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悼念艾柯?

 圆角望 2016-03-04

马家辉(香港)·狂城乱马

当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的死讯传来时,我脑海马上涌现一个问号:这位常被唤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哲学家和小说家,于死前,是否已经完成他的收藏心愿,拥有一本十七世纪的古腾堡版《圣经》?

艾柯的研究和创作,许多跟教会历史有关,亦跟知识的起源和流变有关,难怪他亲口说过:“我希望能找到一本古腾堡《圣经》,那可是史上第一本印刷的书,让人眼红。”艾柯是藏书家,用几个房子藏书数以十万计,却独欠古腾堡,于他,确是遗憾。

但也不一定。聪明如艾柯,早已看懂世情,明白一旦拥有了它,便是烦恼的开始。他说过,世上所有收藏家都在做着相同的梦,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遇见一位老妇人,而她家的某个旧柜子里藏着一本古腾堡《圣经》。这位老妇人已经九十五岁,并且生病。收藏家开价二十万欧元,向老妇人收购此书,对她来说,这是一笔超级财富,足让她安享晚年。然而问题来了。

艾柯说,一旦你把古腾堡《圣经》带回家,你要怎样处置它?或有三个选择。

首先,你可能守住秘密,不告诉任何人,但这像独自一人看一场喜剧,即使笑,也笑得不够尽情。其次,你也可能忍不住告诉全世界,我有我有,我多么幸运,但这必招来全世界的识货小偷,让你从此寝食难安。

最后,你唯有把书捐给市政府,它将被放置于安全的地方,并隆重展出,你和朋友们可以随时去欣赏它。

艾柯深深感叹:“但你将从此失去拥有这本书的最大乐趣,那就是,半夜起床去翻弄它、抚摩它。如此说来,拥有和不拥有一本古腾堡《圣经》,又有什么差别?”

其实艾柯逝世后,无论如何安顿他的藏书,意大利政府应跟其家属商量,找一段时间,开放他的家,让他的读者从世界各地而来,开开眼界,亦做悼念与追忆。艾柯藏书的一个关键专题是神秘学、符号学、宗教学的古本珍品,世上没几个人看得懂和感兴趣,但踏进这样一位学者的家,抬头望见满室满墙的书,以一种由艾柯设计的诡异方式摆放(他说过有办法从书海里精准地找出任何一本书,但很可恶,不愿公开方法!),仅在视觉上已极震撼,随而撼动头脑,撼动感情,对知识油然生敬。

学者死了。作家死了。但书仍在。书房亦在。让读者透过藏书空间体会逝者之活,将是非常动人的追悼方式。说不好,艾柯之灵仍会飘浮在书墙与书墙之间,抚须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