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与马,共天下(组图)

 晓梦啼莺 2016-03-04

       王与马,共天下(组图)

                          李奉先 原创


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有一个家族创下了这样一个记录:家族中担任宰相以及同级别的高官有189,仅宰相就有92母仪天下的家族皇后居然高达36人;此外,怀拥金枝玉叶的皇室驸马有35人,不仅如此,这个家族在琴棋书画方面人才辈出,最负盛名的代表就是书圣王羲之。


中国书法第一名帖《兰亭序》,史传其真迹已随唐太宗长埋于昭陵……

  不用细说,大家已经猜到,这个家族就是中国第一望族——王氏家族。

  这个家族何以能够权倾朝野,持续风光几百年?这个家族为什么能够出现如此众多的风云人物?这个家族有什么样的特殊背景?家族兴起的渊源何在?

  在山东即墨,有一王羲之的祖墓——王吉墓群。难以想象,当年琅琊郡的王羲之,每年也会远涉千里,驾车扶杖,来此为祖先打扫墓祠。

 古即墨九贤祠中敬奉的即墨九贤分别是:即墨三大夫、田单、田横、王成、王吉、王骏、童恢。而在这座王氏墓群之中,居然有王吉、王俊父子两位贤人在此安卧,在不远的古代,每到祭祀之时,这里绝对不是一个安静之所。


就如同大隐之士隐于闹市一样,这王吉墓群中的一座座坟冢,就像一位位隐居历史的名士一样,散落在片片葱茏的农田之间。

谁能想到郁郁葱葱的庄稼地里,竟然另有玄机山,不是一面山,而是三面山,就像一个稳固的太师椅。水,不是一般的江水河水,而是浩瀚无边,风云变幻无常的黄海。

                  (一)

居于琅琊且闻名于世的琅琊王氏祖先被公认为是汉谏议大夫王吉,他是西汉昭、宣时期(公元前86—前49年)人,事迹详见《汉书》卷七二本传。传中说,王吉,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唐书》等则说他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费县东),子孙因以琅琊临沂都乡南仁里为地望。考琅琊郡,初置于秦,辖五十一县,汉初一分为二,置东海、琅琊二郡。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至此,令宰相李斯刻石留念。是时,王吉传说的六世祖贲、五世祖离皆随行,又与始皇留居于此三月。其后,始皇迁天下百姓三万户于此。王吉先祖若非当地土著,必定在这次移民之中。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 。但让人震撼的是,一条神秘的家规 居然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 多劫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让人感到惊奇的是,王氏家规仅有6个字,为“言宜慢,心宜善”。仅仅是“言宜慢”3个字就让这个王氏始祖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地渡过各种难关,10年间从一名知县成为朝廷重臣。而当这6个字都具备以后,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居然一生顺利,成为西汉名臣。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3个字。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王吉若干系后人王祥卧冰求鱼,被誉为“二十四孝”之一,王览舍身救兄,也因此成名,致使琅琊王氏贵显一时。

王吉家族中最厉害的,便是拥戴晋宗室司马睿出镇建康,作为在西晋灭亡后的江东代理人,王导。

西晋末,他历任东海王司马越参军、琅琊王司马睿司马,尤得后者信赖。他看到天下已乱,琅琊又是一个堪当大任的英明之主,便倾心拥护,暗有兴复之志。其后,王导又与王敦、王旷(书圣王羲之生父)等人密谋,通过王衍,令东海王司马越改任琅琊王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出镇建康,终于完成了在重建晋朝政权的关键一步。

  琅琊王在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称晋王,在愍帝被俘后称帝,任命王导为丞相,正式建立东晋。称帝后,他与后继的明帝、成帝等人,一直对王导感激涕零,或说“卿,整形之萧何也”,或“号为仲父”,或在登基之日“命导升御床共坐”,或“幸丞相王导府,拜导妻曹氏”,或“与导书,手诏则云惶恐言,中书作诏则说敬问”,恩礼皆无以复加。

   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

东晋初年,由于王导建立了不世功勋,担任宰相掌握大权;从兄敦亦因有拥戴之功,任大将军,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琅琊王氏家族在二人之下,担任中外要职者十余人。加以东晋同姓宗室几乎全在晋末大乱中被消灭,没有人能充当他们的宗室藩屏,其局面也不得不由琅琊王氏来支撑。

王氏与司马氏共天下时,族中子弟全部担任中外要职。除导、敦二人外,又有导从弟棱为豫章太守,敦兄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从弟舒为鹰扬将军、荆州刺史,舒弟邃为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徐州刺史;从弟旷为淮南太守,旷弟廙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廙弟彬为侍中、江州刺史;舒子允之为西中郎将、假节。一门内外,貂暗盈屋,古今名族,鲜有其比。

                 (二)

汉唐千余年间,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代表着整个王姓人的历史文化,除其对历朝政治、文化等领域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外,其突出的特色,便是宰相辈出,代有名贤,且皇后多多

世族多皇后在王姓历史上,出了36位皇后,这样的累代帝后之族,在炎黄子孙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而王家的36位皇后,又集中在西汉至明12个王朝中。另外一些朝代,或者因缺乏史料无从稽考,或者由于民族习俗不立汉人为后,所以登上皇后之位的,只有她们36人。

王姓36位皇后的第一人是西汉景帝皇后王氏,王吉家族人氏。景帝为太子时,她与妹兒姁同入太子宫,得太子爱幸,生三女一男;兒姁生四男。及景帝继位,她被立为皇后,所生之子也被立为太子。景帝死,太子继位,即汉武帝。

王家最后一位皇后为明熹宗生母孝和王太后。少女时被选为神宗太子(即光宗)才人,生熹宗。可惜红颜薄命,她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去世,没有能等到被册封为皇后或皇太后的一天,她的太后名号,是熹宗即位后追封的,全称是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熹宗把天下所有的优美词语都加到了亡母的头上,其哀思之情,借此得到寄托。

王家另外的34位皇后分别是:

汉宣帝母悼王皇后,涿郡蠡吾平乡人,宣帝的父亲就是历史上“巫蛊之祸”最无辜的史皇孙;汉宣帝王皇后,年七十余崩,与宣帝合葬杜陵汉元帝王皇后,讳政君,王莽姑母。至平帝时,因帝年方9岁,她垂帘听政。王家于是大兴,其后,王莽终移汉祚

汉平帝王皇后,王莽女。平帝时立为皇后,刘婴时尊为皇太后,时年15岁。及王莽代汉,她自投于火中而死,时年18岁。

吴主孙权大懿王皇后,琅玡人,生太子和,薨于孙权时。及太孙孙皓继位,追尊她为皇后孙权敬怀王皇后,生景帝孙休

晋文帝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剡人,魏中领军王肃女晋怀帝王太后,讳嫒姬。初入武帝宫,生怀帝,拜中才人,早卒晋哀帝靖王皇后。讳穆之在位3年崩简文帝顺王皇后,讳简姬,早卒晋孝武帝定王皇后,讳法慧,哀帝靖王皇后侄女。年21岁崩晋安帝僖王皇后,琅玡临沂人,王献之女初为太子妃,后立为皇后,年29岁崩。

南朝宋孝武帝文穆王皇后,生废帝及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临淮公主、康乐公主宋明帝恭王皇后,崩于齐初。齐文帝安王皇后齐废帝海陵王王皇后齐和帝王皇后,均是琅玡人。梁简文帝王皇后,薨于简文帝称帝以前。及简文入继大统,追崇为皇后梁敬帝王皇后,及梁亡于陈,降号江阴王妃后梁宣帝王皇后,明帝时尊为皇太后陈废帝王皇后,生太子陈至泽。

北魏平文帝王皇后,广宁人,生昭成帝。

唐高宗废王皇后,高宗初为皇后,后因与武则天争宠。败,被废。及武则天当权,尤恨之,改其姓为蟒氏,囚于别室之中,断其手足,投之酒瓮,遂不堪折磨而死。

唐玄宗废王皇后,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王神念之后。玄宗初立为后,后因预符厌之事被废。代宗时追复皇后之号唐德宗昭德王皇后生顺宗唐顺宗庄宪王皇后,琅玡人,生宪宗及福王李绾、汉阳、安、云遂安三公主唐穆宗恭僖王皇后,越人,生敬宗。唐武宗王贤妃,邯郸人,容貌颇似武宗。武宗初为颖王,后得嗣位,多赖贤妃之力。及南面登极,将立贤妃为后,因宰相李德裕进谗而止。及帝崩,自刭以殉。

唐懿宗惠安王皇后,生僖宗,早卒唐懿宗恭宪王皇后,生昭宗,早卒。

宋太祖孝明王皇后,宋初立为皇后。生子女三人,皆夭。年22岁崩宋徽宗显恭王皇后,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年25岁崩。

明宪宗孝贞王皇后,上元人。宪宗时立为皇后,孝宗尊为皇太后明神宗孝端王皇后,余姚人,万历六年(1578)立为皇后,正位中宫42年。明光宗孝靖王太后,生光宗,早卒。

(三)

要为琅琊王氏家族所出的宰相作一个确切地统计,由于其生活时代官僚制度变化不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汉时,官制基本沿袭秦代,设丞相一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又有太尉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管监察,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都被后世认为是宰相,尤以丞相职位最高。由于其官名和职权明确,所以极便于区分和统计,但两汉以后,三公蜕变为重臣的加官,居宰相之位者不一定有宰相之名,甚至同时有任不同职务的多人分别拥有宰相的权力,因此都被称为宰相。如魏晋时,以中书监、中书令为宰相,而某些尚书令、三公等也拥有宰相的权力;南北朝时,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等都是宰相。至隋朝,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代,无论何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者,就是宰相。如此,则又变得便于区别了。

   根据以上的官制变化,如果把各个时期琅琊王氏担任上述职务的人都算作宰相,则王家宰相共有九十二人,他们是:

   两汉二人:王骏、王崇。

   曹魏一人:王祥。

   西晋三人:王戒、王衍、王祥。

   东晋二十二人:王导、王敦、王含、王廙、王舒、王彬、王邃、王珣、王珉、王羲之、王胡之、王祯之、王韶之、王荟、王混、王劭、王恬、王洽、王献之、王彪之、王谧、王嘏。

   南朝宋十九人:王弘、王昙首、王华、王琨、王僧朗、王僧绰、王球、王敬弘、王景文、王僧达、王延之、王琇、王孺、王练、王蕴、王僧虔、王俭、王准之、王猷。

   齐十五人:王僧虔、王俭、王晏、王奂、王延之、王思远、王琨、王慈、王僧衍、王纶之、王志、王缋、王约、王莹、王亮。

   梁二十三人:王亮、王莹、王克、王褒、王骞、王日东、王仿、王瞻、王规、王泰、王志、王琳、王训、王锡、王承、王稚、王琛、王质、王铨、王凝、王诵、王通、王玚。

   陈十一人:王冲、王玚、王劢、王固、王克、王宽、王廓、王猛、王质、王瑜、王通。

   北魏加上人:王肃、王诵、王诩、王衍。

   唐四人:王方庆、王王睿、王玙、王抟。

从上述宰辅名表中可以看出,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

任相时间,以东晋南朝最为集中。当时,正是琅琊王氏家族作为侨姓首族的时候。



  一个家族的,仅宰相就出了九十余名,实际上是古今中外所仅有。因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

 南朝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

 琅琊王氏千年历史上的蝉冕交映,公兖相袭,不仅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

推荐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