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资讯】中国历代瓷器拍卖纪录:官窑瓷器篇

 艳阳天旭日东升 2016-03-04

?????????????????????

★全国古玩收藏爱好者的公益微信平台★

每天为您分享:拍卖资讯、专业鉴赏、精品欣赏、藏友推荐。

广东瓷器拍卖中心——“以藏会友,有容乃大”

        赵宋王朝在瓷器上所创立的抽象美学为后世仰慕,影响深远,哥窑即为宋瓷经典代表,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哥窑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亦是一段不朽之传奇。尽管哥窑产地与年代暂不可考,但历代文人雅士与鉴藏名家对哥窑珍如拱璧,从侧面说明了其高超的艺术魅力。哥窑金丝铁线的形象也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绘画当中,士人之珍视喜爱,可见一斑。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宋瓷虽没有唐代之恢宏气势,然优美高雅则过之。清丽潇洒而不失挺秀,于静谧中散发出不饰粉黛、洗去铅华之自然之美,正如宋人所体现出的优雅秀美的艺术风格一样,追求轻松灵动的美感。宋瓷从造型到纹饰,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率意,富于韵律。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凈,是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


        哥窑是宋代名窑之一,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装饰而著称。明人鉴赏瓷器注重瓷釉表纹理的变化与色差,哥窑“金丝开片、紫口铁足”的特点正好满足了精英阶层对居家清供、好古赏玩的想法,因此哥窑金丝开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明清绘画中,哥窑与官窑一道遂成为明代以降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寄托和审美品位之象征。


哥窑鉴定要点:


1、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2、“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3、“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4、“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元 哥窑敛口钵式洗


       本品为宋代哥窑敛口钵式洗,隽巧可爱,造型别具一格,属于传世所见哥窑当中的罕见佳器,整体造型精巧优雅,秀气中彰显豪迈,釉面滋润如酥,冰凉柔滑,光泽柔和,气泡自然开裂,外底及足端未施釉,直足。米黄色胎,釉面肥润,圈足与胎体同为米黄色,这是因为烧造时窑温较高所制。釉色呈现哥釉虽历经千百年,光泽依然柔和、如新之特征,金丝铁线满布,开片裂纹自然均匀,釉面与胎体紧密贴合,外观浑圆,大器端正,充分显示古人高超设计与烧制精工技巧。哥窑器色由于烧造窑温高低不同,所呈献出的釉色也不同。本品更妙之处在于釉色的奇特转变有如烟霞弥漫,又如云气氤氲,耐人寻味。这些都反映了宋元时期哥窑的工艺制作特征。

金代 哥窑米黄釉贯耳瓶


宋代 哥窑葵花洗

金代 哥窑米黄釉双耳瓶

宋 哥窑梅花洗“五福聚宝盘”

        经典哥窑之代表器物,釉面滋润如酥,冰凉柔滑,光泽柔和,气泡自然开裂,紫黑色胎,釉面厚,圈足与胎体同为紫黑色,表面含有铁红锈色(铁足, 火石红色),呈现哥釉虽历经千百年,光泽依然柔和如新之特征,金丝铁线满布,开片裂纹自然均匀,细小(百极碎, 鱼仔纹),釉面与胎体紧密贴合,梅花型五面突出,外观浑圆,大器端正,充分显示古人高超设计与烧制精工技巧。保存良好,底色如白玉,裂纹自然千变,器型世上仅见,实为难得之哥窑经典传世品。

宋 哥窑纸槌瓶

宋 哥窑花觚

宋 哥窑直颈贯耳八棱瓶

哥窑纸槌瓶

说明:盘口,长颈,平肩,筒腹。胎质精致细腻,通体满施哥窑釉,釉质较厚,釉色肥腴莹润,釉面开有细碎冰片纹,圈足色黑如铁,为哥窑器中难得的精品。

宋 哥窑贯耳尊

哥窑圆笔洗


宋 哥窑黄釉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