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而新动力的形成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难题,如结构性产能过剩和高库存、高杠杆等。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釜底抽薪之举。 我国经济既面临重大的结构性矛盾,也面临重大的体制性矛盾,如果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优化结构、转换动力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甚至可能遭遇重大挫折。 比如,导致产能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体制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保护,在繁荣期很容易导致投资过度、产能多度增加,而在调整期,进展则十分缓慢,形成大量僵尸企业,等待政府救助。一旦形势好转,又重复投资冲动、产能过剩的循环,由此问题越积越多,资源配置被严重扭曲,PPI持续走低就是其直接反映。 因此,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僵尸企业问题,让其破产或进行资产重组;必须深化国企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据《半月谈》2016年第2期) |
|
来自: 昵称3109909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