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灾难”是人们在提及日本人口状况时最常使用的词语之一:社会日益老龄化,有大量的无性夫妻,新生儿越来越少,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人们推迟生育——但是情况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糟糕吗? 26日,日本内阁公布了去年10月1日起进行的2015年国势调查结果(国势调查每5年进行一次)。本次调查显示,日本总人口数为1亿2711万人,比2010年调查时减少94.7万人。这是1920年日本开始国势调查以来,首次出现人口总数下降,减少率为0.7%。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的死亡数大幅增加,人口自然衰减趋势不断加剧。根据联合国2015年的统计,日本的总人口数在全球仍然排名第10位。 共同社 2月26日报道称,日本总务省分析认为:“每年死亡人数高于出生人数的自然减少约20万人。但是,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有所增加,所以人口自然减少数量远高于此。” 报道称,人口减少的39个道府县中有33个道府县的降幅扩大。降幅最大的是秋田县,达5.8%;其次为福岛、青森、高知。另一方面,东京圈(埼玉、千叶、东京、神奈川)人口增加约51万,总人口达到3613万人左右,东京单极格局依然持续。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日本人口数量排名世界第10位。在这10个“人口大国”中,仅有日本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人口数量出现减少。 而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60年,日本人口数量将减少至约8674万,其中,近40%人口届时将年满65岁。 研究所一名官员说:“随着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不再结婚生子。加上前往日本移民者数量极少,这一人口减少的趋势恐怕难以很快改变。” 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难以扭转日本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 《产经新闻》27日刊发题为《“日本消亡”的危机感》的文章称: 日本已经进入人口减少社会模式。这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伴随着少子化的加剧,育龄妇女人数迅速减少。即便现在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有所改观,但仍然无法阻挡整体出生数量的下滑。 如果照目前的趋势下去,200年之后日本的人口数量将减至1400万人,300年后将少于450万。可以说日本正在悄无声息地消亡。 为了应对人口减少,安倍政府去年9月底提出“建设一亿总活跃社会”的施政目标,以阻止少子老龄化,使日本人口50年后仍维持在1亿水平。 日本政府希望,日本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量能由目前的1.42提高到1.8。为了提高生育率,日本政府推出多项新法,保护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权益。安倍内阁还设立了“一亿总活跃社会担当大臣”,由官房副长官加藤胜信出任,负责各种跨省厅政策的统筹工作。 然而,目前来看,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仍难以扭转。 日本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高学历化、未婚多、晚婚多、企业劳务派遣制度导致就业状态变化、加班补贴削减等导致低工资等。 一些专家认为,一旦生育率降低,形成低生育文化,即使再采取措施鼓励生育,效果也极为有限。 此外,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随着社会观念转变,日本年轻人不再追求成家立室,更注重职业、独立和个人生活,日媒将之形容为“无性症候群”。 人口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严酷的问题就是劳动力不足。 据官方统计,2010年,日本每3名劳动力供养1名老人,到2055年,每1名劳动力就要供养1名老人。截至2013年10月1日,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比例首次超过四分之一。随着日本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年龄将超过65岁,日本老龄化程度还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而劳动力不足,不仅影响经济,更直接影响着国防和防灾。 众多老人在灾害面前束手无策,而自卫队、警察和消防员等特种职业又无法确保人力来源。在东日本大地震那样的大灾害面前,人力是救援的根本。 另外,由于人口减少,远离国境的离岛无疑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闲置土地。无暇顾及的领土范围越广,国家安全的根基就越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