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173】文学社指导老师杜亚群:无为而治,有为而作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3-01


按语:

 

《中国校园文学》是由学林出版社主办的一本专门发表中学生文学作品的刊物,本人忝为主编。在看稿过程中,我发现上海市市北中学的稿件,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关键还在于,这些稿件在总体上呈现出自觉的文学追求,对生活的审美性的思考,对文本的自恋式的凝视,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腔,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准。即便作为研究当代中学生生存状态的文献资料,也具有特殊的分量。

 

我和市北中学的陈军校长是“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语文二组”的主持人,是合作伙伴,自然知道市北的浓厚的文学风气与他的倡导和支持密切相关。通过陈军校长,我还结识了市北中学的文学社辅导老师杜亚群。与杜亚群老师接触后,我非常感奋。竟然有这样一位痴迷于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的老师!同时我也发现,杜亚群老师和市北中学文学爱好者群体,构成一种特殊而清晰的镜像关系。后来,编辑部在讨论市北中学的稿件时,我们干脆将这个市北中学的文学现象称为“杜亚群现象”。

 

《中国校园文学》第2期将推出杜亚群老师的访谈。本号近水楼台,先予推送。请关注中学生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的读者关注。

 

访谈由孔超琼老师完成。孔超琼,上海师大附中语文老师,曾被评为上海市“十大语文教学之星”。

 


 

孔:杜老师,据我所知,市北中学有六大文学社,涵盖了小说社、诗社、词社、汉字社等多个领域。据您所知,市北中学曾经和正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学生数量大概有多少呢?

 

杜:怎么说呢?在“溯光”这片热土上,文学之花总是一茬一茬地开,我这个赏花人不会去点数曾有多少鲜花绽放,还有多少花儿常开不败。但我也时有耳闻,许多文学社社员在大学仍活跃在文学社团里,有的编校报,有的做系刊,还有的办班刊,都做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大学毕业了的,也不乏报社记者,杂志社编辑,图书出版策划,甚至戏剧编剧这样的文艺工作者。

 

即使不从事文学创作的,也仍想方设法地追寻文学梦,我常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交流读书心得,或展示自己的创作。前些时,《溯光》十多年前的一位编辑来看我。他大学读的是交大理工科,毕业以后进了联合利华从事销售,似乎早已经远离了文学了,没想到他组织员工为公司创办了一份报纸——《浙时代》,据说影响还不小。我看那《浙时代》的版式风格,真是《溯光》脱胎而来的。他告诉我之所以办这份报纸,就源于他的文学梦,源于一种“溯光”情结。

 

 孔:听了您的话,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溯光”变成了“流光飞舞”。可见中学时代的星星点点,真的很有可能成为长大成人后的一片月光。在您现今的众多的弟子的作品中,我们读出了相似的气息,比如《逃·病》、比如《我终将归于沉默》、比如《北国之子》等作品,没有日常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学生腔”,更没有所谓的应试作文的“工匠味”;文中有一股厚重的气息。我们很感兴趣,这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

 

杜:究竟由哪些原因促成这样的文风?我只能揣测一二罢。

 

其一,可能与学生渴求自由的心态有关。毕竟高中生被应试教育的枷锁禁锢得太久,不论是思想还是表达,都渴望解脱,意欲出新出奇。像《逃·病》,是作者在高三阶段的紧张、压抑和不安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写的是一个病人的故事,很能引起高中生的强烈共鸣。

 

其二,少男钟情,少女怀春,人之常情。处于青春期里的人,感情初萌,或喜悦或苦闷或孤独,羞涩涩不知向谁诉说,锁在心底又锁不住,于是就会写些文字,透露内心秘密的冰山一角。所以,表现爱情的作品很多,甚至像《北国之子》这样,写禁忌的感情,表达不被自然、世俗认可的爱何去何从的主题。这些作品可说是青春期心理的一种映像,文字比较文艺。

 

我一直和学生强调,要进行原生态写作,在文学世界里自由飞翔。他们不必完成所谓的规定动作,自然就没有应试作文的“工匠味”。再加上,平时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偷得其气,创作逐渐脱离“学生腔”,作品的气息也能厚重起来。

 

孔:渴望自由、青春多情、原生态写作,这是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在您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以及挑选学生的作品推荐发表的时候,您最看重学生作品的哪些特质呢?

 

杜:真诚和思想,这是我最看重的学生作品的两大特质。

 

我很珍视学生作文里的真诚。古人云:“言贵诚、情贵切、文贵真”,我们的考场作文大多不真诚,那是一种非常态的文字,不论以何种形式命题,学生都不得不带着镣铐跳舞,文字被考试技巧所分解,真情被命题所消解,很难动人。相反,随性而写、有感而发的文字有温度,能让人触摸到一种真实的存在。如果我能从一篇文章里读到真诚,能被它打动,哪怕它语言平常,技法稚拙,我都觉得可贵。因为语言技法可以通过反复磨练习得,真诚却发自本心,无法造作,而“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我更期待在学生的文字里捕捉到思想的火花,期待看到直立的文字,有分量的作品。人因思想而伟大,文章因思想而深刻。一篇文章语言再生动、结构再严谨,材料再丰富,如果内涵肤浅、缺乏思想深度,就很难称得上是好作品。可惜,现在学生接受的快餐信息太多,无暇思考,即便思考,也多是浅思考。很少有学生能对事物精准地进入,并执著于本质的追求,更不用说拥有独立的思想了。所以,有思想的文章弥足珍贵啊!一旦发现,我必大力推荐之。

 

孔:您刚刚提到“真诚”二字,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俄国的文豪托尔斯泰也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成人世界的文字,拥有太多的“机心”,而眼下流行充斥的各种“排行榜”,更不乏商业的目的。而我们所珍视的青少年的文字,可能在技巧上稍显幼稚,但它们几乎可以在一瞬间击中我们的心灵,唯乎“真诚”二字.

 

“人因思想而伟大,文章因思想而深刻。”此语更是道破了文学与思想的天机。在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能够静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挤榨了,留给孩子们的是如此逼仄。可是,我们相信,再窄的门,都会有人通过。而通过者,将来都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智者。

 

说到您的学生,能否介绍1-2个,您了解到的学生创作作品的或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呢?

 


 

杜:其实感人的故事很多。说说北溪小说社的创社者——赵延彬同学吧。他平时在班级里并不出挑,但我一看到他的随笔,就被这孩子情绪的敏锐与思考的深度所吸引。后来,我把他的几篇文章整理出来,推荐出去发表了。也许这给了他勇气吧,他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提议创立小说社,我看后非常感动,将此信呈给陈军校长,陈校长也为他有此提议而感佩不已,嘱我鼎力相助。正在筹划创社之际,他的父母却趁他学农,跑到学校找我,恳求我不要予以支持,说这孩子从初中开始,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创作或者看小说,对功课一直不怎么上心,他们担心孩子沉迷于文学创作而耽误了高考。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只有攻读理工科才会有出路。我能体谅为人父母的焦虑,但我更理解孩子对文学的这份执著。经过我反复沟通,这对父母终于肯给儿子从文的机会,我也抓住赵延彬爱好文学的心理,以协助他创社为契机,激励他在学习上努力奋进,让他父母看到他焕发的精神面貌。后来,赵延彬不但继续创作了多篇小说,还创编小说社社刊《北溪》,最后顺利考取了大学。

 

孔:您所说的赵延彬的故事,其实在很多学校都发生过。很多有才华的孩子,他们的自发地热爱、亲近、从事文学创作。实事求是地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家庭学校等重重的压力下,不得不终止了对文学的热爱。这真是让人痛心的一个事实。我们的孩子需要写作,需要一棵心灵的大树,给自己乘凉。赵延彬和他们不同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叫杜亚群的好老师,一个叫陈军的好校长,还有一对通情达理的好父母。所以,赵延彬是幸运的。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是文学的生力军。可是残酷的现实往往是越是重点的学校,从事文学创作的孩子却越少。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杜:您说的的确很现实。现在大多数学生身陷应试教育的泥淖,不得不在四平八稳的文字格局中沉沦。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之气,家长老师都急功近利,想方设法出成绩。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没有平静的书桌供孩子驰骋想象,纵横笔墨。这是整个大环境所致,我们无法左右。

 

“越是重点的学校,从事文学创作的孩子却越少”,果真如此吗?我很是怀疑。谁能保证那些在重点学校里热爱文学的孩子,不曾像赵延彬同学那样顶着压力偷偷地创作?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是仍有可能创造局部小气候啊!好比在冬天搭一个暖棚,照样可以培育出鲜花,或者在沙漠用滴灌技术,也可滋养出一小片绿地。虽然今天,文学和诗歌一直在被边缘化,但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青春勃发的人,谁不想要怒放的生命?我确信,总有那么一些年轻人把文学融入自己的生命,始终在认真地读文学,认真地读诗,认真地写作。所以,我不会因眼前的衰景而失去希望,我仍将一如既往地热爱我的文学社团事业。

 

孔:您提到了文学社团的情况,其实在当下的中学的学生社团中,文学社团也可能已经被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了。市北中学的文学社团能够一枝独秀,肯定与您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关。在您的精心培育下,到了今天,市北涌现了象罗轶群(《逃·病》一文的作者)、孔亦婷(《北国之子》一文的作者)、周桐(《给你的情书》一文的作者)、杨岚珺(《婴宁》一文的作者)、张宇凡(《我就要归于沉默》一诗的作者)、赵倬成(《夜月独坐》一诗的作者)等这样一批年轻而很有特色的学生作家,这在上海的重点高中里,是十分罕见的。我们的执行主编余党绪老师,称之为“杜亚群现象”。请问您在中学文学社团的培育过程中,有什么独门秘籍呢?

 

杜:余老师谬赞了,我哪有那么强大的小宇宙来形成一种现象呢?市北中学文学社能有今日之气象,全得益于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就我个人而言,在培育“溯光”的过程中,始终牢记“学生办、学生写、学生看”的办刊宗旨。要说指导经验,倒是想分享两条。第一条:指导老师要“无为而治”,让学生有所作为。文学社是学生创立的,是他们兴趣所在,也是他们施展专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是主角,指导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个化妆师,为他们的精彩亮相增光添彩而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我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愿以自己所谓的“指导”障碍了学生,让学生失去自主意识。我情愿“无为而治”,让社长们有所作为。无论如何,他们必须自己决定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为了社团的发展,不得不绞尽脑汁精心组织策划。自己做主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却能让人迅速成长。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文学社里的每个分社社长经过一个学期的历练,都有独当一面能力。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奇怪:既然是学生自己在搞社团,那么,你这个社团老师岂不是形同虚设了?当然不是,我还是要发挥一点作用的。说说我的第二条经验:指导老师要“有为而作”,让学生有所收益。我会根据不同分社的特点为他们配备了专业参考书籍,使社员“术业有专攻”。比如为词社社员配备王力的《诗词格律》、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等,帮助社员领悟古典诗词创作的门径。再比如,为汉字研究社同学配备了《汉字王国》、《白鱼解字》、《汉字树》等深入浅出的书籍。至于小说社其他分社,我则让社员们自己开列书单,图书馆统一采购,然后在社内漂流,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也会邀请高校的中文硕士、博士来校开设讲座,开拓社员的文学视野.

 

当然,文学社主要还是得多动笔墨。提高社员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就是办刊。哪届社员不想拥有自己编辑制作的作品集呢?哪怕课业负担再重,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写点东西,为出刊笔耕不辍。有的社长还设计了社课,每次社课之后必有练笔,定期汇总整理编辑,不知不觉一本刊物就出炉了。您刚才所提到的罗轶群、孔亦婷、周桐等同学的作品,都是在办刊的过程中里酝酿出的佳篇。

 

激励社员出产新作,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我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您知道的,文章一旦变成铅字,它的意义是非凡的,尤其对于初涉文学的人,这不仅能给他们自信,也能给他们一种归属感。所以,那些一时不能在校外发表的好文章,我也会想方设法刊登在我们自己校内文学刊物上。也许因为这个缘故,不少学生慕名前来,请我帮忙推荐文章。不瞒您说,我们学生文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由此而来的.

 


 

其实,我真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只是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前,能仔细体会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两篇文章。想一想,我们所谓的指导,是顺天致性,使其“硕茂,早实以蕃”,还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是“纵之顺之”、“复之全之”,还是“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培育的方式决定了收获的结果。

 

孔:您所说的“无为”和“有为”,让我想起了老子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文学是需要自由和性灵的,一个好的社团老师,可能更像是一个大海里的护航人,默默地为行船保驾护航。我想,我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北溪”可以发展得这么好了。“杜亚群现象”绝非谬赞,而是一个事实。我很好奇,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持着您把市北中学的文学社团坚持下去,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学创作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它的现实意义究竟有哪些呢?

 

杜:指导市北中学文学社已有十来年了,我见证了一届届学生为追寻文学梦而不懈努力,见证了“溯光”在各类文学社团评比中收获荣誉,见证了它逐渐壮大为拥有六大分社、“一报”“五刊”的文学总社。而“溯光”也见证了我从花信走向不惑,从幼稚走向成熟。可以说,我与文学社一路相伴成长,正是这份深厚的情感,使我得以坚守初心至今.

 

文学创作对于今天的中学来说,它的现实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很大,不好回答。我觉得,文学是这个异常浮躁的时代里的一片纯净的天,文学中的真善美有它存在的价值。鼓励中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为文学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它对德育有影响,对智育有促进,对人格建构有作用。文学创作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人的成长”。虽说学生难以挣脱应试的桎梏与分数的诱惑,但我相信,那些受过文字柔和的触摸,经过文学之美熏陶的灵魂,是不容易在日后的世俗生活里变得庸俗与冷酷的。

 

孔:您的学生的精彩作品让我们大胆想象,您本人也是一个文学的“发烧友”。能谈谈您自己文学创作的故事吗?还想请您用一句话说说您对文学的独到理解。

 

杜:天哪!文学“发烧友”?这想象真的好大胆!我本人至多只算个文学爱好者,还没狂热到“发烧”的程度。平时也就是看点闲书,写点散杂小品,再就是作几首打油诗,填几阙不太像样的词,虽然也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实在上升不到文学创作层面。所以,这方面的故事不太多,我只说一件吧。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散文,讲述了我父亲为了解决我们姊妹仨的睡床问题,而不断发挥智慧,施展动手才能的故事。当时,我妹妹读了就落下泪来,说小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更觉父亲当年的辛劳与不易。这篇文章关乎心,系于情,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因而能动人。我偏爱真诚的文字,所以,也一直要求自己真诚地写作。

 

文学是什么?余老师在《角斗士》发刊词上的诠释——“文学,就是栽一棵树自己乘凉”,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所理解的文学,就是让灵魂诗意地栖居。

 

孔:谢谢杜老师接接受采访,从中使得我们可以一窥市北文学社团可以百花齐放的奥秘。唐代的诗人王勃有一句诗是“北溪蕊尚密,南汀花更多”。让我们也预祝“北溪”小说社和所有的市北中学的文学社团蒸蒸日上,越办越红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