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懂无法理解的书籍

 薄荷财迷日记 2016-03-04

“文字是一种符号,与文字描述的人、事、物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文字的本质是一种象征。”


对于这句话,估计很多人的理解本身就已经似是而非,要理解这句话,你会面对两个障碍


1、字面意思

2、深层含义


你可能很清楚“文字、描述、人、事、物”这些基础级词汇

但可能对“符号、直接关系、本质、象征”这些抽象词汇的理解就不是很到位


比如说“象征”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但如果你问弗洛伊德,他会说:

“象征是无意识制造的替代物,两者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可是如果你去问荣格什么是象征,他会说

如果你对一个事情没办法用理性去解释,却直觉体验到它的重要意义,它就被视为一种象征


可以看到单纯一个“象征”,你以为你懂了,但只要稍微深入研究一下,你就会你越来越不懂了。


从简单的字面意思,到作者真正表达的含义,再到你自己结合自己生命经历的感悟,中间有着无数的思维断层,而这一切,需要你的想象力来补充,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你阅读速度的快慢而改变,甚至对大多数书来说,你读的越慢,努力去理解和记忆的细节越多,就越背离作者的本意,因为你其实是在自己解读一些“文字符号”,而不是真在听作者说话。


一、假定自己完全不懂

古代人读圣贤书,规律很严,对书本是要有恭敬的态度,这一点我认为有点过了,但对于书中的内容,我是非常赞同这种态度的,只有抱着完全“恭敬”的态度,全面地接收书中的信息,不做一点过滤,才有可能获利新知,而不是为自己原有的观点寻找论据,这在现代的名字,叫“空杯心态”,如果你觉得“空杯”比“恭敬”让你觉得舒服,那就每次读书前念叨两次好了,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个对书本知识不恭敬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书中任何话语的,他从阅读那一刻开始,就是戴着偏色镜过滤信息。


二、从浅薄的知识面  到  深入的抽象理解

许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强调读书要“精读”、“慢读”,才能掌握,才能理解云云。


凡是这样说的人必然都是不好读书之人,民国初年的各位大师虽然读书方法各不相同,但在读书广博上却是共通的,即使是强调要读经典的几位大师,也会反复强调,如果一本经典读不懂,就去读读相关或不相关的东西,很可能就突然明白了。


1、先读故事、新闻

如果你年龄足够小,那多读小说甚至童话,国外图书分类中会将书会为两大类“虚构/非虚构”,我现在经常读的都是非虚构的工具、方法、战略之类的书,但30岁前读的几乎全是虚构,这个过程确实让我发现,世界上最难读懂的其实是新闻。如果不信你随便找一个综合新闻网站,然后把时政、社会、娱乐、科技、时评、体育、财经新闻的头条各读一条,看看你懂多少,我就举几个词出来:


体育:棒球——再见全垒打

国际:美国大选——超级星期二


你可能以为美国大选的“超级星期二”好理解,但如果你一不小心,可能会搞出大笑话,以为谁赢了超级星期二就是美国总统了,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争夺候选人的位置之战而已,而再见全垒打估计最难理解,不是像我这样从小看日本棒球漫画的人,懂的人绝对不多


2、再读社论

社论比新闻难读的多,特别是你不了解社论的话题时,基本上就和你上大学接触一个全新学科硬啃教材一样的结果,但如果你有足够广的浅薄知识面,那再理解,其实会发现社论就是一根线,把你之前收集的信息串联一次,这个过程就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逻辑化、知识体系


3、论理论书

你可能对社论不感兴趣,但不论你一直读的书是什么主题,这个主题一定有通俗畅销书,讲一些零散的知识,也有非常难懂的理论书,讲的是核心主线,比如你如果关心心理学,可能读过不少公众号,比如武志红,看过一些畅销书,比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上过一些工作坊,比如李中莹的NLP课程,但要真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就需要有一座知识金字塔。


顶层:大师的著作,如荣格的《红书》《回忆·梦·思考》

中层:专业教材性质的书,如《心理学与生活》

底层:畅销鸡汤类书,如《遇见未知的自已》

地面:微信公众号文章 

如果顶层要读1本,中层就要至少5本,底层就要25本,地面那就有125本书的阅读量


三、知——思——悟

别再幻想读完一本书就懂了,甚至别幻想读完能记住,回忆一下学生时代,如果老师每次上新课,上来一节课讲完一本书新书,上完马上考试,除非题目太弱智,不然基本上就会全员挂科。


读书也是如此,读完以后,需要时间去思考,需要与生活连接才会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


1、速度——观其大略

<三国志·诸葛亮传》,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速读追求的就是“观其大略”的第一步:知道大概在说什么,与诸葛亮那种速度后掌控框架的水平肯定会有差距,但至少我们先完成从完全不知道到知识一点点的转变,然后进入复读的阶段。这里要提醒一点: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个书一定要重读,但少有人执行,我也是如此,解决办法是读完第1轮马上再读,你会发现,如果第1次用2小时读完的书,第2次可能只要15分钟就够了


2、时间——思考发酵的要素

你快速读完一本书,可能什么也记不住,但它已经沉没在你的思维深处,这时再怎么努力思考可能也一无所得,但请保持思考的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以往渐渐不同,你过去做完一件事可能就会算了,现在可能会多了一些胡思乱想。


3、个性——理论与实际结合

有一天,你会因为一件事情,突然把现实生活与书中的知识连接到一起,这第1次的连接是极为宝贵的,将会成为你一生中,不断将知识转化为成果的起点,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重读来获利,也就是我们需要不断重读知识点,来重新激活沉没的知识。


不过切勿直接跳到记读书笔记去了,不重读的读书笔记是浪费时间,我的做法是读同主题的新书,你会发现旧的知识点和案例以新的方式组合,远比复习旧笔记更吸引


读书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正因为它要求我们不断挑战未知,才会成为终生都乐此不彼的游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游乐人间之态度,有这样的心态,读书任务完成与否,书读懂与否又有何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