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某女,55岁,家庭妇女。1983年12月初诊。胃脘痛已经15年,时常隐痛,曾在几家医院诊治,去年经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诊断为:(1)胃溃疡病;(2)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经服中西药治疗均只能取效于一时,并且停药即胃痛隐隐,常年不断,时轻时重。近半个多月来胃痛又加剧,喜暖怕凉,喜热饮食,不吐酸,偶有嗳气,胃部喜按,喜热熨,痛重时波及两胁下痛,食纳不甘,大便略干,小便正常,睡眠欠佳。舌苔白,脉象右手弦略滑,左手沉滑略细。
【辩证】综观脉症,知为久病不愈,气血乖乱,中焦虚寒,右脉见弦,痛及两胁,又知肝来乘之。四诊合参诊为久治难愈的胃脘痛,中焦虚寒证。 【治则】宜温中和胃,化滞散郁,抑木扶土,调气养血,以三合汤加味治之。 【处方】高良姜10克,吴茱萸5克,干姜6克,制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9克(后下),砂仁6克,桂枝9克,白芍15克,白蒺藜10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9克,7剂。 【疗效】药后,胃痛已止,食纳渐增,舌苔化薄,惟睡眠尚不好,一夜睡不到4小时,右手弦象略缓。上方去干姜、白蒺藜、川楝子,加半夏10克、北秫米12克、茯苓18克、远志12克,7剂。 三诊时,胃痛完全消除,食纳佳,精神好转,睡眠已正常,胃部已不怕凉,舌苔薄白,两手脉沉略滑。上方去焦三仙、吴茱萸,加厚朴10克、焦白术6克、广木香5克,14剂。药后胃痛一直未再发作,面色光润,精神焕发,食睡正常,感到气力亦有增加,舌脉均正常。 【处方】百合30克,乌药12克,良姜9克,香附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5克,炒鸡内金9克,炒枳实9克,焦白术6克,10剂。 5个月后追访,胃病未作,钡餐透视胃溃疡愈合,萎缩性胃炎减轻。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30..消化系统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