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古中医】皮肤病 温之源薮方之临证体会

 我是张伟亮 2016-03-01



前  言

对于温之源薮方的临床应用昨天已在公众号发表过,此方对治疗皮肤病之痤疮、带状疱疹等均有良效,今日就给读者们再次分享运用温之源薮方治疗带状疱疹一案,若想了解温之源薮方的方药组成、治则及症状、治疗线路、方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可在昨日的图文消息中查找哦~~~

带状疱疹案例

患 者:付某,女,25岁

初 诊:2014年12月5日

主 诉:颜面部丘疱疹5天,痒痛。(局部有湿、火、热郁结)

诊:颜面部以右额、右面颊部为主可见红色丘疹及丘疱疹,自觉有痒感,偶有针刺样疼痛;鼻根部及双上眼皮有轻微肿胀。(土不载木,风火相煽,局部湿、火、热郁结)

无明显怕热怕冷;

出汗正常;

口干,晨起口苦,欲温饮,饮后不解渴;(甲胆不降,阴精不足)

饮食较前减少;(土气不足)

有时易烦躁;(甲胆不降)

近日大便干,日1解,排解费力;(阳明降机不利)

小便正常;

舌边尖红少苔,舌体左侧苔有剥脱;(甲胆不降,阴精不足)

脉弦细略数。(阴精不足,相火离位)


诊 断:带状疱疹

辩 证:水不足,土气匮乏,厥阴冰伏,龙雷之火上炎,阳明气血分实热。

治 则:急则治标:引火归元,降甲胆,敛降相火,清解阳明气血分实热。

方 药:温之源薮方去吴茱萸黄芪白术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 3g   熟地黄90g   石  膏15g   乌  梅10g   白  芍30g   酒大黄10g   炙甘草30g

2剂,剂加水150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

二  诊

2014.12.08  二诊

药后面部皮疹好转,红晕消失,疱疹干燥结痂,痒减轻,疼痛消失。鼻根部及双上眼皮轻微肿胀消失;(风火相煽之势减轻,郁热外散,局部郁结好转)

口干及晨起口苦减轻;(甲胆不降,阴精不足)

饮食正常;

有时易烦躁;(甲胆不降)

大便略干,日1解,排解顺畅;(阳明降机不利好转)

小便正常;

舌边尖红少苔,舌体左侧苔之剥脱好转;(仍有甲胆不降,阴精部分恢复)

脉弦细略数。(仍有阴精不足,相火离位)


辩 证:阳明气血分实热基本控制,缓则治本。

治 则:厚土伏火,温化厥阴寒冰,引火归元,降甲胆,敛降相火,清解阳明气血分实热。

方 药:温之源薮方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3g   熟地黄90g   石  膏15g   乌  梅10g   白  芍30g   酒大黄10g   炙甘草3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白  术60g

2剂,毎剂加水150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

三  诊


2014.12.13  三诊

药后面部皮疹明显好转,大部分已脱落,痒感消失,疼痛消失;(风火相煽之势消失,郁热外散,局部郁结基本消除)

口干及晨起口苦消失;(甲胆不降好转)

饮食正常;

不甚烦躁;

大便干日1解,成形,排解顺畅;

小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体左侧苔之剥脱消失;

脉弦细。(仍有里气不足)


辩 证:阳明气血分实热基本消除,续用前法,并加强护根气之力:

方 药:温之源薮方加附片15g  炮姜炭20g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3g   熟地黄90g   石  膏15g   乌  梅10g   白  芍30g   酒大黄10g   炙甘草3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白  术60g   附  片15g   炮姜炭20g

2剂善后。毎剂加水150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

随访未复发。

病  机

水不足,土气匮乏,厥阴冰伏,邪阳盛行(龙雷之火,其实在这里就是水寒不藏龙、水浅不养龙之龙火结合),外燔或上炎,(导致)阳明气血分实热。

1.下焦阳气不足--阳生阴长,阳生阴不及,---阴精不足,阴不抱阳-----------水浅不养龙;

2.阳气不足,厥阴冰伏,厥阴下陷,厥阴中化过度化火直升----蕴阻南方--水寒不藏龙。

3.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内经》对于温病的认识


《生气通天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语,《内经》又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温病正宗曰:

【冬令严寒之气,为寒水司天之正气,特其气严寒过甚,或人之居处衣服欠暖,或冒霜雪而出外营生,即不能御此气耳。是以寒气之中人也,其重者实时成病,即冬令之伤寒也。其轻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皮肤内侵,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迨至内热积而益深,又兼春回阳生触发其热,或更薄受外感以激发其热,是以其热自内暴发而成温病,即后世方书所谓伏气成温也。

大凡病温之人,多系内有蕴热,至春阳萌动之时,又薄受外感拘束,其热即陡发而成温。

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1.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2.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3.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比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4.“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少阴太阳从本从标”。

彭子益先生论相火

彭子益先生曰: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清·王松如对温病的认识


“肝胆乃发温之源,肠胃乃成温之薮。”

“肝胆为发温之源,阳明为成温之薮。”

杨粟山曰:“风寒之邪,始中太阳者十八九,温病之邪,直行中道,而起阳明者十八九。”

医生简介

刘保平,男,52岁,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国家著名中医吕英教授第105弟子。现为庄浪县中医医院皮肤科主诊医师。曾在北京中医医院、北京赵炳南皮肤病研究所研修皮肤病临床一年,三年来在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古中医疑难杂病治疗中心”培训学习两次。先后荣获“庄浪县名中医”、“甘肃省基层名中医”荣誉称号。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病,并对一些内科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外科、骨科术后病人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办公地址:庄浪县中医医院住院部二楼皮肤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