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建设的途径探讨

 郑兴故里 2016-03-0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基层审计机关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审计质量建设。

一、健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


审计质量管理制度要做到全面覆盖,管用好用,不打折扣,达到“齐”“精”“严”。要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度、审计执法公示制度、审计执法督察制度、审计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审计质量风险防控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计划管理制度、审计项目复核制度、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审计项目评优制度、审计统计上报管理制度、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审计整改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联网审计操作规程、计算机审计操作规程、预算执行审计操作规程、专项资金审计操作规程、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政府投资审计操作规程、审计调查操作规程、政策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审计执法实务手册、审计实施方案模板、审计报告模板等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二、健全审计流程管理


审计流程管理要做到抓住节点、环环相扣、件件到位。要加强审计准备阶段流程管理,组成审计组、网上建计划、网上分解项目、制发审计通知书要依序进行,制发审计通知书要做到审计组起草、业务科长审核、法规科审理、分管领导签发、审计人员送达、审计组上传审计通知书到办公室、综合科、法规科、监察室留存;要加强审计实施阶段流程管理,审计进点要召开进点会,相关人员必须出席,相互介绍情况,签订双向承诺书,张贴审计公示;审计开始一周内,审计组要制订审计实施方案,经业务科长审核、法规科审理、分管领导审定后实施;审计实施方案调整要报批,重大审计情况要及时报告业务科长、分管领导、局长;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要起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经审计组长复核、业务科长复核、法规科审理、分管领导审核后,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要加强审计结束阶段流程管理,审计资料、审计报告代拟稿、审计决定代拟稿要经审计组长复核、业务科长复核、法规科审理、分管领导审核、业务会议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的同时,上传到办公室、综合科、法规科、监察室留存;要对审计要情专报、审计整改情况反馈、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案件线索移送、审计处理建议书移送、审计情况批示采用、审计统计上报、审计档案归集进行管理。

三、健全审计复核审理


要完善网上审理,审初,审计实施方案要由法制部门网上审理,按审理意见组织实施;审中,审计掌握的审计证据、审计底稿要由法制部门网上审理,按审理意见作出相应安排;审后,审计资料、审计结果性文书要由法制部门网上审理,按审理意见进行调整,严守各环节关口;落实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组长要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进行复核,对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进行把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回复意见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复核,把握审计资料、审计反映、审计处理质量关;法制部门对业务部门复核情况进行审理,出具审理意见,监控审计质量;分管领导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进行审核,提出相关意见;形成层层把关的质量防控体系。

四、健全审计业务会议


要明确会议形式,重要审计项目召开大型业务会议,参加人员为局长、副局长、总审计师、其他局领导、业务科长、法规科长、审理人员、审计组长、项目主审、其他有关人员;其他审计项目要召开小型审计业务会议,参加人员为分管业务局领导、分管法规局领导、业务科长、法规科长及审理人员、审计组长、项目主审、其他有关人员。要明确会议内容,审计业务会议要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代拟稿,以及其他一些重大审计事项进行集体审定,要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事实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其他需要审定的事项等进行讨论,逐项给予审查,作出会议决定。要明确会议程序,对已经完成现场审计的审计项目,一般要在法规科审理后10日内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召开审计业务会议时,先由审计组长(或主审)汇报审计情况,参会人员逐项展开讨论,取得会议多数人同意后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要明确会议责任,审计业务会议记录及审计业务会议决定应全面、真实反映集体研究的意见,参会人员应在会议记录上签字认定;审计业务会议要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涉及的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审查把关;对审计实施中出现严重过错的,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业务会议决定出现严重问题的,要根据情况给予问责追责。要明确会议成果,审计业务会议应当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决定,由主持审计业务会的局领导审签;审计业务部门根据审计业务会议决定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报送相关领导签发。

五、健全审计质量检查


要加强审计质量自查和检查工作,业务部门要对本年度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审计机关要对本年度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抽查,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上年度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抽查,抽查项目要涵盖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以及上级安排、本级自定、党委政府交办的项目,抽查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要规范审计质量检查内容,要制订审计质量检查方案,制订审计质量评分细则,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法手段、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书、审计程序、审计文书档案、审计职权制度等内容实行量化评分;要强化审计质量检查成果运用,自查阶段要边查边改,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抽查情况要整理汇总,进行通报,树立正反典型,提出整改要求,迅速加以改正。

六、健全审计项目评优


要加大审计项目评优力度,组织全系统审计项目评优,推荐参加上级审计项目评优,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要加大优秀审计项目培优力度,各级审计机关及各业务部门要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分析所实施的审计项目特点,选择具备相对优势的项目重点培优,市级审计机关重点培优项目3个以上,县级审计机关重点培优项目2个以上,业务部门重点培优项目1个,各地各级重点培优项目要上报备案;要围绕培优项目的流程合规性、发现问题深广性、档案完整性、计算机审计系统性、案件线索深挖性、整改全面性、成果运用充分性,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质量水平;要重视审计项目评优成果运用,对获评的优秀项目,要通报表彰,考核加分,组织展示,典型推广,营造争创优秀审计项目的氛围。(张旺宝 庄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