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纳西族、平话汉族到现代汉族的Y-O3频率看O3系进入汉族的阶段时间

 问道加油站 2016-03-03
1 纳西族的Y-DNA构成

华夏族来源于古埃及,于前1300-1200年左右迁徙到黄河上游流域。其父系应是比较纯的Q1a1a1-M120 Y支系,或夹杂少量Y-E支系(猜测很可能是与欧洲白人一样的E1b1b支系)。华夏族来到甘肃和关中平原后,与土著Y-O2系形成了良好的结盟关系,并开始了深度融合过程。华夏族的主要敌人则是鬼方族群,推测其Y成分主要应是Y-O3系,后期的北方鬼方族群可能也混入了Y-N、C、R1a1系的人群。

根据Wen 2004的论文,在40例纳西族人中只发现一例O3-M134,其他主要是Q1a1a1-M120、D1、O2a1三个支系。D1系可能来源于殷商或三星堆下层遗民。推测纳西族祖先或是前1200-前600年时期早期融合的华夏族南下的一个分支。纳西族更是存在与古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类似的东巴文字,而其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从而纳西族成为这个民族形成时期Y构成成分的活化石。而纳西族测到一例O3-M134可能源于后来混入。

2 平话汉族的形成


平话汉族是十大汉语方言分支的一支。其来源于秦朝开始后的历史各个时期北方汉族的南下,有些语言还保留了战国时期汉语一些特点,比如把“回家”说成“归屋”。其Y构成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反映历史各个时期的基本状况。从平话汉族人群Y构成的变迁可以看出汉人Y成分的变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平话曾经是广西的通用语言,平话汉族早于客家人进入广西,当然比客家人更有理由做“真正的汉人”。下图是汉族十大语支人群分布及广西平话汉族分布地图:
从纳西族、平话汉族到现代汉族的Y-O3频率看O3系进入汉族的阶段时间

关于平话汉族的形成过程,下面根据1999年广西大学学报文章《平话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 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一》(作者徐杰舜)和1998年广西大学学报《平话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 论平话人的形成发展与平话文化》(作者袁少芬)整理而成:

平话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邕宁、宾阳、横县、贵县、马山、宁明、南宁市郊和左右江沿岸的百色、田林、乐业的一些村庄, 以及桂北的桂林市郊区、临桂、灵川、融水、融安、罗城、永福、柳城、柳江、龙胜、钟山、贺县、恭城、三江、鹿寨等县( 自治县) 、市,总数在300~400 万之间。平话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在广西白话人最多, 约有1200 多万人, 桂柳人次之,约有500 万人以上, 但从历史上看, 平话人入桂的历史比白话人、桂柳人都要早得多, 大约从秦汉汉族入桂起, 直到宋代, 广西汉族几乎都是平话人, 尚无白话人, 也无桂柳人, 更无客家人。”“平话曾是广西各民族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 平话在广西曾有过“大一统” 的辉煌时期。平话对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很大, 壮、侗、仫佬、毛南等族语言中存在很多借汉词都来自古平话, 随着明清时期官话、白话陆续进入广西, 平话的地位就改变了。”

平话人的形成:“平话人的形成分为两个时期, 秦汉至隋唐为桂北平话人形成的时期, 宋代为桂南平话人形成的时期。”

(1)秦汉至隋唐: 桂北平话人形成的时期
  • 秦屠雎始伐岭南:汉族入桂自秦始皇经略岭南始。公元前219 年( 始皇二十八年) 秋冬, 秦始皇派尉屠雎率50 万秦军征岭南, 兵分五路, 其中两支进入广西: 一支通过谭城( 今湖南靖县一带) 之外五岭中的越城岭和萌渚岭之间的谷道, 即湘桂走廊, 进入今天广西的兴安、桂林一带, 控制了漓江通道; 另一支过九嶷山( 今湖南宁元县南) 古道, 进入今天广西钟山、贺州一带。进入广西境内的秦军“三年不解甲”并开凿灵渠, 在灵渠和漓江汇合的地方—— 今兴安县溶江镇修建城堡, 派兵驻屯, 后人称之为秦城和严关。此为汉族入桂之始。
  • 赵佗自立南越王:秦始皇在略取岭南的过程中遇到越人旷日持久的抵抗, 后尉屠雎被杀。秦又派赵佗率军进攻百越。赵佗则“使人上书, 求女无夫家者三万, 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就为汉族士兵长期戍守岭南提供了条件。若以一女为五个士卒补衣推算, 当时留守秦军大约15 万人之多。岭南略取之后, 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置桂林、南海、象郡,其中桂林郡治在今贵港市, 并发动了一些曾给逃亡的罪犯、穷苦人赘于女家的男子, 以及做买卖的生意人戍五岭, 号称“以谪徙民五十万人”,“以越杂处”
  • 汉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秦汉交替, 赵佗据三郡自立为南越王, 并封宗族赵兴为苍梧王。及至汉武帝时, 乘南越内讧, 于公元前112 年( 元鼎五年) 秋,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五路大军, 将士10 万, 平了南越, 以其地置南海、苍梧、合浦、郁林、日南、九真、交趾、檐耳、珠崖九郡。平南越后, “为充实岭南, 西汉颇徙中国罪人, 使杂居期间”。
  • 东汉马援平二征之乱:作为汉代汉族入桂浪潮的余波, 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之乱后汉族向桂东迁入。公元40年( 建武十六年) , 雒将女征侧与其妹征贰自立为王,寇掠岭外60 余城。公元41 年, 光武帝以马援为伏波将军, “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兵万余人讨之。”二征之乱平定后马援率军班师时, 留下将士黄、禤、简、梁、刘、陆、等七个姓氏戍边。后来俗称“马留人”。在壮族韦氏族谱记载说他们的始祖是西汉的韩信。据旧《凤山县志》和东兰县韦氏土司族谱的记载, 桂西南一带的韦姓是韩信的后裔。韩信本是秦末淮阴人。《广西少数民族历史资料提要》所记, 广西“土人”十大著姓: 黄、莫、
    韦、覃、农、蒙、蓝、赵、罗、梁的族谱传说也往往追述到数百上千年以前来自汉族的老祖。
  • 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 群雄割据, 中原大乱, 而地处偏僻边陲的岭南, 由于少受战祸的波及, 社会秩
    序相对比较稳定, 北方汉族纷纷移居岭南, 史称“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
  • 魏晋南北朝到隋朝时期:汉族大量南迁入桂的情况, 从郡县的不断增设上可窥见一斑。公元318年, 晋元帝在原郁林郡内, 置晋兴郡, 郡治在晋兴县( 今南宁市) 。公元361 年, 晋穆帝又在原苍梧郡内增设长安县; 在郁林郡内增设领方( 今宾阳南) 、中胄( 今武宣) 、新林( 今忻城红水河两岸) 、绥宁( 今宾阳东) 等新县, 在合浦郡内增设荡昌县( 今容县) 。南朝梁、陈时, 郡则增至32 个。隋朝调整郡县,在今广西境内设4 个完整的郡, 加上跨越郡境的共设69 个县。从三国孙吴, 经晋到隋进行户籍登记时, 广西已有人口95 万左右了, 与秦汉时相比, 汉族人口增加了二倍。
  • 唐代汉人入桂:汉族更是成增长之势, 首先是大批北方军人为防御南诏进入岭南。咸通四年( 863 年) 四
    月, 新任岭南西道( 治邕州, 今南宁) 节度使康承训率荆、襄、洪、鄂四道兵1 万人赴镇。七月, 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 约在今越南北部, 确地不详) , 发山东兵1 万人戍之, 各道援兵源源不断进入广西。驻扎在岭南西道的兵力, 最多时达到近4 万人, 这些驻守广西的军人可能部分人留居。这一点从五代时被南汉刘隐辟为幕府的北方人王定保, 就是在唐末“属南蛮骚动, 诸道征兵”时前往广西任邕管巡官,因北方乱留居岭南得到佐证。唐代还将广西作为谪发犯有错误或有罪官吏的“恶处”。柳宗元因参加党争失败, 被贬为柳州刺史; 书法家褚遂良因“谏立武后”,被贬到桂林。综观有唐一代, 由于入桂汉族的不断增多, 唐王朝在广西东部地区先后设置了258 个县, 几乎把广西三分之二的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范围。

正因为桂北平话人是在成批量地迁入广西的,才有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形成与土著族群文化相抗衡的社会文化力量, 所以他们能顽强地保留汉文化。但是, 由于在自秦汉至隋唐约一千年的历史上入桂的汉族有时代先后之不同, 又有迁出地之不同, 各自带入广西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时代性, 沉淀下来造成了桂北平话人的差异。所以在桂北平话人形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孤岛”式的分布状态, 都操桂北平话,但相互之间又不能通话。这表明桂北平话人没有明显的形成过程, 他们的形成是自秦汉至隋唐入桂汉族历史沉淀的结果。”

(2)宋代之后桂南平话人形成的时期。


桂北平话人的形成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桂南平话人的形成却是军事移民的结果。

  • 宋狄青平侬智高: 宋皇祐四年( 1052 年) 壮族首领侬智高在邕州起兵反宋, 势力扩展到今靖西一带, 建立“大南国”政权, 号仁惠皇帝, 改年君历, 并自邕州沿江而下, 攻破横、贵、浔、龚、浔、藤、梧、封、康、端等州郡,所向皆捷, 锐不可挡。侬智高的起义, 震动了宋王朝,遂于皇祐五年派枢密院副使狄青率军入桂镇压。侬智高的起义被镇压后, 宋王朝留下了部分军队镇守邕州, 《大明一统志》卷85 引元代方志说邕州: “宋狄青平侬贼后, 留兵千五百人镇守, 皆襄汉子弟。至今邑人皆其种类, 故语言类襄汉。”这就是桂南平话人形成之始。狄青的军队称“平南军”,南宁至今有平南村、平西村等地名,都与这场平南战争有关。南宁市说平话的人大多说祖先来自山东(今河南、山东一带),是随狄青南征来的。有的说来自登州府、莱州府,还有人说来自河南白马村。白马村很可能是狄青军队出发前的集结地。
  • 明清桂南平话和西南官话形成西南官话大概是明朝傅友德、沐英等人平蜀征滇之后才大量进入广西的, 其后官场和文教用语都改用西南官话, 在广西北部和西北部县城、集镇的商业来往也使用西南官话。1368年明代廖永忠平桂。白话进入广西南部的时间更晚一些,是在清中叶海禁大开之后。随着粤籍商人、移民从广州一带溯西江、浔江、左右江和柳江而逐渐传播开来的。官话和白话仗官、商和文教的优势, 很快就在广西的通都大邑占了主导地位。平话过去那种全方位的、至高无上的交际功能逐步丧失, 逐渐沦为地区性的, 甚至是村镇和家庭的内部用语。由于各地平话互相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 再加上受到周围不同汉语方言的影响, 从而加深了内部分歧。平话逐渐分化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但各地平话的共同点还是明显的。

3 平话汉族的Y-DNA构成


下面主要引用两篇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学位论文里的资料,分别是《广西北部平话汉族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作者:甘瑞静,2008年)和《广西南部平话汉族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作者:秦书明,2009年)

(1) 广西北部平话汉族Y成分

引用原文:“所有195份男性样本的Y染色体单倍型按照ISOGG最新的分型标准分型。平话人群以及其周边人群所属的单倍型频率列在表1-1中。可以看出平话汉族Y单倍群的主要类型是02a*, 03*,O*,K*,与其周边民族普遍高频率的单倍型02a*, 03 *, K*很相近,仅罗城县和金秀县的平话汉族人群在03a5这个单倍型下频率较高,与其余九个支系的汉族人群高频单倍群相同,而周边民族该单倍型频率普遍颇低。一般认为,K型、Ola型和02a*型是侗台语系人群的高频单倍型,而03*、 03a5则是汉族的高频单倍型,此外苗瑶语系人群则以K、02a*, 03*单倍型为特征!从平话人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在父系遗传方面,平话人在遗传结构上保留了一定的汉族血统,但大部分已经被南方少数民族所取代。

从纳西族、平话汉族到现代汉族的Y-O3频率看O3系进入汉族的阶段时间

原作者在这里存在至少两处关键遗憾:
  • 没有对K*进行细分,这样平话汉族中有多少Q-M120还是未知数,作者把K*归于土著成分,是过于武断的判断。从广西京族存在Q-M120的DYS391=7的独特支系看,平话汉族中当存在Q-M120的早期支系。
  • 以现代汉族(O3占55%)Y构成为标准来分析历史上的汉族遗留,得出平话汉族被换血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没有考虑到现代汉族更有可能是被大规模换血后的结果之事实。

对论文数据想来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下面则是我的解读:
  • 北部平话汉族中的Y-O3系成分,先不看罗城县和金秀县,则其Y-O3系成分只有10-20%,与现代汉族的55%相去甚远。而北部平话汉族主要来源于秦汉到隋唐时期,这个时期北方五胡乱华、鲜卑入主中原,造成Y-O3系大量进入汉族,根据2012年吉林大学学报赵永斌等论文《汉族起源与发展的遗传学探索》中的数据,鲜卑族混入汉族成分约占20%。这个数据与此相当!从早期华夏族分支纳西族中几乎没有Y-O3系到隋唐以前的平话汉族,显示这段时间进入汉族中的中Y-O3系已有10-20%的成分
  • 罗城和金秀:罗城平话汉族的Y-O3系占到了87%,金秀有50%。由于金秀县平话汉族个体数较少,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倚。另外作者声称“所收集的罗城县平话汉族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区平话人群的特殊性,他们虽然自称平话人,但他们所讲的却是桂柳话,即西南官话。而持西南官话的汉族人群入桂较平话人群晚近得多,大约是明朝之后”。因此他们本不应该算是平话人,但是由于作者的标准存在问题,认为其”遗传结构应更接近于汉族人群”(O3高频),而根据采样族群自身认同上属于平话人归入平话人群。但从此我们却可以看出强烈的蒙古人统治之后汉族Y-O3系突然的飙升!刨去隋唐以前20%的Y-O3成分,则经过蒙古人统治后,桂柳的西南官话汉族中的Y-O3系则增加30-50%!而原本汉族的平话也被深受蒙古人统治后的西南官话取代!
  • 平话汉族中D1成分不可小视,但是其他藏缅和壮侗族群中的D1成分也不少。平话汉族中的是来自于秦汉时期的汉族士兵还是来自于融合土著,现在还是很难下结论。但是广西韦姓有D1,根据历史和族谱记载,广西韦姓祖先有可能是韩姓。而韩信本是秦末淮阴人,淮阴是离殷商后裔集中的齐国和宋国不远,那里D1系不少!韩信为D1的可能性很高!


(2) 广西南部平话汉族Y成分

所有181份男性样本的Y染色体单倍型按照ISOGG最新的分型标准分型。平话人群以及其周边人群所属的单倍型频率列在表2中。可以看出南部平话汉族Y单倍群的主要类型O2a*、O1a2、O3*、O2*、O2a1、O*,与北部平话高频率的O2a*、O3*、O*、K*略有些不同。南部平话的三个地区均具有高频的O1单倍群,北部平话人群中没有发现
从纳西族、平话汉族到现代汉族的Y-O3频率看O3系进入汉族的阶段时间
从引用的秦书明硕士论文的上表看,南部平话汉族中已不存在K*,当然也不存在Y-Q系。这也说明北部平话汉族中的K*也应是原汉族固有成分,而不是土著混入。Y-D系也显著下降(或来自于土著混合)。而Y-O3系成分约占30%。推测这些成分可能全部来自于宋朝以后,而隋唐以前的Y-Q、20%的鲜卑系Y-O3应不在这些“汉人”中。因此结合北部罗城的Y-O3系成分,一个比较显著的结论是宋代以后汉族中的Y-O3系增加了30%!

4 现代汉族Y-O3系混入时间


参照平话汉族的Y成分,可以得出Y-O3系进入现代汉族的时间和大致频率,当然这里也可能存在融入部分土著成分的Y-O3系,混入平话汉族的土著的Y-O3成分占据多少,不太好估计。据说桂林人还有不和土著通婚的规矩。平话从曾经一统广西到沦为分割孤立少数,也正好反映出汉族语言血统大量被北方戎狄语言血统取代的事实。

 

华夏-汉族群

Y-O3频率

形成年代

O3来源族群

纳西族(早期华夏分支)

2.5%

1200-600

鬼方、氐羌

广西北部平话汉族

10~20%

220-1000

匈奴、乌桓、鲜卑、氐羌、可能南方土著

广西南部平话汉族

30%

1000-现代

契丹、辽金、蒙古、满人、可能南方土著

罗城、金秀汉族

50~80%

隋唐以前和宋以后的叠加

匈奴、乌桓、鲜卑、氐羌、契丹、辽金、蒙古、满人、可能南方土著

现代汉族

55%

现代,各历史时期的叠加

匈奴、乌桓、鲜卑、氐羌、契丹、辽金、蒙古、满人


显然现代汉族的Y构成与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的Y构成有巨大差距,显示历史时期经历五胡乱华,以及鲜卑、蒙古、满清先后入主中华后,汉族确实存在被大量换血的事实,这其中来自蒙古人的成分恐怕是最大的,这里只是考虑Y-O3系,还没有考虑到Y-C3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