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别比失衡未尝全是坏事

 wwx1944 2016-03-02

 性别歧视是一种盘根错节密不透风的文化,各个环节紧密地扣在一起,作为个体,要想突破重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比方说三十年前农村的男孩偏好,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儿子,你就在那个村子里没有立足之地,各种流言蜚语,各种冷嘲热讽,各种制度压迫,逼着你非要生一个儿子不可。

 

在那样的环境下,指责个体是没有意义的,谁又能抵挡住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是失衡的,有一些地方,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了,每出生一百个女孩,就有一百五十个男孩出生,甚至更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中国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3376万。

 

那些当年哭着喊着生儿子的家庭,做梦都不会想到,等他们的儿子长大了,婚配却成了天大的问题。我虽然不赞成社会舆论对天价彩礼口诛笔伐,但每当看到这种言论,我都会暗自高兴一番,性别比失衡毕竟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妇女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提高了。

 

某专栏作家撰写了一篇长文,对我这种看法予以否认,说即使彩礼再高也不能否认买卖婚姻的实质,还是把妇女当成了能够买卖的货物。我觉得,性别平等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迈,从当年的廉价货,到如今的高档货,这就是社会的点滴进步。

 

货物这个词用到人身上确实很难听,但我实在是不相信,仅仅把男女平等定为基本国策,妇女就能自动地与男性平起平坐。性别平等需要一个西行取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筋斗云就能大功告成。

 

对中国政府而言,我个人觉得,谈论当前面对的困境要比谈论之前取得的成绩更有意义。中国是一个持续了好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国家,要打破性别等级秩序绝非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有妇女权益保障法,我们反对家庭暴力法,我们其他的法律里有促进性别平等的条文,但这远远不够,还没有到该喝庆功酒的时候。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悲观,性别平等之路虽然荆棘丛生,但自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当“男孩是建设银行,女孩是招商银行”之类的段子在农村流行时,农村的新生婴儿出生性别比是在改变的。与农民讲性别平等的大道理基本没用,但只要现实逼迫他,即使是千年的传统他都会想办法转变。

 

我的妹夫是天主教徒,按照他们天主教以前的规定,本教之内才能婚配。但是,严重失衡的性别比,逼迫着他们放弃原有的规则,娶像我妹妹那样的不信任何教派的女子为妻。而根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有男性讨不到老婆,只好到女方家做倒插门。倒插门当然不是性别平等,但用历史的眼光看,大量倒插门的出现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必经之路。

 

中国没有大规模的性别平等教育,但是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的绝大多数家庭,婆婆与媳妇的关系已经颠倒了过来,谁都不会否认,当年的媳妇如今的婆婆,成了农村最悲催的群体。媳妇孝顺婆婆也好,婆婆伺候媳妇也罢,都与性别平等相去甚远,但站在媳妇的角度,何尝不是妇女在家庭地位中的提高?

 

我只是说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不是说妇女从属于男方的根本做了改变。有人说,娘家得到的彩礼越多,妇女受制于婆家越甚。我觉得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除了极端的案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处境是在改善的。我小的时候,男人们打老婆是用鞭子往身上抽,现在这种情况恐怕是要绝迹了。

 

毫无疑问,这是性别比失衡与改革开放的双重作用。三十年前,妇女挨了打没有地方去,只能咬碎钢牙把委屈咽到肚子里,现在随便抛几个媚眼,一大堆男人等着接盘呢。即使是不想再依赖男人,买一张火车票,就能到城市混口饭吃。

 

不稀罕老婆,总得心疼真金白银吧,把老婆打跑了,讲真有能力再娶一个?对于绝大多数农村男性来说,估计没有那个能力。男多女少的现实就摆在那里,即使她们不去城市里,即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婚配,总有一些男性要剩在哪里。你以为那些农村男性菩萨心肠愿意娶智障女为妻,还不是他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我从来不否定近百年来妇女地位的提高,我只是觉得这点进步远远不够,与真正的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距离。那些指责妇女地位高到天上的人,一定是看到了妇女的变化,一定是感受到了自身权利的缩减。我觉得这是好事,总比天下人一提到妇女就摇头叹息强。

 

在这篇文章的开篇我说过,性别歧视的文化密不透风,个体要想突围极其困难。但是,如果这种文化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危机,多米诺骨牌就有可能会被推倒。而性别比严重失衡创造了这个条件。

 

性别比失衡未尝全是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