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这款破案“神器”帮税务局追缴税款2.3亿元!

 刘刘4615 2016-03-01
2016-03-01 国家税务总局


  面对虚开手段日益呈现团伙化、智能化和隐匿化的趋势,检查人员升级选案与办案手段,以“金山模型”为武器,科学量化虚开企业的本质特征,一举锁定涉案企业的虚开行为。“金山模型”应用以来,金山区国税局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抓捕犯罪嫌疑人200多人,追缴税款2.3亿元。


  

  2015年5月,上海市金山区国税局稽查局和金山区公安经侦部门紧密配合,破获上海M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上海Y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案件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036份,金额6900万元,税额近1200万元。

  

“金山模型”锁疑点


  2015年,金山区国税局稽查局启动打击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动,依托“金山模型”,摸排企业虚开发票风险点。

  

  “金山模型”为该局2012年开发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监控系统,以销项发票交易频率、销项发票金额分布与销售对象离散程度为核心指标,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独有的“购销稽核链”建立识别风险、发现虚开轨迹的平台,将虚开发票特征转化为具体指标,有效识别虚开发票企业。

  

  通过筛查,该局发现M公司存在诸多涉税疑点:开业4个月,销售额从42万元增至近1800万元,税负率畸低,货源集中,销售分散,上下游业务均没有运输费用支出。通过对M公司的涉税数据分析,税务人员进一步锁定M公司存在重大虚开发票嫌疑。金山区国税稽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初步制定从企业银行账户入手,调查上下游企业的票流、货流、资金流及运输单据核实业务真实性的思路,对M公司展开立案检查。

  

百般推诿拒配合


  专案组立即通知M公司法定代表人前来接受检查,但对方屡次推脱。在检查人员对其阐明拒绝检查的法律后果后,M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张某方才现身。张某称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其父亲,企业主要经营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存在税收违法行为。

  

  根据检查预案,检查人员突击调取了M公司账册凭证。经整理发现,M公司购进的手机数量、型号与销售的手机数量、型号不匹配,且M公司主要供货商为外省市6家大型通信设备销售公司,但凭证中没有相应的运费单据。初步交涉中,张某声称M公司购销商品主要通过快递运送,从未索取过运输发票,并始终坚称M公司是合法经营,面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也矢口否认。

  

银行账单显蹊跷


  在并未获取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检查人员尝试从M公司的企业账户入手寻求突破。检查人员即刻前往M公司开户银行调取其对账单明细,分析发现其转出的钱款基本都被转入了一个叫刘某的个人银行账户中,而刘某则是M公司已离职的员工。

  

  检查人员调取了刘某个人银行账户对账明细,在逐一比对分析后发现,M公司在收取货款时,先将货款转入刘某个人账户,再通过刘某账户转至其他100多个个人账户;支付货款时也经由刘某账户转至M公司,再打给对应供货商。M公司的企业账户虽对应着销售,也都有金额相符的钱款转入账户,但是在钱款转入的当日或次日,等额的钱款又都被转出,导致M公司企业账户上从开业至今都没有余额。

  

  M公司的受票方大部分是上海企业,检查人员利用“金山模型”反复比对发现,这些公司与M公司有多笔交易,100多个个人账户也都对应着购货商的法定代表人、财务和股东,看似存在资金回流迹象,但只从单笔资金进出差额无规律可循,难以确定虚开。

  

  在大量的数据表和对账单中,检查人员通过梳理发现,M公司所涉及的资金没有采取一次性回流货款的方式,而是采用扣除4%~6%开票费后,将货款多次分批回流至个人或分散回流至多个人员的隐蔽手法收取手续费。

  

深挖细查现原形


  M公司开业时间虽短,涉及金额相对较少,但张某面对检查人员的质疑却能够应对自如,且作案手法娴熟,案件应该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检查人员再次运用“金山模型”进行搜索,另一家企业Y公司被挖掘出来。Y公司已开业两年多,销售额约1.5亿元,且Y公司的财务人员竟然就是从M公司离职的刘某。

  

  利用“金山模型”,检查人员对M公司与Y公司的经营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发现其进销项构成和货款处理方式高度重合。检查人员亮出多方证据后,张某不得不承认Y公司的实际经营者也是他,M公司和Y公司为关联企业。

  

  种种证据直指M公司与Y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重大嫌疑,在铁证面前,张某无法狡辩,于2015年5月到金山区国税局稽查局交代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实,并向金山区公安经侦部门投案自首。

  

  通过对受票企业涉案发票的检查,专案组查实张某单独或伙同胡某、焦某2人为45家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实。2015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某有期徒刑10年。日前,金山区国税局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对M公司和Y公司虚开发票涉及税款共追缴1900万元。

  

  “金山模型”显示了巨大威力,自该模型应用以来,金山区国税局稽查局与公安经侦部门联合,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抓捕犯罪嫌疑人200多人,追缴税款2.3亿元。


要案点评
         
技术的力量
  近年来,通信手段中群发功能的广泛运用,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分子带来了庞大的“市场”,使得虚开企业呈现出销售对象流动性强、发散程度高的特征。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隐蔽性,虚开企业逐渐减少大额大单虚开业务,采取小额多单的方式规避税务机关的风险监控,使得虚开企业在销售额持续增长、税负率低下的同时,呈现出销项发票金额小、进项相对集中的特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虚开案件呈现出的新特征,金山区国税局稽查局紧扣金税系统进销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分析,确定三大核心指标,充分整合金税数据和征管系统数据,成功开发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防范选案系统,即“金山模型”。该模型把虚开行为的本质特征提炼为数据指标,并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再通过开发操作软件的方式将这些稽查经验固定下来,真正做到了有效防范虚开风险。
  该模型具有三项优势特点:
  其一,精准打击虚开行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外在表现为税负率低,申报金额少等等,一般来讲,很容易想到从征管系统中查找纳税情况异常的企业。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掌握虚开的本质,导致打击面太广,准确度很低。“金山模型”选案的根本出发点是“以票控税”,总结归纳出虚开票行为在增值税发票上的独特规律,紧扣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核心,在进销项数据中挖掘疑点信息,打击虚开行为更为精准。
  其二,有效打击团伙作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案的背后,往往是若干家企业团伙作案,当其中某一户企业案发后,其他利益团伙依然能逍遥法外。“金山模型”选定涉案企业后,通过了解涉案企业的大宗开票记录,掌握与之有密切经济利益往来的潜在目标,发现虚开团伙,利用其经济利益链条顺藤摸瓜,将虚开团伙一网打尽。
  其三,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金山模型”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情况,识别企业的虚开风险。任何企业的金税工程数据,都能够被利用于本模型中进行选案。尤其是在其他纳税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只要确保进销项数据完整,模型就依然发挥出色,具备非常好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各地区的金税系统数据格式一致,所以该模型适用于各类不同地区,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非常适于对外推广使用。
  点评人:吕世春,上海市金山区国税局副局长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