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悲观主义思潮辨析

 昵称14979747 2016-03-02

  二、社会型技术悲观主义

  十九世纪以来,在技术发展、技术革命导致社会发生巨变、技术的作用和功能异常突出的情况下,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派和一些技术哲学家、社会学家从社会学、文化学角度对现代技术进步进行哲学反思,在揭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技术悲观主义倾向。

  1.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派的技术悲观论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兴起、并在二十世纪产生巨大影响的、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它们在对待科技发展及现代文明的悲观论调上,如出一辙,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如尼采的“超人意志论”、文化——历史主义的“西方没落论”、新托马斯主义的“原子时代恐惧论”、存在主义的“技术框架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奴役论”、现象学派的“欧洲科学危机论”等。尤以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整个存在主义,可以说是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人和社会副现象的哲学反射。德国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把人类命运的悲惨境况归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恶果。他指出,技术在今天所支配的已经不只是烟囟林立的大城市,不只是整个工业园,同时包括人原先没有转让的隐秘的内在生命〔4〕。他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框架”(Gestell),即把人、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纳入某种规范系统中去将之展现出来的方式。这种展现方式(即框架)使得现代社会中个人趋于消失,人找不到自己的本质。海德格尔强调说“技术在本质上是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一种东西”〔5〕。如果人不想让技术的急剧运动带来灾难, 就必须转向自我,摆脱框架,这或许要等上三百年不止吧。他悲叹道:“我们瞻望着不出现的上帝而没落”〔6〕。

  法兰克福学派以其突出的“社会批判理论”著称于世。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现实,其代表人物法国的H ·马尔库塞认为,正是技术的进步成了压抑和摧残人性、干预人的自然生活的主要力量,正是技术的操纵,使个人成了没有反抗性和批判性,只满足于物质追求的“单面人”,社会成了没有反对派、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使整个的人(肉体和灵魂)都变成了一部机器,甚至只是机器的一部分。不是积极地、就是消极地在他的工作时间里和业余时间里为这一制度效力”〔7〕。 他把这一倾向概括为“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扩大的奴役”〔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