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年看猴:明清名画中千姿百态猴儿们

 宇康阁 2016-03-01

    猴年看猴:明清名画中千姿百态猴儿们

 

    ·以猴为题材的猴画在明清画作中可谓是屡见不鲜

 

    在古代诗歌中咏猴的诗句、篇章为数众多,举不胜数。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的诗句;而另一位大诗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其实,自古以来猿猴不仅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而且也是画家作品中的常见素材。在传世的明清画作中的猴画可谓是屡见不鲜。

    人类的起源一直被认为与猿猴有关。而猴子作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灵性的动物也深得人们的喜爱。从两宋时期开始猴作为一种结合趣味和吉祥寓意的形象开始倍受画家们的宠爱。北宋宫廷画家赵昌虽以“折枝花果”为第一,但也曾痴迷于画猿猴。后来在宫廷画师中甚至出现了以猿猴为主的易元吉。

    画猴在中国画中属走兽一科。由于“猴”因与“侯”谐音,故明清猴画中,多有将“蜂”与“猴”同绘为一体,或“枫树”与“猴”合绘,有“封侯”之意;也有将“猴”画于“马”背之上,有“马上封侯”之意。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猴画大多与“封侯”拜相有关,寄寓着传统士人的美好期许,是吉祥寓意的重要素材。今年恰逢猴年,这里撷取明清时代的一些传世猴画,以飨广大网友。

 

明宣宗朱瞻基《戏猿图》。

 明代画家《行旅图》。

明代画家《西游记图册》。

明代画家《仿赵雍马猿猴图》。

清代画家沈铨《蜂猴图》。

IMG_2231

清代画家沈铨《蜂猴图》(局部)。

清代画家张问陶《双猴图》。

清代画家苏六朋《沐猴图》。

清代画家姜牧《猴戏图》

清代画家章于、章逸合作《五猴九柏图轴》。

清代画家居廉《狨猴》

清代画家《罗汉猿羊图》。

清代画家《灵猴祝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