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的阅读学习为什么要追求“目的性”

 书里春秋长 2016-03-01


上一篇文章你适合读什么书?我们聊完了阅读的种类:

  • 主食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 美食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也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
  • 蔬果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很像是饮食里的蔬菜、水果。我们又可以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 甜点阅读,和前面三种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不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不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也不为了参考或查证,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里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

有了这个分类,很多小伙伴就已经按耐不住,要准备“大吃一顿”了,但是等等,在去找书来读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


1、读书要有目的

你会说,每本书都要讲目的太夸张了吧?
但是没有目的,阅读就会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我有时间了,我会读读书的”,那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时间,我们就根本不会读咯?

比如:

商业类的书你是为了提高自己某方面的技能;
思想来的书帮你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
工具类的书帮我们了解某些词句的定义;
武侠枪战间谍加爱情的书是让我们消遣时间的;


2、有了目的,你才会去选书

我看到同事做的PPT好高大上,相比我自己做的好难看,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得去找@秋叶 学习一下PPT,要不先买本他的书来读吧;
最近老大安排我为新厂区做智能化的方案,物联网传感网到底要用到哪些技术呀,我得去买几本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应用类的书籍研究一下;
IT部门的服务投诉率一直很高啊,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大家在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嗯,不如买几本职场沟通类的书籍,在部门内拆书一起学习好啦;
··· ···
带着这些目的,你才能衡量一本书是花钱买呢,还是去图书馆借,或者在网上下电子档。成本和收益在我们脑海里是会权衡的,小六一直是只要目的强烈,我坚决是选择购买,如果不是很强烈,目的只是了解,那我会选择图书馆先借,看完不错,立马买。
对于消遣类的书籍我会选择用kindle在亚马逊购买,免费甚至一两块钱就可以搞定。如何看完觉得很好,也会买一本纸质的书收藏备用。
15年买了300多本,花费了将近10000块钱,但是读书带我的收益远远不知这个数。参加过培训的朋友都知道,一天的线下培训课程,都是好几千呢。买书产生的花费比重相当小了。


3、有了目的,你才会找方法

当然买书的钱的开销并不是大头,阅读的成本最高的还是时间。我们很多小伙伴阅读困难就卡在时间上,上班工作忙经常加班,下班还有一堆事儿处理,给阅读的时间就只剩下一句话:“有时间我会读读的”。
我们每天刷手机的时间肯定超过4个小时吧。

不管怎么说,有了目的之后,是可以节约你的阅读时间的。
有了目的,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你就会选择哪些看,哪些不看了。
你就会想办法搞清楚一本书里面哪些内容和你的目的很贴合,哪些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阅读方式就自然而然了:阅读对我很重要的(和目的贴合的),忽略哪些对我不重要的。



这种选择其实有一个很有利的理论支撑,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的“80/20法则”,我们80%的阅读成果是从20%的书中获取的,我们也可以一说,一本书的80%重点内容,我们只需要阅读20%的章节页就能得到。


4、为了高效达到目的,所以我们需要检视阅读

明白了80/20法则,那问题接着来了,我们怎么知道一本书里面哪些是对我们重要的,哪些对我们不重要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的检视阅读方法了。
任何一本目的性的阅读,都可以检视阅读的简单步骤来了解整本书:

  • 查看前言
  • 目录
  • 后记
  • 作者自序

把整本书的结构映入脑海,通过检视阅读我们能知道: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一本书大概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讲了什么;



5、给阅读目的设置阅读时间限制

我们习惯了顺其自然的把一本书读完,没有对阅读的时间做强制的要求。
但阅读有了目的,有了选择,就有有了实现SMART原则的基础。
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读完都可以,意味着你永远也不会读完。因为我们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学习的潜能。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阅读的目的是每一个追求高效的学习者应该练习的技能。

那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
本田真之的《高效阅读法》认为一本书一个小时适合下列书籍:

  • 以强化你已经具备的知识为目的的书
  • 成功体验/经验谈
  • 自我启发,激发潜力的书

如果是挑战全新领域,或者读特别厚重的书,可以花费的时间做相应的调整。就像吃一个大包子和一个小笼包一样,你设定的消化的时间肯定不一样。

小六一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设定时间限制,于是就利用番茄钟(25分钟)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阅读时间最多进行4个番茄钟,也就是两个小时。通过番茄钟和记录表格,我能很清楚的知道我的阅读速度。


阅读甘特图


有了时间限制,我就会自己选择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一本书要大概要花6个番茄钟,那我就会选择拆分成两天来进行阅读,或者利用中午饭后30分钟,临时增加1个番茄钟。

最后

所以你看,有了阅读学习有了目的,我们就知道如何选择书籍;
结合检视阅读,我们带着目的选择读一本书的哪些部分;
为了目的的有效执行,我们结合番茄钟和阅读甘特图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和进度;

阅读是最划算的自我投资,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实现低投入高汇报的杠杆效应?
先给自己一个阅读的目的吧。

END.
原创版权,转载请私信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