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10期:揭开李亦畬《太极拳谱》的神秘面纱(1)

 昵称30138379 2016-02-29



作者/杨志英 ⊙  编辑/张宏婉


揭开李亦畬《太极拳谱》的神秘面纱(1)

 

2014年9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广府太极城,寻找民间国宝。经过包括著名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先生在内的多位顶级专家团的遴选,从众多的瓷器、书画、珠宝、青铜器等藏品宝物中间,一致认定:李亦畬先生(1832年9月2日--1892年11月8日)手书《太极拳谱》为此次活动的民间国宝。(志英按:武福鼐的一副对联同时入选)那么,一本拳谱为什么能够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呢?来,让我们品鉴这本神秘的拳谱,重温一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李亦畬先生是一代太极拳宗师,在太极拳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李亦畬,名经纶,表字亦畬。清直隶广平府城内西大街(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西街)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帝,目睹大清国衰亡的历史。秀才,精于武学医术。自咸丰癸丑(1853年),时年22岁,追随舅父武禹襄学拳,精研数十载,终成一代宗师。他分别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辛巳年(1881年)手书完成三本太极拳谱,史学界将其称作“老三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旱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习太极拳者奉为圭臬。“太极拳”一名见于文字记载典出于此,而所谓的太极拳的开山之作《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最旱便见于此谱。三本拳谱,本由作者自存,习称“自藏本”;一本交胞弟启轩(1835—1899),习称“启轩本”;一交门人郝和(1849—1920),习称“郝和本”。合而言之,称为“老三本”。“老三本”编著内容基本相同,依次收录《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十余篇。其后,各派太极拳理论无不以《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理拳论为基础,进行阐释、拓展、延伸、发挥。后来出现的一些所谓太极拳旧谱、古论,实为“老三本”的翻版、模仿,或者再创编。

     

“自藏本”于作者李亦畬先生逝世后,传次子逊之(1882—1944),逊之传弟子姚继祖(1917—1998),姚氏晚年转交亦畬公曾孙李旭藩(父名池萌,祖逊之),旭藩视其胜过生命,不肯轻易示人,至今罕有睹其全貌者。这次中央电视台《寻宝》活动遴选的国宝,就是指这本拳谱“启轩本”中的《太极拳小序》附注: 

 

“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岁次庚辰小阳月(即农历十月)识。”(摘自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

   

其它两本均注明写于光绪辛已年,由此可知,“启轩本”成册要早一年。启轩卒后,该本传子宝琛,宝琛传子福荫(1892—1943)。1929年,李福荫先生在河北省第十三中学任教期问,依据该谱重新编次章节,进行油印、石印,取名《李氏太极拳谱》,分赠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即此,《王论》以及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开始广传于外,逐渐为各地太极拳传人所熟知。然而,“启轩木”在多次传阅、印刷过程中,出现破损、丢页,最终散失殆尽,甚为可惜!所幸《李氏太极拳谱》还有少量存世,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郝和本”于为真公逝世后,传子月如(1877—1935),月如传子少如(1908-1983),现由少如先生弟子上海人王慕吟珍藏。“郝和本”内容于下列书谱中有公示:   

 

徐震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郝振铎(1909—1973 郝为真族侄孙)编印的《郝为真开合太极拳》谱、郝少如著《武式太极拳》。顾留馨先生在其所著《太极拳术》第371—379页,影印出“郝和本”的全部内容,并附录有姚继祖先生捉供的“自藏本”中武禹襄一篇拳论—《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的影印件。

   

该本拳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尤其在民国年间、建国初期,太极拳界对其十分重视。可惜,到了当代,出于种种原因,太极拳传人对包括“郝和本”在内的李亦畬太极拳谱的基本信息鲜有人知,更别谈认真对待和研究了。也正因为如此,《王论》和武禹襄、李亦畬拳论在传抄流布过程中出现张冠李戴或枉加作者姓名,以及词句添加漏删等情况。本文要做的,就是依据“郝和本”原著,并参以“自藏本”进行甄别评述,还原这些经典拳论的真貌,供大家参考、学习、研究。   

 

 

“郝和本”封面题写《王宗岳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并五字诀”,“郝和珍藏“(图1为“郝和本”封面)。

 

“自藏本”封面题名《太极拳论》,下署两行小字:“后附小序五字诀”,“亦畲珍藏”。请注意:“自藏本”中删去“王宗岳”三字,为什么?令人玩味,值得思考推敲,存疑待考(图2为“自藏本”封面:图3、图4为内文照片)。

   

“郝和本”为工笔小楷书写,格式规范,就书法而言,也堪为艺术珍品。内文共计33页,第页多为8行,每整行l6个字。篇目依次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架》、《身法》、《刀法》、《枪法》、《十三势》、《十三式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打手撒放》、《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再加上“自藏本”中的两篇:

   

《武禹襄毋舅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打手法》。

 

共计16篇。下面依据“郝和本”顺序简作介绍(图5、图6为“郝和本”内文照片,网上有该书的全部照片)。


 

一、《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自藏本’为‘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下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自藏本’为‘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末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祥辩焉!是为论。”

   

讨论需要探讨的问题颇多,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详解,仅做一点说明。“无极而生”之后,“阴阳之母也”之前,在其后的许多拳谱著作中增添了四个字“动静之机”查阅相关资料,最早见于徐禹生(1879—1945)于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图7、图8为该书内文照片)。笔者认为:后人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对太极拳的核心内涵没有把握准确。太极拳学说借用的是哲学中“太极”的阴阳原理,它体现于拳艺上称为“虚实”。如果仅仅用“动静”和“阴阳”来照应,显然是不对的。

   

二、《十三势架》

   

“郝和本”计54势,“自藏本”为55式。两本中个别拳势稍有差异或增删,仅录于下:

 

“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上步搬揽捶(“自藏本”记作“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拦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连、上步指裆捶、上势懒扎衣(“郝和本”无此势,见“自藏本”)、单鞭、下势(此势于“郝和本”中被涂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连、弯弓射虎、双抱捶、手挥琵琶式(“自藏本”中无此势)。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它以三次“纭手”为界限将套路分成四节。查杨、吴、孙等诸派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势名、顺序、编排模式与此相类似。

 

三、《身法》

 

“郝和本”为“八要”,即: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

“自藏本”为“十要”,所多两要是:

“松肩、沉肘”。

 

这是太极拳行功走架及打手的基本身法要领,是检验太极拳的标尺。其后,各派太极拳对身法要求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概莫能外。

 

四、《刀法》

 

为四法,即:

“里剪腕、外剪腕、挫腕、撩腕。”

指刀的四种进攻文方式。

 

五、《枪法》

 

为四术,即:

“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此枪法和明代名将何良臣设计的作用于军事作战的枪法相似,进攻锁定为六点:心、喉、左右膀尖(注:锁骨与肩胛骨相连之脆弱肩窝处)、两个脚面(待续)


[本文来自《搏击》2014年10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