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少医学影像诊断误诊的对策

 panyunbo 2016-03-01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唯一分系统影像病例库上线哦。小编微信:yxyxfwzx

作者:方国才教授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读片的程序

关于读片的程序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先看临床资料 ,后看影像资料上的图像 ,再下结论;另一种是根据临床要求进行各种影像捡查 (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手段 ) ,认真地分析检查所得的图像 ,然后再酌情地重点回顾临床有关资料作出诊断。


作为临床医师 ,阅读影像诊断的图像 ,自然是第一种程序 ,作为专门从事影像诊断的工作人员则是以第二种程序为宜。 应充分发挥专业读片的经验和技能 ,在图像上多下功夫 ,从图像的分析和研究上去当好临床的参谋 ,从影像诊断的角度去结合临床。


另外 ,影像诊断图像不少缺乏特异性 ,应认真研究影像后再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作出诊断。 而只凭影像 ,不问临床 ,武断地作出诊断结论 ,势必导致一些误诊或漏诊。


二、影像诊断中的讨论

有作者将一个人单独读片与集体读片 (不在人多 ,而在于畅所欲言地充分讨论 )进行比较 ,发现前者误诊远比后者为多。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足见讨论之重要。 我们体会到 ,每人都应自勉 ,不陷入盲目性 ,思想不僵化 ,随时都谦虚谨慎。年轻人要尊重长者的经验与阅历 ,老人应相信后生思维的敏锐。另外 ,影像诊断科室还应扬长避短 ,与兄弟科室大力协作和交流;一方面与影像诊断各专业 ( X 线、超声、C T、核医学、磁共振等 )


技术人员协作 ,另一方面与临床科室加强联系 ,通力合作 ,尤其应强调与病理科及手术者合作和讨论 ,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三、观察者的差异

观察者的差异 ,包括观察者自身的差异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直接关系到诊断的正确与错误。


观察者自身的差异 ,即若干年 (或若干月、日 )前的我和此刻的我的差异 ,与个人学术造诣、阅历、经验、知识面、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科研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与各个观察者的专业、资历、经验、外文水平、资料来源、思维方法、钻研精神、治学态度、以及学科专长等诸多因素有关。


随着科学的发展 ,学科越分越细 ,越专越深 ,无全面之言 ,有专行之实 ,只有横向联系 ,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因此 ,提倡讨论、会诊 ,实为上策。


四、充分认识影像诊断的局限性

无论作为临床医师 ,还是作为影像诊断工作者 ,都应充分认识影像诊断各专业的局限性,切勿对之盲目信任 ,它绝非万能。


应认识到:

(1)影像诊断不等于病理诊断 ,影像诊断各专业检查方法本身就给诊断带来限制、缺陷和弱点 ,应清醒地、自觉地认识这一点;

(2)诊断正确者成千上万 ,理应如此 ,无人问津;但极个别的误诊和漏诊 ,处理不当 ,则可直接影响某医师的威信与形象 ,难以交代;

(3)影像诊断各专业图像形成的机制复杂 ,涉及到成像的物理学、几何投影学、密度分辩力和空间分辩力。可以异病同影 ,也可同病异影,经常导致混淆 ,影像的个性少,共性多,特异性确定诊断的绝对征象极少。


五、影像诊断报告要留有余地

不少作者在研究和总结如何书写诊断报告时 ,都谈到下述问题。

(1)诊断意见千万不要绝对化 ,陷自己于困境之中。应实事求是 ,不做文字游戏。不宜一棒子打死 ,只作出一个诊断意见 ,不如作出三个可能性诊断 (首先考虑 ,其次 ,不排除)为宜。

(2)宁愿多虑 ,切不可漏。假阳性多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假阴性 ,它可导致虚假的安全感 ,甚至贻误治疗时机 ,应时刻加以警惕。

(3)诊断四部曲: 正常、变异与异常;先天异常、外伤、炎症与肿瘤;如是肿瘤 ,分为良性或恶性;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

(4)一些特殊情况应予了解: 常见征象可有少见原因 ,常见疾病可有少见表现 ,少见疾病又可呈现为常见表现 ,等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