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盛昌:从教育目标实现视角看信息技术

 叶老师YP 2016-03-01
导语
唐校长的牛,不是因为他曾经是上海中学的校长,而是上海中学在他手上才发展成全中国最牛的学校;唐校长的牛,更是因为他的价值在退休后同样被市场充分验证:创办了上海星河湾等三所双语学校,均名列上海民办学校前五,以特立独行的教育理念进行民办教育创新实践。
 
唐校长认为,信息技术不可能在学科目标这一层面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风格等方面的影响非常大。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和老师的都要转变;其次是要求学科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压缩时间成本,把无用的、低效的内容压缩掉,以便提供课题研究和专门课程的时间。
 
本期内容是根据1月6日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创始成员王蓉(北大中国教育财政所所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永红(BB中国区CEO)、尚冠军(创客总部合伙人)在上海对唐校长访谈整理而成。



唐盛昌:从教育目标实现视角看信息技术

1

 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


要评价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真正的提升,就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学科学习,我国提出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四基要求就是以学科学习为教学目标的;

第二层面是对人的影响,比如学习平面几何课程,从知识的角度讲实用性是在下降的,但换个视角,从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角度讲,确实是有很重要的。实际上学习任何一个内容都会对人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层面已经超过了学科学习本身,是对个人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层面是更高的哲学层面,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教学目标,超越了一般的日常生活角度。
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教学目标都是学科层面的,这一层面的内容可以清晰测量,第二层面更多的是定性的概念,而第三层面的价值判断在哲学层次思考的思路就更高了,一般人不会非常清晰的感知到。

2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信息化手段对教育的作用


从国际上的主流观点看,还没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够促使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如何判断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呢?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的角度分析。

信息技术不可能在学科目标这一层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某种技能,主要不是信息储存,而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这是一个不断训练、操作的过程。比如解题,计算机可以为一个解题很熟练的学生提供什么帮助呢?最多是出几道题,题目还比较死,作用非常有限。因此,信息技术最主要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在这一层面。

我认为信息技术主要作用于教学目标的第二个层面,从今天的结果看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风格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年轻一代都在用手机处理问题,记笔记、写文章等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变化,大家都在用微信,非常便捷,这背后是思想方式的变化。然而这一层面的目标达成在教育评估中是没有的。前段时间炒得很热的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视频,就是从学科层面做比较,中国的教育方式当然很厉害,但是把第二层面的评估放进来就很难说了。国外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科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提升了教育对人的影响这一层面的要求。在跟美国讨论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时发现,他们也没有具体落地到学科教学上,信息技术从哪个角度切入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在还是脱节的。

价值判断等哲学层面的教学目标是中国人不大考虑的,IB课程中信息技术包括两门课,一门课是计算机科学,是技术性的,另一门课是全球视野下的计算机,是人文性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述计算机出现后引发的人文方面的问题,包括一连串的伦理问题。中国大多从技术角度思考问题,从人文、伦理、社会等角度对问题的思考是非常少的。

3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学科教学是培养思想、方法、技能、知识的,国际上有接受式教育和探究式教育两种主流学科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下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国内以接受式教育为主,我们看到很多教室都配备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国外就没有。接受式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促进效率、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实际上国内的信息化大部分都是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在国外与同行交流时都很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国外的探究式教育看重的是交流、讨论,信息技术可以使交流打破空间障碍,国外大量的信息化工作都在优化网络,以便交流更顺畅。而国内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是畸形的,一直强调如何把应用端做的更好,并不注重网络本身,忽略带宽和网速的问题。现在到学校去参观,演示课上的一个班对带宽、网速、流量的要求都可以满足,但如果作为常态化应用,全部班级同时使用网络就会瘫痪。

国外的教育信息化厉害在网络本身,低成本、速度快,我们现在研发出特别多五花八门的应用,到底有多少用户在用并不清楚,而网络本身并不强大,资费高,我认为这是目前教育信息化遇到的非常大的瓶颈。

4
如何向探究式教学转型

刚刚介绍了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学科为中心,第二个层次是以人为中心。从教育的大趋势看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但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很难量化,而且与以学科为中心之间存在矛盾。比如采用大量讨论的教学方法时,课堂效率大幅度降低,老师控制不好的话课堂教学会散掉,看起来不如学科教学效率高。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学校和老师的思路都要随之转变,这是问题的核心。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呢?既不能直接从最基本的地方硬转,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学方式在知识学习方面确实是高效的,只是欠缺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培养,在基本教学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另外开辟了一块新的部分——所有学生都要做课题。

中学生做课题跟大学生和研究工作者做课题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按照对大学生或者研究工作者的标准做课题,对中学生来讲肯定是要求高了,是不对的。中学生做课题要考虑人的发展因素,在知识不完备、设施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做课题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改进其思维方式。中学生做课题的明显特点是边学习边探究,与高校里开拓性的创新探究不同,中学生课题更多的是学习性探究,学习、补充不具备的知识。所以星河湾设置了“专门课程”,这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完整的架构体系,而是为学生课题定制的课程,每个学生围绕他的课题开展学习,老师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共同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究,学校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做到科学、合理,而成果的高低并不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在不改变现有应试教学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附带专门课程的学习,人的发展问题通过这条途径就解决了,这样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就很小了。

不过这种方式要求学科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压缩时间成本,把无用的、低效的内容压缩掉,以便提供课题研究和专门课程的时间。这样学科教学的老师反而教的更好,学生也学的更快了。没有改变原有的应试教学方式,学生、家长都接受了,高考成绩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提高了。

2011年我出过一本书,在一届学生中采访了100个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你感到最有收获、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由学生口述,编写组整理好后学生再修改,以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书稿完成后学生们都进入大学了,加上大学名字后正式出版。所有被采访的学生没有一个对学校的规定课程有什么感觉,全部都是对课题研究等课外的内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目标必须进入到第二层次,甚至是第三层次了。但是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下实现这种转变必然与国外不同,全盘照搬国外基本都是失败的,星河湾保存了原有教学方式的精髓部分,又把新内容用很低的成本开发出来,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来源:创客总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