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诗赏析:叹浮生有如一梦里

 高山仙人掌 2016-02-29

叹浮生有如一梦里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诗词赏析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插图 西门庆开宴为欢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琴童儿藏壶构衅 西门庆开宴为欢”描写了西门庆开宴为欢的场面。刘内相、薛内相、周守备、荆都监等众人到西门庆府上庆贺,一是“西门老爹加官进禄”,二是“西门大人公子弥月之辰”。在“酒过五巡,汤陈三献”之后,刘太监道:“两个子弟唱个‘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周守备道:“老太监,此是归隐叹世之辞,今日西门庆大人喜事,又是华诞,唱不的。”接着刘太监又点了“陈琳抱妆盒”和“想人生最苦是离别”两出,也被周守备认为“唱不的”和夏提刑认为“越发使不的”给否定了。兰陵笑笑生为什么要安排刘太监点这三出唱段呢?


    “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出自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吕止庵,宋末元初散曲作家,生卒不详。吕止庵《集贤宾·叹世》是这样写的:“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将往事已成非。迅指间红轮西坠,霎时间沧海尘飞。正青春绿鬓斑皤,恰朱颜皓首庞眉,转回头都做了北邙山下鬼。题起来总是伤悲,都不如酒淹衫袖湿,花压帽檐低。”


    “陈琳抱妆盒”即元代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现代剧《狸猫换太子》),是关于宋代宫廷斗争的故事,作者不详。故事说的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病逝,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监郭槐合谋,在李妃分娩时,将一剥皮狸猫换走了刚出世的孩子,并教唆宫女勒死孩子。宫女不忍,将孩子交付太监陈琳,送给八贤王抚养。李妃因生下妖物被打入冷宫。刘妃生下儿子后,当上了皇后,不料儿子夭折,宋真宗遂将八贤王之子,即被换走的孩子收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太子渐长,有一次竟意外与李妃相见,使刘皇后惊恐万状,她向宋真宗进谗言,迫使宋真宗将李妃赐死。太监们又设法救出李妃,送往陈州,恰与在此放粮的包拯巧遇。包拯获知实情后,经过一系列的侦察和审讯,遂破该案,故事以刘皇后自缢,李妃与宋仁宗母子大团圆为结局。


    “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出自元·张鸣善《普天乐·咏世》。张鸣善,名择,号顽老子,元代散曲家。张鸣善《普天乐·咏世》是这样写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是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注释】


    “斑皤”,指头发“斑白”。元·刘唐卿《降桑椹》:“两鬓斑皤病已深。”
    “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唐·钱起《赠柏岩老人》诗:“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风水宝地,历史上许多王侯将相葬于此。
    “宋真宗”,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在位二十五年。
    “洛阳花”,指洛阳的牡丹花。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富贵花”之称。唐·刘禹锡《赏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梁园月”,指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皓月”,洁白明亮的月亮或月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


    【赏析】


    本回引用“叹浮生有如一梦里”这句诗,旨在预示西门家族将“红轮西坠”,西门庆在过这个生日一年之后便一命呜呼了。官哥儿是西门庆家的“太子”,然而一岁零两个月便夭折,端的是“人生如梦”。引用《陈琳抱妆盒》这个故事,旨在说明西门府内妻妾之间争斗的激烈和残酷。潘金莲关于“有孩子屋里热闹,俺每没孩子的屋里冷清”、“自从养了这种子,恰似生了太子一般”的嫉妒,并由此而来的“打狗惊儿”,与《陈琳抱妆盒》里面刘后对太子的嫉妒谋害如出一辙。引用“想人生最苦是离别”这句诗,旨在说明“月有盈亏花有开谢”。瓶儿在官哥儿死后不到两个月便也去世,西门庆思念不已却无可奈何,尝尽了“人生最苦是离别”的滋味。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第三十一回“西门庆开宴为欢”的热闹场面安排两太监说出三套词曲名,借着点戏唱曲暗示繁华,犹如在极炎热时插入冷调,旨在说明西门家族虽然现在正是无限的风光,但不久也有没落之日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