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城评论】上个时代的最后一位大神,陨落了

 sumoom 2016-03-03


大师年青时候长的有点像爱因斯坦


刚刚得知,法国最有乌托邦精神的建筑泰斗克劳德·巴夯(Claude Parent )昨日仙逝,享年93岁。这位大神是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第五席位元老级院士。这个法国国宝级的最高学术团体,汇集了法兰西的一切智慧和学识。只有42个院士席位,没有任何津贴,他们到退休年龄还要为国家继续做事,直到去世,才能补上一位该领域的翘楚。


从艺术桥看法兰西学院


人们提起克劳德·巴夯总会说他是法国第一建筑师让·努维尔的老师,而他的这位学生确实也比他更有国际知名度。



建筑三巨头会面大师在巴黎的展览:盖里,巴夯,努维尔


在上世纪初 泛滥的国际主义建筑浪潮下,克劳德 . 巴夯,这个被历史忽略的“地域乌托邦主义者”(Utopiste du Territoire),以一系列未来建筑的构想另辟蹊径,他的那些纸上乌托邦建筑狂飙而富有未来感。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有自己的开创性理论,有绘画,有建筑作品,又能写作的建筑师,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大师的标配。如果说法国还有哪个建筑师能与柯布西耶齐名,那肯定是非克劳德 . 巴夯莫属了。



克劳德 . 巴夯生于1923年。他的工程师飞行员父亲希望他成为航空工程师,他虽然一直说自己数学太差,但还是进入了法国一流的Ecole Polytechnique综合工艺学校的预备班。但他最终还是进了巴黎美院,这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能进精英工程师学校的他却愿意做个艺术家。在这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也成为了知名的服装设计师、漫画家、广告设计师等等。他也是半路出家人到中年才转行做了建筑师,并且到了五十来岁,才经过特许获得了难得的”建筑师“头衔。可以想见那个时代对建筑师的授予是相当谨慎的。


野城也曾就读于地球科学系,到了法国才转学建筑,一直又在建筑、艺术、文学等领域蹉跎,克劳德 . 巴夯的经历让我很能产生共鸣。无论如何,克劳德 . 巴夯是极具天赋的建筑思想家,他通过纸上建筑来思考,在纸上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60  Claude Parent 和他的搭档法国思想家 Paul Virilo。柯布和他的好基友奥占芳没几年就闹拜了,而这对合作者在一起好多年, Paul Virilo绝对给了Claude Parent 很大的帮助




Claude Parent 手稿


 Paul Virilo 手稿



Claude Parent 代表作 1963 Maison Drusch House, Versailles, France



克劳德 . 巴夯一直被称为乌托邦现代主义者,一生实现的作品不多,更一度受冷遇,70年代末甚至关了自己的事务所。但他从未停止纸上建筑的实践,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概念建筑绘画影响了之后的很多建筑师。





《悠游于幻境》(errer dans l'illusion)



Claude Parent 乌托邦建筑绘画



2005年,大师来我的母校巴黎建筑专业学院做过一场讲座。我对他一无所知。当时看了他那些乌托邦建筑手稿的幻灯片,为之一震。 会后跟大师聊的很投缘,他看我是中国来的,给了我一本他的中法双语的插图建筑诗文

《悠游于幻境》(Errer dans l'illusion)。这本小册子在让我对照学法语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柯布“统治”下的早期现代主义的法国还有这样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人在努力开拓另外一个方向。




只有在法兰西学院盛典和颁奖典礼上,院士们才会穿上这套华丽的院士服,当然还有佩剑


2010年,我有幸获得法兰西学院授予的青年艺术家奖。在法兰西学院的颁奖典礼上,又一次遇到克劳德·巴夯。而这一次的相遇,是他颁奖,从接过大师的书到接过法兰西学院的奖,再到今日的别离,间隔了3个5年。人的一生也就十来个5年,很多人一生也见不过几面,但那仅有的会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不能说他的思想对我的建筑设计有多少影响,但他的想象力、实践精神和耐得住寂寞这些对我都有着莫大的鼓舞。他让我看到一个被时代遗忘的人是怎么不畏现实,为梦想坚持到底的。


Claude Parent  东方书法般的建筑绘画


这些年也收集了克劳德·巴夯的不少资料,谨以此文对他的建筑生涯,做一点梳理,希望能启迪到更多的人,尤其是在这个萧条的年代仍旧抱有理想的人,那这样的长篇累牍的分享便不会是徒劳的。



某法国艺术家前几年为大师做的极少主义雕像





干货才刚刚开始。。。。。。




倾斜功能

Fonction Oblique





克劳德·巴夯打破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风格的正交平立面为切入点,通过对建筑的“倾斜功能”(Fonction Oblique)的研究让空间产生不同方向的流动性,拓展了建筑形态的自由度。他的建筑理念为其后的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摆脱国际主义专制的出口。



其实要理解大师的思路也挺简单,就是通过空间的倾斜制造更多的可让人活动的界面,墙体消失了,建筑是坡道。




这样的空间自由度和当时的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是格格不入的







大师的代表建筑作品



1958

伊朗之家,国际城

Maison de l'Iran, Cité Internationale



60年代前,克劳德·巴夯还是做过这种”居住机器“的预置工业化的框架结构的建筑



另外两个类似的框架结构住宅





1960 - 1964 

Meudon住宅

Maison Meudon 




这栋住宅算是从主流现代主义过渡到”倾斜功能“的过渡作品





1963-1966 

Drush住宅,凡尔赛

Maison Drusch, Versailles 



1963年对于克劳德·巴夯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他的成名作Drush住宅开始建造,历时三年。这个建筑成为他第一个实践”倾斜功能“建筑思想的实验品。







1963-1966 

Bois-le-Roy住宅

Maison Bois-le-Roy



克劳德·巴夯不仅仅致力于直线和平面的倾斜构想,他有大量的建筑绘图都是曲面建筑和城市。这栋住宅巨大的混泥土曲面屋顶犹如船坞一般,不但替代了坡屋顶的功能,也在两个不同高度的曲面之间拉开采光的缝隙。同时曲面屋顶像巨大的翅膀,看起来比柯布的朗香教堂的屋顶还要轻盈。



这栋住宅可以看到他另外一些建筑绘画的影子






1964-1966 

Sainte-Bernadette-du-Banlay小教堂

Eglise Sainte-Bernadette-du-Banlay


60年代确实是克劳德·巴夯的黄金年代,刚刚过四十,精力充沛,思考成熟,他的几个标志性作品都在这一时期先后落成。这栋小教堂对于他,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活像一个远古的遗迹,一个神话的遗留物。



这栋建筑的形体由极简的曲面混泥土块体相互咬合而成,在平面图上更可以看出这种相互咬合的空间关系。





在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建筑的两端都有一定的出挑。而教堂主体空间是架空在第二层的。也就是说信徒需要走上阶梯进入空中的教堂,这个攀登的过程,会塑造一个神圣感,仿佛进入了天国。而顶部的天窗又是在空间中撕开一条光带,光线倾泻而下。而两端的曲面空间没有屋顶和墙壁之分,仿佛消失在一个未知的镜头。这栋建筑的内外空间都颇具超现实感。






1966

Charleville文化中心

Centre cultural en Charleville



克劳德·巴夯的”倾斜功能”很适合山地,建筑顺着山势而下,一端抬起,一端俯下。这栋未建成的文化中心像一本书,一直静静地闭合在历史之中。







1967 

Mariotti住宅

Maison Mariotti




这栋住宅又是在坡地之上,是“倾斜功能”的绝好案例,不过没能实现。克劳德·巴夯一直在把建筑绘画中的建筑的沸腾感表现在建筑之上,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几个代表性建筑的端头都是抬高飞离地面的。







1960s

其它未建成的建筑作品模型










1970 

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

Biennale Venice


克劳德·巴夯在60年代的法国名声大噪,他的倾斜功能成为对抗国际主义风格的鲜明语汇。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国馆将他的颠倒倾覆的空间带入国际视野。








进入70年代,克劳德·巴夯一连接了三个商业中心项目,这些算是他的“倾斜功能”的大体量建筑作品。


1970 

家乐福商业中心

Le centre commercial Carrefour à Sens




1970 

SUMA超级市场

SUMA Supermarket, Ris-Orangis





1973  

G.E.M. 百货商店

G.E.M. Superstore ,Reims-Tinqueux







大师的乌托邦建筑绘画集



又一波干货袭来。。。。。。

















野 城


旅法青年建筑师,诗人,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

野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巴黎专业建筑学院ESA

曾任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研究员

首位荣获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青年艺术家奖”的中国人



新浪微博:巴黎野城

Email:yecheng.china@gmail.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野城公众号,更多干货等你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