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的付出不被感激?

 癫狂不狂 2016-03-05

文/贝加

来源:魔鬼搭讪&约会培训(ID:dashanyuehui)


对于同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的付出被尊重,有些人却不被尊重?


比如同寝室A、B、C三人,A经常帮助别人(包括B、C),但B却很少尊重A的帮助,或是从不感激A的付出(比如A经常帮B买早点),B不仅不感谢A,甚至还指责A做的不够好(比如早点味道太差),觉得A帮他是理所应当的,该他的,欠他的。奇怪的是,同一件事,C帮B一次,B就会非常非常感激C的帮助,哪怕只是一次。


以前本科的时候,期末考试复习。同学间问问题。我观察了一阵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样一个人(甲),向不同的人问问题,比如问乙,甲就会把乙叫到自己身边来问,如果乙在忙,甲就会打断他,立即问自己的事,问完即刻打发走。而向另一些人(丙)问,他就会走到丙的身边去问,如果同样丙在忙,甲会等丙忙完再问。


题目也可以换个说法:为什么同一个人,对于同样的帮助,会尊重某些人的帮助(心怀感激,觉得帮助是“大恩大德”),却很少尊重另一些人的帮助(召之即来呼之即去,觉得帮助是“毫无价值”)。为什么会这样?性格原因?人际关系?



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他人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自己。别人用某种方式对待你,是因为你接受他们如此对待你(无论你的心里是否悦意,只要你表现出接受,他们也会误以为你接受他的方式)。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你不了解我而冒犯我,是你的错,你了解了我还冒犯我,是我的错。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如果一个陌生人不尊重你,那么是他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的朋友长久不尊重你,那必然是你自己造就的结果。


一切结果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针对上面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这里面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也想从几个方面来解答。


1 助人的价值:


当B饥肠辘辘,特别需要早点的时候,早点的价值是非常高的,那么提供早点的A的价值也水涨船高,此为俗语的“雪中送炭,恩重如山”。


A提供的帮助的价值与“早点”的价值有关。A经常买早点满足B,那么B是体会不到早点缺乏的迫切感的,此时早点的价值也就降低。当A面临着被挑剔“早点不好吃”(早点对于B的价值偏低),A没有及时的止损(也就是说,买早点对于B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A却依然继续这么做)。那么,A的价值也随之降低,此为【价值降低】。A的帮助提供的就是低价值产品,又如何让一个人感谢低他人价值的付出呢?所以,帮忙的价值与对方的需求感成正比,一定是需要才帮!不要做烂好人。


除了【价值降低】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价值分散】


说一个经典的【价值分散】的例子。比如你们同事一群人在一起闹腾玩耍,到了吃饭时候,就叫了外卖。结果你付了全款,请大家吃了饭。这个时候,没有人对你特别感激,最多都是一声“谢谢”,甚至还会有人根本不知道是谁请的这顿饭。为什么?因为你的价值被N多人分散了,如果是同事10个人,那么你的价值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是1/10,对于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大家潜意识的想法是:反正你也不是专门请我一个人,这么多人都吃了,我也不必专门感谢你。相反,如果你把这些钱用在一个同事身上,这个同事一定会记得自己欠你的人情,因为你的价值全部分享到了他的身上(前者让你被更多人感激一点,后者让一个人感激十分,根据目的选择)。


类似于此,如果A经常早上给所有人买早餐,那么所有人对他的感谢也就被分散了,谁的感激之情也不会太多,这是【享受者的数量引起的价值分散】。如果一个人长此以往做这类事情,那么此事对于受益者而言,已经是固定收益,久而久之,人们会觉得它的存在理所当然,容易忽略它的重要性,除非面临失去。就如同大家不会太感谢老板发工资,却会感谢老板发奖金一样。暂时称之为【时间造成的价值分散】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当A过多的帮助B的时候,A的价值也被分散在了N天中,被B习以为常,所以每天B表现出来的感谢就平平。相反,偶尔帮助B的C,就如同奖金一样,突然来临,那么B表现出来的感谢会比较多,因为C对于B而言是意外增额价值,B对C的感谢则也通过一次性地集中表现。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而言,人们对经常存在的事物会逐渐适应,甚至忽视,包括他人的帮助。因为一个人不能长久处于对他人的感激中,这会让他的自我压力太大,所以它会通过忽视他人的付出,从而保护自己。A做得越多越久,B对A的存在和行为也会逐渐地忽视,所以对A的感激也会表现的很少,甚至还指责A帮忙帮得不够好。


尽管如此,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尊重差异并不能说明B更喜欢C不喜欢A,事实是B和A的关系也许更熟悉更亲密,只是由于价值分散或者价值集中,B表现出来的感谢强度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可能也正是因为B与A的关系更加亲密,B才表现出更多的不尊重。这就牵扯到人际界限。


2 人际界限: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人际界限是不同的,这种人际界限可以通过“社交距离”体现。人与人亲密程度越高,社交距离越短。比如,一般关系的社交距离一般是1.22~3.66米,朋友之间是0.46~1.22米,夫妻之间是0~0.46米。这可以称为【物理距离】,是直接体现在人与人的身体的距离。


除了【物理距离】之外,还有一种【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越近,言行举止越亲密。亲密状态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然而,总是有些人在亲密状态中无形的忽略对方的存在,把对方当作他个体的一部分。比如夫妻之间,有些丈夫会不尊重妻子,强行管制妻子,因为丈夫把妻子内化为了自我的一部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他忽略了妻子和他是独立的个体,即便再亲近,妻子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有些人一旦与别人关系走近,他就会忽略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忽视对方的权利,忽视对方的独立思想,侵犯了人际边界,跨越了人际界限。他对自我有管辖权,所以无形中,会对这个内化为自我一部分的“他人”产生控制,存在语言或者行为的侵犯。比如,言语随意,随便指责,甚至干涉他人决定。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与他人保持合适的人际界限,那么他就很容易侵犯他人;同样,如果一个人的人际界限允许他人侵犯而不自知,那么他就很难得到本该拥有的尊重。


所以,当人际界限不清楚的人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越亲密的人说话越放肆,越容易侵犯而不尊重对方”。


这也是求助中所说的A会被B指责的原因所在,因为B忽视了他与A的人际界限,而A也没有及时回馈这种侵犯。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意义上,说明人与人要想长久的相处和相互尊重,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私密和距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自我卷入太多,干涉太多,侵犯太多,才能够保有更多的尊重。助人也应该“助人有度,助人自助”,不能长久做保姆。


那为什么有的人的人际界限如此不清晰?容易被他人侵入却不自知亦或是自知却不反抗?这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


3 人格特质:


我写过一篇文章,“人际交往中,你为何总是在努力找话题”,说的是攻击性的问题。当一个人面临可以决策自己人生或者对自身安全有威胁的人或者事物的时候,它会保持一定的攻击性。同时,他会把这种攻击性投射为来自对方的攻击性。为了避免被攻击,他就要谨慎行事,表现的更客气,尽量避免侵犯性的肢体动作。


然而,对于那些对自己完全没有威胁的人,人们就会放下攻击性,放下防御心,同时也会被投射为“对方对自己没有攻击”。在安全的情况下,他的言行和举止就会减少约束。比如直呼对方姓名,说话不太礼貌,让别人帮忙甚至要求对方来到自己身边,等等……(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这与一个人的教养有关,只是在安全状态下,人更容易暴露最本真的样子)。


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比如表现为谨慎、小心亦或者随意、大咧都是他自己内心的反映。如果甲对乙随意,对丙谨慎,只能说明在甲的心中,乙不存在威胁,而丙存在威胁。从本质上而言,“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一回事”,所以,尊重其实是自我攻击性的掩饰,一定意义上是为了保护自尊。


说到这里,顺便说说生活中哪些人容易让他人觉得是没有威胁的人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缺乏人际界限”的人,还有一种人,那就是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息事宁人,不惹是非,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害怕引起争端,从而选择顺从他人的决策。比如,甲向乙请教问题,本来应该甲谦虚地走到乙的身边,然而,甲知道乙太好说话了,一定会顺从自己,所以他可以把乙叫到自己的身边而省得自己麻烦走动,因为乙一定会同意。即便乙偶尔不同意,他也知道乙不会生气,至少乙从没有表现出生气。当然,“太好说话”的乙可能本不愿意但是为了讨好所以这么做,也可能乙觉得自己被需要,很受用这种被需要的感觉,选择忽略自我的其他感受从而自愿为甲这么做。


我们所看到的“有些人的付出被尊重,有些人却不被尊重”是从客观的人际关系出发,根据人际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得出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其实是相互满足需要的过程。尽管旁观者看到的是不尊重,但是不排除A在买早点的过程中的自我满足,乙在帮助他人过程中的满足,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让他们忽略了自己不被尊重的客观事实。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朋友、同学之间,亲人之间的不尊重更比比皆是。我们相信亲人绝对不会抛弃我们,所以我们在亲人面前绝对安全,使得很多人很少顾念到亲人的感受,言语上不尊重亲人,行为上干涉家人。反过来说,也是亲人的过度包容造就了不尊重。


*作者:贝加,心理咨询师。

文章原题:为什么有些人的付出被尊重,有些人却不被尊重? 

回复“172”,可查看另一篇精彩文章有一种人,能做普通朋友就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