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 所谓鼻渊,鼻涕如渊不绝之状,类似我们今天讲的鼻炎。 鼻炎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鼻渊、耳鼻腔和眼睛奇痒、喷嚏不绝等,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机不仅有胆热,还有肝热、胃热等,并常伴有脾虚湿盛、肝肾阴虚的情况。治疗以补土生金、化湿清热为主。草药医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方:羌活12防风12生麻黄3茵陈6生石膏30生白芍12生白术12生知母6茯苓15 单位克。 气虚加党参6~15克;肝肾阴虚加生龟板20~30克;气热盛者重用生石膏;脾虚湿盛者生石膏减半,中焦寒者加白豆蔻仁15克;体质弱者以薄荷代麻黄,后下;…… 以此方加减,一般都能在三付内见效,十付左右痊愈。再根据体质,以滋阴健脾等方善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