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羞怯的情人》 一种燃烧的情感

 瀞舒凝兰 2016-03-01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何等凄切的场景。在顽劣的哀求和吓唬中,少年的情怀生动而妙趣横生。英国诗人安德烈马维尔的这首《致羞怯的情人》写透了少年的炽热与焦虑。
这首诗的配乐是柴可夫斯基著名的乐曲《如歌的行板》。


致羞怯的情人

作者:安德鲁马维尔(英)


假若有足够的空间和光阴,
姑娘哟,你的羞怯就不算无情。
我们可以坐下来认真思索
该在哪条路上度过爱的时分。
你可以去印度的恒河边,
去寻觅那闪光的红宝石,
我会在汉伯河畔望水悲叹,
会在洪水前十年就对你钟情,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拒绝,
直到犹太人成为基督的教民。
我的爱可像草木缓慢地生长,
长得比帝国的疆域更宽广无垠。
我可以用上整整一百个年头
来凝视你的面庞,赞美你的眼睛,
用两百年来爱慕你的酥胸,
用三万年来崇仰你的全身;
你的每根头发都得爱一个世纪,
待世界末日才窥视你的芳心。
因为,姑娘哟,你值得这般爱恋,
我决不会降低我火一般的爱情。


但是我常常听见在我身后
时间的飞轮正匆匆逼近;
那边哟,那边,在我们面前
是荒野的浩渺、沉寂的永恒。
你的美貌风韵将不复存在,
你的墓中也不会有我的歌声;
那时只剩下虫豸蠹蛆
来品尝你长久保持的童贞,
你高洁的名誉将变为尘土,
我情欲的烈焰也将烧成灰烬。
坟墓倒是个美好幽静的地方,
但谁也不会在那儿拥抱温存。


所以哟,趁你青春的红颜
像清晨的露珠晶莹娇嫩,
趁你绸缪的心灵正春情荡漾,
趁熊熊欲火煎熬你根根神经,
能欢娱之时让我们尽情欢娱,
就像一对相亲相爱的飞鹰,
在狂欢的瞬间吞下全部岁月,
也不让时光来慢慢消磨青春。
让我们把力量溶为一体,
让我们把柔情聚在一身,
让我们为欢乐而奋力搏击,
冲破生活那铁铸的囚门。
我们纵然不能阻止年华流逝,
但可以让那欢乐的佳期早临。


安德鲁·马维尔

(Andrew Marvell, 1621—1678),英国玄学派诗人,出身于教士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站在国会军一边,担任过共和国拉丁文秘书弥尔顿的助手,后当选为国会议员,王政复辟后,继续当选议员,并先后在英国驻俄国、丹麦、瑞典等国使馆任职。他一生写有哲理诗、抒情诗、赞美诗及讽刺诗共50余首。另著有散文若干。


柴可夫斯基和《如歌的行板》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即6号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

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是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主题采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是他的代名词。而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也被称为如歌的行板。
1869年,还是一个29岁青年的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一天,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做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来到莫斯科。当时柴科夫斯基所在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音乐晚会招待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托尔斯泰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