构的、情境化的。学做质性研究需要一种比传统的学习更加开放的态度、灵活的心态,以及回应性的(responsive)行动。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悖论涉及理解和阐释:质性研究者如何对研究现象做出适切并有效的理解和阐释?如果套用我国古代文人有关“格物致知”的议题,我们到底是应该先致知再格物,还是先格物再致知?在这个问题上,朱程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一直存在争议。如果追溯西方的学术传统,这涉及“知识是什么?”“知识来自哪里?”“如何获得知识?”等重要的知识论问题。两千多年来,理性论与经验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辩反映的也就是这个悖论。如果我们从事过长期、系统、严谨的质性研究,就会发现,如果我们的脑子里完全没有“知”,是无法格“物”的。扎根理论需要研究者有自己的理论“格”子,否则无论如何在资料中“扎”,也是扎不出理论的。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死死地抱住自己已有的“知”,不到现场去格“物”,或者只是用自己的“知”去生搬硬套“物”,那么也是无法获得新“知”的。


因此,在质性研究中,有经验的研究者实际上是在自己的经验型知识、前人的理论以及自己在实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之间不断互动。“理解依赖于一定程度的前见”(加达默尔),研究者必须利用自己的前见,才能理解所研究的现象。如果我们一定认为前见具有“主观性”(虽然这种“主观性”已经通过人类社会的共识合法化为“客观”的社会现实),质性研究者需要“客观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性”,并对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运作以及之间的互动关系保持不断的反思。


在质性访谈中,理解的悖论反映在:访谈者如何能够真正“理解”受访者?访谈者有自己的研究问题,而访谈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自己的前见,或至少对这个问题域有自己关切的内容,并认为这类问题非常重要。在与受访者交谈的过程中,他/她必须在倾听对方(本土概念、命名方式、生活世界)与牢记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之间保持平衡。无论是在停顿、重述还是追问时,他/她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对方往自己感兴趣的路上走。而受访者之所以接受访谈,通常也有他们自己的筹划(agenda)和希冀。在大部分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故事需要倾诉,他们希望被听到、被理解、被表达。而很多时候,他们有与访谈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意义系统、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现实。


在质性访谈中,不同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知”。当他们面对同样的“物”时,他们“格”的方式和视角可能是不一样的,他们所“致”的“知”也可能是有差别的。如果访谈者处于强势地位,他/她的“知”很容易占据上风,他/她所“格物”的方式也会受到其“知”的主宰。无论如何,访谈者所获得的研究结果虽然主要来自受访者(或者说基于受访者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但是研究结果报告的总是访谈者有关受访者“故事”的“故事”——这是一个重构和再阐释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际理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质性访谈中“格物致知”这一悖论的解决难度也可见一斑。


上述有关理解和阐释的讨论自然地将我引向第三个悖论:质性研究者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涉及质性研究者的角色定位问题。本书的作者使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指代质性研究者的职责:矿工和旅行者。他们都希望了解和理解社会现实,也都希望追求真理。但是,相比而言,前者是一个知识探究者,知识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类似丰富的矿藏,等待着“矿工”去挖掘;而后者是一个知识建构者,类似于旅行者,通过在旅途中不断与人交谈和询问,以形成自己此时此地的见闻和见地。从研究范式来看,矿工可以被认为是一位后实证主义者,希望通过严谨、系统的程序和方法,挖到宝贵的、早已“存在在那里”的“金子”;而旅行者是一位建构主义者,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在与人交往的关系中形成新的知识。


根据本书作者的介绍,在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中,认知的客体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孤岛,而是一个“关系的结构体”(利奥塔)。知识的核心是关系,而不是个体。知识既不存在于个体之内,也不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世界的关系之中。“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网络”(梅洛·庞蒂)。从本书作者颇费篇幅介绍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来看,显然更加青睐质性研究者作为旅行者的角色定位。然而,人类从来就有对确定性的寻求之需要,否则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因此,在“客观的”知识与建构的知识之间,我们不仅再次遭遇到“理解的悖论”,而且在求“知”的过程中不得不不断反问自己:我的角色和职责到底是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怎么知道我做到了我希望做到的?我怎么知道我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可信”的?


除了上述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本书作者还介绍了质性访谈中实用主义的哲学取向。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语言和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一种应对变化着的事物的方法。因此,研究应该更加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以及理论的实用价值。“我们应该将知识视为一种会话事件或社会实践事件,而不是试图做镜面的反映”(罗蒂)。正因为此,本书的作者针对质性访谈的性质提出了三个贯穿全书的重要观点:质性访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是一种知识的社会形成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


人类的互动社会和历史本身就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将自己主观化的习惯通过社会化过程而成为客观化的习俗,然后又经由人类一代代新人通过主观化而习得。访谈这一实践(事件)不仅社会性地建构了我们的现实,而它同时也就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因此,访谈者不仅仅应该了解有关访谈的理论、原则和别人的做法(如阅读本书),而应该采取“实践优先”的立场,学会在自己做访谈的现场关注如下一些问题:双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历史大背景中?自己与对方建立了或正在发展出一种什么样的研究关系(权力关系、伦理道德问题)?对方所表达的话语在其日常生活世界中占据什么位置?研究结果对双方而言具有什么实用价值?访谈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对双方的社会行动乃至人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通读这本《质性研究访谈》,我感觉,这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有关质性访谈的书籍。它不仅包含了作者多年累积的访谈经验,包含访谈的规划、访谈的实施、分析访谈资料的方法、提升访谈品质的途径等,而且细致地讨论了访谈会遇到的种种处境,特别是有关知识创造和研究伦理等议题。作者对西方质性研究访谈传统的追溯和评议不仅让我耳目一新,而且令我佩服作者对不同学科发展史之熟悉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下列大家的思想和研究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苏格拉底的认知逻辑论证、弗洛伊德的深度精神分析、皮亚杰的临床访谈、梅洛·庞蒂的感知现象学、舒尔茨的社会世界现象学、加达默尔的阐释学、罗杰斯的非指导性访谈、布迪厄的批判性质问、霍桑实验、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加芬格的人种志方法学等。以前对这些思想和研究多少有些了解,但在质性访谈这么一个具体的议题下同时将其结成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倒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相信任何对质性研究(特别是质性访谈)感兴趣,对别人的故事有好奇心,有志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有更加新奇和深刻体验的人,都会从这本书的阅读和使用(做)中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