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兴安书馆 2013-01-21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2009-11-10 12:59:07|  分类: 拳经拳论 |  标签:武禹襄  沈寿  太极拳论   |字号 订阅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沈寿点校


每一动,唯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致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沈寿校记:

一、本篇转採自[李本]。杨式传抄各本,其篇名大都作《太极拳论》,而把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论》题作《山佑王宗岳太极拳论》,以资区别;其中[许本]则干脆把王著称作《太极拳经》。

二、[澄本]把本篇题名为《禄禅师原文》,并将《太极拳释名》一文列在篇后,作为全文下半篇。禄禅即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由于武禹襄原从杨禄禅学太极拳大功架,因此,后人猜度此文为杨氏口述,武氏笔录所致。但后来[杨本]出版时,其篇题重又改作《太极拳论》,与此前出版的[微本]、[徐本]取得了一致。[万本]有目录“杨谱”和“宋谱”各一篇,其正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前者既无篇名,也未署作者姓名;后者前半篇名句下有夹注,篇名作《太极拳论解》,并伪托说这是道号玉虚子的张三丰所传之论说。[图本]信从[宋谱],别题本篇为[张三丰著《太极拳用功要旨》]唐豪则据[郝本]《打手要言》篇末的署名,考定本篇为武禹襄所著。

注释:文中提到各本分别为

[李本]:李亦畬(1832-1892)著《廉让堂本太极拳谱》

[许本]: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出版

[澄本]: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出版

[杨本]: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出版

[图本]:吴图南著《太极拳》1931年出版

[微本]:陈微明著《太极拳术》1925年出版

[徐本]: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1927年出版

[万本]: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

[郝本]:李亦畲赠郝和藏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